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蛙鸣声声,一只黑丽翅蜻轻盈地掠过溪面;灌丛深处,一只眼斑螳正安静地小憩——这些微小的瞬间,正是大自然无声却壮丽的叙事。9月7日下午,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资深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张海华(笔名“大山雀”)为甬城孩子带来了一场题为《宁波昆虫记》的精彩讲座,带领孩子们化身“小小法布尔”,走进身边的昆虫世界。
主讲人张海华拥有26年新闻从业经历与20年自然探索经验,是一位真正“心翔天地间”的博物实践者。他的作品《云中的风铃》曾获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夜遇记》更是国内首部原创夜探自然主题的图书。近年来,他持续通过镜头与笔触,记录宁波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传播博物美学与自然教育理念。
讲座中,张海华从法布尔的《昆虫记》讲起,将他眼中的“宁波昆虫记”娓娓道来。他通过一张张精美的生态摄影,为孩子们展示了大千世界的自然生灵,从天上的飞鸟,到地上的蛇类、蛙类,再到缤纷的花草树木。当然,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关于昆虫的讲解:枯叶蛱蝶如何以“隐身术”骗过天敌,蜻蜓如何举行“空中婚礼”,透顶单脉色蟌怎样护卫产卵、领地争斗……还提到了王氏樗蚕蛾、鸟嘴壶夜蛾等生活在宁波四明山中的珍稀蛾类。
“竖蜻蜓的用意是什么?”
“蝉是怎么羽化的?”
“为什么说虎斑蝶‘我美丽,我有毒’?”
一连串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他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得堪比自然知识竞赛。看见孩子们对昆虫如此充满热情,张海华特别分享了他在宁波观察到的一些珍稀物种,如中华大刀螳、江西眼斑螳,以及宁波特有的镇海棘螈,也是张海华新作《棘螈和它的朋友们》中的主人公,“它是全世界只有宁波才有的‘大熊猫级’宝贝”,生动的介绍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张海华结合自己多年的自然观察经验,向孩子们传递“人是自然之子”的生态理念。他鼓励孩子们:“一只小鸟、一朵野花,教给我们的,有时比一本书还多。”
讲座结束后,不少家长孩子仍意犹未竟,围上前继续提问,张海华一一耐心解答。有家长感慨:“这样的课不仅让孩子涨知识,更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热爱乡土。”
这场讲座,不只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唤醒。新学期伊始,许多颗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灵中悄悄发芽。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