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叩问西东:以青春之名重返西南联大[图]
  • 阅读:
  • 时间:2025-09-09 16:59
  • 来源:宁波图书馆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张展庆
  • 如果可以给1938年的人写信,你会说些什么?如果可以改变八十八年前某一些人的命运,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19cc (1).jpg

    1938年西南联大的女生梅姝与2026年互联网时代的女生闻小秋,在神秘邮筒感召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营救,完成了一项生死攸关的秘密行动。两个不同时空的女生,以勇毅、果敢、智慧、以现代科技加持下的AI大数据、以无边的热忱缔造了属于不同时代的传奇。

    9月6日,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报告厅,作家徐海蛟举行了一场题为“叩问西东:以青春之名重返西南联大”的深度讲座。此次讲座中,徐海蛟别开生面地从其新近创作的小说《1938回答2026》 引入,为现场观众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引发热烈共鸣。

    19cc-(2).jpg

    讲座伊始,徐海蛟便直指当代青少年面临的现实困境。他表示,创作《1938回答2026》的初衷,正是源于他观察到在高强度的学业下,许多年轻人从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感到疲惫、焦虑甚至对生活感到迷惘。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他将目光投向了西南联大——这片在中华民族最危难时刻守护文明火种、绽放理想之光的精神高地。他笔下的人物,正是带着今天的疑问,穿越时空去探寻答案。徐海蛟生动讲述了在日军轰炸的警报声中,联大学子们仍坚持“跑警报”、在防空洞口读书的从容;描述了教授们于茅草屋中著书立说,却成就学术史上高峰的“刚毅坚卓”。

    19cc-(3).jpg

    “联大人的青春,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紧紧抓住了那些确定性的价值:对知识的渴求、对家国的责任、对真理的坚守。”徐海蛟强调,那种在物质极度匮乏下依然保持的精神高贵与理想主义激情,与当下部分青年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也恰恰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启示。

    这不仅是一场历史知识的回溯,更是一次针对现实困境的精神诊疗。徐海蛟试图通过西南联大的故事,为当下青年提供一种超越功利的视野: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倒他人,而是为了充盈自我、认识世界、服务社会;青春的价值不在于获取多少外在标签,而在于建立强大的内心秩序和精神信仰。

    19cc-(4).jpg

    徐海蛟,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鄞州区作家协会主席,《读者》签约作家。曾获第四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大奖、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提名奖)、小十月文学奖金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著有《1938回答2026》《不朽的落魄》《亲爱的笨蛋》《山河都记得》《故人在纸一方》《别嫌我们长得慢》《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等16部书。

    (宁波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