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点要闻
  • “玉”见五千年,宁波博物馆推出良渚文化特展[图]
  • 阅读:
  • 时间:2025-07-11 11:35
  • 来源:甬派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顾嘉懿 项聪颖
  •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

    五千年前的钱塘江北岸,一片水中之洲诞育了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

    这种文化以玉器为典型代表,创造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目前中国唯一成功申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7月12日起,宁波博物院联合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将推出“玉见五千年——良渚文化特展”,透过127件/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精品,向广大观众展示良渚文化在礼制、信仰、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多维度解读良渚文明及当时复杂的社会关系。

    该展将与7月22日开展的“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一起,丰富大小朋友的暑期博物馆生活。

    1.JPG

    展览文物海报。

    展出良渚代表性玉礼器

    7月9日,记者先期来到宁波博物馆探营。

    “玉见五千年——良渚文化特展”位于宁波博物馆一楼西特展馆。

    展览开篇,首先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介绍了良渚遗址群、临平遗址群等重要考古发现,其中莫角山遗址、反山遗址、瑶山遗址等组成了良渚古城遗址“宫殿-陵地-祭坛”的有机整体;近年来发掘的横山、茅山、玉架山等遗址,则从分等级的贵族墓葬、大面积水稻田遗迹、特殊的环壕结构聚落等方面,丰富了人们对良渚文化的认知。

    2.jpg

    展厅里的玉琮。

    玉器,无疑是展览的“重头戏”。

    良渚文化玉器集合良渚文化精华,数量多、种类全、制作精,在中国同时期各大考古学文化中绝无仅有。其用玉制度蔚为大观,是中国古代礼制形成的重要实证。

    本次展览直观显示了玉器作为礼器,是如何承载、诠释良渚社会的礼制、信仰与权力;作为实用器,又是如何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构筑社会审美,服务日常生活。

    玉琮,是良渚文化最具典型意义的器物。

    3.JPG

    4.JPG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本次展品)

    展厅中央展柜,有一件安静摆放的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上面保留着良渚玉礼器最鲜明的标志——“神徽”。多圈大眼的“神兽”、细密的线条彰显了当时高超的制玉技艺,这一至今无法破解的神秘形象寄寓远古先民对神灵的想象。

    5.JPG

    神徽线图。

    与玉琮共同组成良渚文化用玉制度核心的,还有玉璧和玉钺。

    玉璧器型古老,在良渚文化时期应用相当广泛。

    6.jpg

    展厅里的玉璧。

    钺这次只展出一件,为良渚文化穿孔石钺。观众可以将其与宁波博物馆展出的羽人竞渡纹铜钺进行对比观察。从史前到战国,钺一直是象征军权的礼器,可见中国古代礼制思想的“器以藏礼”是一脉相承的。

    女性装饰品较多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玉器中的实用器72件/组,包括玉梳背、玉璜、玉项饰、玉管、玉珠、玉珏、玉镯等等。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典藏研究部工作人员赵子晗在布展现场介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兽面纹玉琮式管、玉三叉形器、龙首纹玉圆牌饰。

    其中玉琮式管来自良渚博物院,这种器型由玉琮演化而来,“节数越多越稀少”。赵子晗表示,像展厅里的这件玉琮式管,节数达到6节,上面还有简化的神人兽面纹,“是很少见的”。

    7.JPG

    玉琮式管。

    玉琮式管,一般与三叉形器一起,用作男性头部装饰,多出现在男性高级墓葬中。

    8.JPG

    三叉形器。

    另外,玉梳背也是良渚高等级墓葬的标配。其倒梯形的外观,来自良渚神徽里介字形的冠帽,是“神力”的象征。

    9.JPG

    10.JPG

    玉梳背。

    龙首纹则出现在兽面纹之前,是良渚早期纹饰之一,展厅中的龙首纹玉圆牌饰,在良渚文化中数量也不多。

    11.JPG

    龙首纹玉圆牌饰。

    能吸引女性观众的,还属展厅里各种玉器装饰品。玉璜、玉镯、玉珏等器类,近年来随新中式风潮而再次流行,其实在五千年前的先民生活中,它们已占据重要位置。观众可从中一睹五千年前的审美风尚,想象贵族女性们环佩锵锵‌的风姿。

    反映良渚文化社会面貌

    展览的另一部分则从社会分工与农业生产角度,展出了一些轻巧实用的骨器、石制工具、独具风格的黑陶器,勾勒良渚先民的衣食住行,反映出先民的创造力与当时社会的先进性。

    12.JPG

    良渚文化中的陶器。

    临平博物馆工作人员赵子晗表示,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一颗璀璨之星,良渚文化存在于距今至5300年至4300年的约一千年间。它接续崧泽文化,有自身发展序列,展现出内在的凝聚力与统一性。良渚古城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城”,诸多精美玉器,是当时礼制文化的物质承载;大量手工业遗存,则是社会分工复杂化的写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良渚文化也曾动态地向南北各处扩展,与其他地区文化交融,互相影响。

    展厅中的一些玉器,因为形体较小,纹饰精细,观众想看清细节可携带小望远镜参观。

    据了解,该展免费、免预约开放,展期将持续至10月12日。

    新闻多一点

    宁波博物馆暑期延长开放

    宁波博物馆近日发布通知,在2025年7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实施暑期延长开放。

    每周二至周四、周六、周日开放时间为9:00-21:00;

    每周五开放时间为9:00-17:00;

    闭馆前一小时内停止入馆。

    每周一例行闭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