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在宁波启程[图]
  • 阅读:
  • 时间:2025-08-28 13:49
  • 来源:甬派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谢舒奕
  • 跟随着“诗仙”李白的瑰丽想象,一场名为“四明三千里——跟着诗人游宁波”的线下采风,于8月26日至27日举行。30余位来自宁波的知名诗人、作家、摄影家,与媒体、达人一同走进四明山,在初秋的清朗中,触摸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脉动,重新发现“诗”与“城”的深刻连结。

    1.jpg

    诗人、作家在路上。本文除署名外,均为通讯员 童晓波 摄

    这场活动源于一个诗意的构想。今年四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李白名句“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为灵感,推出《四明三千里》四季文旅IP,并精心绘制宁波四季主题旅游地图,旨在打造一张属于宁波的“诗意行程单”。而此次采风,正是将纸上的诗情,化为脚下的风景。

    2.jpg

    诗意的风景

    26日一早,记者跟随采风团走进被誉为“浙东绿肺”“宁波水缸”的四明山,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72%,区域内有数个A级景区和自然公园相依相连。“四明山不像五岳那般险峻奇崛,却以连绵的翠岭、清冽的溪泉和四季分明的景致,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灵感的源泉。”宁波本土诗人朱田文介绍道。

    3.jpg

    清冽的溪泉

    行程中,采风团不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的追溯。首日,他们行走在余姚梁弄镇的白水冲畔,看瀑布如练,回味“飞泉落翠屏”的意境;驻足四明湖边,感受湖山相映、清光潋滟的静谧;他们探访丹山赤水间的柿林古村,在石巷与红岩间寻找“村在画中居”的烟火气;也登临四窗岩,想象千年前诗人如何在此“开窗”见天明目……

    4.jpg

    村在画中居

    记者注意到,四明山的大俞山峰顶有一块长方形悬崖,崖腰有洞,内有四穴,以通日月星光,因得名“四窗岩”。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曰:“苍崖依天立,履石如房屋,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也由“落落明四目”而得名。

    接下来的奉化之行,将更多几分探幽的意味。徐凫岩瀑布飞泻如雪,商量岗上林风清润,雪窦山中的三隐潭、千丈岩、妙高台,步步是景,处处含诗。队员们徒步山间,仿佛也走入了一首立体的山水长诗——瀑布声是韵脚,潭水清影是意象,而远眺连绵的群峰,则是这首诗最辽阔的结尾。  

    5.jpg

    姚江源头。记者 谢舒奕/摄

    活动主办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诗人的眼睛、作家的笔墨和摄影师的镜头,重新唤醒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记忆,让更多人在宁波的四季风景里,读出诗情,遇见欢喜。”

    据悉,本次采风创作的作品将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传播。未来,宁波还将继续围绕“四明三千里”IP推出更多文旅活动,让“跟着诗人游宁波”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一种可感知、可体验、可分享的城市旅行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