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微短剧里看宁波2.0”来了 在宁波,微短剧都有哪些可能?
  • 阅读:
  • 时间:2025-08-04 14:36
  • 来源:甬派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袁先鸣 廖惠兰 刘燕竺 戎珂雅
  • “欲罢不能,看到停不下来”“很‘狗血’但是爱看”“一天能刷一整部”……短短数年,微短剧重塑了影视行业的生态格局。

    8月1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以“微短剧+,看见宁波的N种可能”为主题的2025年“微短剧里看宁波2.0”主题发布暨主旨分享会举行。

    本次活动汇聚政府机构、头部平台、制作企业及创作者代表,通过主旨分享、创作计划发布、宁波故事主题发布会及微短剧项目签约会,共同探讨微短剧的跨界融合、构建产业生态。

    在宁波,微短剧都有哪些可能?

    “2.0版本”正式启动

    微短剧,不止“爽”剧

    从“微短剧+文旅”到“微短剧+N”,“微短剧里看宁波2.0”今年迎来了全面升级。

    2024年,宁波推出第一季“微短剧里看宁波”,以“甬貌、甬风、甬韵”三大方向征集作品。一批扎根宁波土壤的好故事破土而出,更有一批 “破圈”传播的作品,赢得本土观众的深深共鸣,更让宁波故事乘着微短剧的东风,走得更远。

    其中,2024年共有8部微短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居全省前列。

    活动现场回顾了第一季活动中刑侦短剧《轮廓中的真相》和文旅短剧《甬忆南侨梦归人》案例。

    1.jpg

    2.jpg

    第一季优秀微短剧分享。

    微短剧作为“内容+产业”的新载体,早已不止于“爽剧”,而是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推出更多的“微短剧+”,打造产出“投其所好”的产品。

    “我们有为地方打造的文旅微短剧,比如宁波的《甬亿南侨梦归人》,也有为品牌打造的品牌微短剧。”之江容量无限集团副总经理朱子洋说。

    如何让宁波在“微短剧+”时代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今年,2.0版本的“微短剧里看宁波”有了新变化——

    2025年,“微短剧里看宁波2.0”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和浙江省“浙里微光·微短剧+”创作计划的号召,推出十大主题方向,从“微短剧+文旅”正式变身“微短剧+N”。

    “微短剧里看宁波2.0”十大主题包括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品美食、跟着微短剧看港口、跟着微短剧诵红史、微短剧+AIGC。

    3.jpg

    微短剧里看宁波。

    同时,“微短剧里看宁波2.0”创作计划也将进一步创新,推出“主题素材发布”模式,老字号、非遗等内容都将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的本土故事素材库和创作指引。

    “面对‘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号召,宁波的答案是:以内容提质为核心,扎根宁波特色,向外拓展合作。无论是河姆渡的千年文明、港通天下的开放气魄,还是制造业的硬核实力,都将通过微短剧的创意表达,成为“看见宁波”的N种可能。” 

    12大项目重磅签约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矩阵

    让宁波故事成为全国微短剧赛道的标杆IP,以“小体量”撬动“大传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将战略蓝图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关键一环,现场签约环节尤为引人关注。

    活动当天,12项合作覆盖产业平台、基地建设与多元题材剧目的系列重磅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平台与基地方面,新华社中经社联合北纬30°短片周发起剧本征集共同发布“我的潮甬时代”共创计划,传承“宁波帮”精神;北仑博地短剧产业基地发布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微短剧实景拍摄基地,首创“投、写、拍、剪、审、播”全产业链服务;浙江博地影业集团与之江容量无限集团发布短剧产业平台共创,双方共享团队和市场开发资源,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共促地方文旅项目、共造微短剧出海体系。

    4.jpg

    签约仪式现场。

    特色厂牌与多元剧目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宁波基因、多元类型、创新表达、现实关怀” 特点,深度挖掘宁波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覆盖广泛,融合科技与艺术,兼具社会价值与市场潜力:

    央广网宁波与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联手打造法治厂牌“惊奇剧场”,推动法治题材精品创作;国内首部航天科幻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成功签约,将微短剧融合AIGC技术展现航天精神;反诈悬疑续作《明州奇闻录2》延续第一季的奇诡探案,创新反诈宣传样本;非遗爱情《竹娘劫·千年情》与《喜结良缘》分别聚焦奉化竹文化与宁波帮非遗品牌“董生阳”,融合奇幻甜宠与历史传承;历史悬疑《湖心寺夜宴图》则以宁波传说为蓝本,跨时空叙事展现月湖、天一阁人文景观……

    项项都精彩,个个都有料。 

    行业大咖共话未来

    “跨界融合”成关键词

    如何在全国的微短剧赛道上跑出宁波速度?活动现场,行业大咖们也做了深度的分享。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专家组成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以“如何理解“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为主旨,分享了微短剧市场2.0时代下,要求从作品到生态的迭代升级;抖音集团浙江公司副总经理吴慧慧从用户需求到内容创作,从商业变现到产业协同,解析微短剧风口下的机遇与挑战,制作端代表杭州影歌文化传媒总制片人吴佳霖,以爆款微短剧《原罪》为案例,深度解析“微短剧+”时代下,跨界内容引擎的实战经验。

    5.jpg

    6.jpg

    行业嘉宾分享中。

    行业嘉宾也纷纷点赞宁波。

    在分享宁波取景创作时,之江容量无限集团副总经理朱子洋特别强调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地位,指出微短剧应挖掘其“不胜枚举的文化名人”和“多元交融的科技基因”,让流量沉淀为城市的文化留量。

    “我们有多个作品选择在宁波拍摄,比如在象山影视城开机的《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宁波是海丝文明之源,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背景,也期待让更多人通过微短剧认识宁波。”朱子洋说。

    “微短剧‘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宁波将以内容提质为核心,扎根宁波特色,向外拓展合作。期待通过‘微短剧+’行动计划,让宁波的制造业优势、开放优势、文化优势得到创造性转化;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乡村、每一项非遗都能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宁波故事不仅被看见,更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