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工作计划
  •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年工作要点
  • 阅读:
  • 时间:2025-04-18 11:09
  • 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提出“红船精神”20周年,也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宁波成为“东亚文化之都”10周年。做好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3个“1234”战略战术战斗方案为引领,锚定打造中国卓越文旅城市,以产业、资源、活动、宣推为四轮驱动,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三大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文化发展与城市“三化”转型互促共进,全力以赴打造宁波文旅“141”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文化创新力、带动力,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文旅力量。

    一、紧紧聚焦目标实干笃行,统筹实施五大行动

    以3个“1234”战略战术战斗方案为引领,锚定打造“中国卓越文旅城市”目标实干笃行,更新工作理念、优化工作目标、创新工作举措,集中实施“指标锚定”“项目筑基”“产品强化”“品牌创优”“宣推拓展”五大行动,在扬优势、补短板、固根基中实现新的跨越。

    (一)实施指标锚定行动。围绕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住宿业营业额等核心经济指标,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5年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16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目标力争达到8%以上。(产业发展处)

    (二)实施项目筑基行动。坚持项目为王,筑牢文旅产业基石。抓好“千项万亿”省级重大文旅项目,谋划“千项万亿”项目9个、年计划投资21.7亿元,谋划省文广旅游厅“双百”计划项目25个、年计划投资49.5亿元。(产业发展处)实施新时代文化地标建设工程,谋划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和多业态融合项目,继续全力推进十大文化地标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一阁南馆、王阳明纪念馆建设,加快部署宁波市公共文化中心、河海博物馆推进工作,争取2025年实现文化地标项目新建或旧改。(产业发展处、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强化文旅产业发展的硬件支撑,举办2025宁波市文旅项目招商引资暨投融资大会。(产业发展处)

    (三)实施产品提质行动。坚持产品为本,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全力加快演艺经济发展,力争实现每周都有演唱会(音乐会),全年达到52场以上。拉长做深“演唱会+”产业链,策划“跟着演出游宁波”等系列主题活动。(产业发展处、市场管理处、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做好世界佛教论坛后半篇文章。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构建“枕山、拥江、揽湖、滨海”全域大景区体系,推动自然景观、文化遗存、革命遗址、精品景区串珠成链。强化片区化理念,全力打响“宁波十景十线”“明州十景十线”,把三江口、东钱湖、大运河、四明山、翠屏山等重点板块作为整体来打造,推动标准统一、项目联建,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发挥龙头景区的引领作用,推动松兰山晋升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化培育溪口-滕头、方特、老外滩、松兰山、象山影视城、宁海森林温泉等六大千万级核心景区,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量超千万或年营收破亿的目标,新增10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资源开发处)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提升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海曙城隍庙开明坊等文旅消费街区。统筹各区(县、市)举办文旅消费惠民季活动,全年计划举办文旅市集1000场以上,并发放文旅消费券约4500万元,撬动消费总额超2亿元。(产业发展处)

    (四)实施品牌创优行动。坚持活动为桥,持续打响“天一夜读”“宁波国际声乐比赛”“跟着霞客游宁波”“周信芳戏剧季”等特色品牌。全年办好系列文旅活动3000场次以上。迭代推出“四明三千里”春夏秋冬四季文旅活动,创新开展“跟着考古、非遗、电影、微短剧去旅行”等主题游,打响海丝“活化石”、书香圣地、弥勒道场、阳明故里、霞客开游、象山开渔、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标志性文旅IP。举办“金蛇闹春”“来宁波,嗨一夏”等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活动。全力办好“5.19中国旅游日”全国主场日活动。(交流推广处、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局各相关处室配合)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系列活动。聚焦中国传统佳节,举办新年音乐会、元宵灯会、端午非遗汇、中秋戏剧会、国庆歌会、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暨周信芳戏剧季等文化活动。(艺术和公共服务处)深入推进文博场馆提升工程,策划举办暑期档金玉双展: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和玉韫良缘——良渚文化精品展;推出春节档跨年大展:甬上观宫——明清紫禁城的宫廷生活(暂名)和明鉴西东——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珍品展(暂名)。策划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纪念活动、宁波交响乐团成立十周年暨2025-2026音乐季开幕式音乐会等,组织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2025“全民美育”青少年声乐展演展示)活动。(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交流推广处、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五)实施宣推拓展行动。坚持宣推为媒,拓宽文旅传播渠道。启动入境旅游三年倍增计划,充分用好宁波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提升通关、支付、消费、居住等便利化水平,下大力“圈粉”更多境外游客。启动宁波文旅“长三角Pro+”揽客行动,加大营销推广的频度、精度、力度,力争市外长三角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鼓励境内外航空公司、旅行社推出入境游包机,实现重点文旅场所入境便利化全覆盖,力争2025年入境游客同比增加10%以上。(交流推广处)做强市文旅传播中心,完善宣传统筹协调机制。密切与央媒、省媒以及本地主流媒体合作,优化“宁波文旅”社交媒体平台、OTA宣传矩阵,放大宁波文旅宣传声量。建好宁波文旅图片、视频两大资源库,用好文旅宣传员、文旅传播达人两支队伍,做好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助力宁波文旅各项工作出圈出彩。(宣传处)聚力打造“文化出海”“旅游出圈”宁波模式,建好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等海外“文旅之窗”,扩大宁波城市人文交流国际版图,以宁波之精彩展中国之风采。(交流推广处)

    二、绵绵用力落实系列举措,力争实现“六个大提升”

    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念好“谋、落、督”三字诀,构筑“人力人才、安全安防”两大支撑,突出“文化强国,宁波有戏”“海洋文明,宁波起源”“中国旅游,宁波开篇”三大品牌建设,统筹党建引领,落实“上下内外深专”六方面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宁波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宁波文旅发展“六个大提升”。

    (一)“向上引力”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提升。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推动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启动区(一期)项目申报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推进文旅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推动有关项目申报超长期国债。提前布局“十五五”期间文旅重大项目与国家重大产业项目,为宁波文旅事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产业发展处)持续完善文旅设施服务,启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计划,加快宁波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完善弥勒博物馆基本展陈、区域功能改造。(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抓好一批其他文旅项目,推进“平急两用”旅居设施存量改造与新建工作。(产业发展处)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持续推进文物平安新基建项目,实现市保以上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完成“文物甬安”二期平台建设。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实地调查,建立资源目录,依法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和公布,开展文物定线落图工作,落实大运河(宁波段)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巡查工作机制,加强“海丝”遗存保护管理,有序推进联合申遗工作。进一步落实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涉文物领域的技术指导和审批监管服务。(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行政审批处)

    (二)“向内改革”推动文旅产业竞争力大提升。研究制定“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大文旅”财政产业政策,制定出台演艺经济、大视听、入境游、文创产品等一批文旅促发展、促消费专项政策,研究制定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改革方案、举措,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处、广播电视处、交流推广处、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内部审计处、政策法规处)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加快文旅数字底座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智慧文旅”“甬尚文旅”“文物平安新基建”等服务平台运营效能,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产业发展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坚持引育并重、培优促新、锻强链条,加大重点文旅企业培育,培育壮大一批本地演艺创作、项目运营等市场主体,建强中国(象山)视听产业园、民和数字文化产业园等平台,争取国家级省级活动、项目落地,实施文化和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鼓励重点文旅企业争创省级领军型、骨干型、新锐型文旅企业,深化产业运行分析,推动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产业发展处、广播电视处)

    (三)“向外联动”推动文旅供给服务大提升。加强与发改、商务、农业农村、体育等部门联动,积极推进“文商体旅展演”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户外经济、赛会经济、非遗经济,拓展低空旅游、演艺体验、潮玩娱乐等场景业态,开发生态露营、剧本娱乐、自然研学等旅游产品,奋力推出一批“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百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大力发展数字文创、动漫游戏、时尚潮玩、沉浸式娱乐等文化新业态。(产业发展处、资源开发处)积极创新优质公共文化直达基层机制,探索公共文化场馆运营新机制,深化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拓宽优质文旅产品服务供给渠道,展演一批一流院团优秀剧目,创排舞剧《梁祝》,修改打磨越剧《天一楼》、甬剧《宝顺轮》、姚剧《鹦歌姚》,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底色、浓郁宁波特色的精品力作。(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开展宁波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启动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健全文物单位文创开发激励机制,打造一批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体验项目。(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统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和活动,完善“嵌入式”文化空间、“点单式”文化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新空间“十百千”工程,新增一批“一人一艺”新空间,高标准建设城乡覆盖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群众在家门口悦享文化生活。精心打造“天一夜读”文化活动品牌。(艺术和公共服务处)深化广电“一省一网”建设,加快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出台大视听产业政策,积极构建大视听全产业链。组织开展北纬30°短片周-微短剧里看宁波2.0创作计划、第二届宁波市广播电视节目奖颁奖典礼、“视听未来 AI智造”系列主题视听产业品牌活动等。(广播电视处)深化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域旅游综合保险,提升金融产品供给水平。(产业发展处、市场管理处)

    (四)“向下落地”推动文旅富民大提升。推进实施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高标准打造宁波“乡旅共富路”品牌。构建共同富裕新格局,打造12个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村),培育一批“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统筹推进景区景点、乡村民宿、农业休闲、文化创意等共富工坊建设。创建20家省级以上等级民宿,建设5个民宿集聚区。培育一批星级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推出一批慢行、康养、观光、研学等乡村休闲旅游富民线路,创新乡村赋能新载体,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新举办乡村旅游主题季等活动。(资源开发处)开展月调度、季分析,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压实系统各条线和区(县、市)责任,筑牢文旅安全领域“四方底座”。(市场管理处)

    (五)“向深拓展”推动文旅品牌品质大提升。深化城市文旅品牌建设,让“何为宁波、何以宁波”更加立体生动。(交流推广处)启动宁波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掘和研究,健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创新策划各类特色主题活动,承办国家级、省级重要活动赛事,加强沪甬、杭甬等区域交流,持续打响“三文”文旅品牌和“宁波,来了就欢喜”旅游形象口号。(宣传处)全面实施《宁波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宁波市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宁波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建设平台,推进松兰山、宁海森林公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慈城古县城创建5A景区,争取新增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宁波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140个,培育一批都市休闲旅游新空间和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争创“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10家,市级美食体验店20家。(资源开发处、交流推广处)擦亮“跟着演出游宁波”等文旅消费品牌,举办2025宁波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把握情绪消费、圈层消费等文化消费新趋势,举办文创产品与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指导推动市场经营主体从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挖掘创意灵感、对接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意趣的“国潮”爆品,打造更多广受人们欢迎的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扩大“甬城百礼”地方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引领文化旅游消费新风尚。(产业发展处)

    (六)“向专发力”推动文旅国际化水平大提升。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赴格林纳达、墨西哥、哥伦比亚开展“欢乐春节”交流暨文旅推介活动。开展日本世博会中国馆“宁波日活动”——宁波文旅(东京、大阪)推介会。(交流推广处)宁波交响乐团赴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启动2026宁波国际声乐比赛,在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设立分赛区。(艺术和公共服务处)做大国际朋友圈,加强与境内外航空公合作,做大双向国际旅游客源。升级打造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东亚文化之都等国际文旅交流平台,办好“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纪念活动,借助活动和平台优势,进一步塑造宁波形象、讲好宁波故事、放大宁波声量,让宁波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交流推广处、宣传处)

    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红色引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局推动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决守住廉政安全,召开局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落实“五张责任清单”,继续推出“天一廉读”教育短视频,实施理论武装铸魂工程,组织局系统专家、青年宣讲团专题辅导宣讲,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旅游景区等阵地打造“文广旅游思政课堂”,紧盯政府采购、比赛评奖、项目评审、审批执法、招聘选任等重点环节,强化执纪监督。(机关党委、组织人事处)

    三、久久为功厚植发展动能,对标推进双十重点任务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聚势而为,坚持党建引领,全年紧抓十项重点任务、十大重点活动,绘制“路线图”,奋力推动宁波文旅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全力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坚持干字当头,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打好文旅提质、品牌提升、数字赋能、宣传推广组合拳,着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1.启动文旅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政策法规处)

    2.制定演艺经济、文创产品、大视听、入境游四大专项财政产业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产业发展处、广播电视处、交流推广处、内部审计处)

    3.建设文旅数字底座和监测体系;(产业发展处)

    4.启动入境旅游三年倍增计划;(交流推广处)

    5.推进松兰山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资源开发处)

    6.推进少儿图书馆共同体建设;(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7.弥勒博物馆展陈体系提升及天一阁南馆展陈大纲编撰,宁波博物馆展陈体系完善;(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

    8.完成文物平安新基建一期工程,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文物保护与考古处)

    9.完成宁波市公共文化中心一期建设;(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10.重塑宁波文旅宣推体系,重点从形象点位、宣传片、城市封面、城市高度等方面全面提升。(宣传处、交流推广处)

    (二)奋力开展十大重点活动。紧扣主线,整合全市文旅资源,精品文旅IP展现“何以宁波”内涵,精心策划文化、旅游、广电等十大重点活动,以提质谋发展,以赋能增活力。

    1.承办5·19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交流推广处)

    2.“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纪念活动;(交流推广处)

    3.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暨2025周信芳戏剧季;(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4.宁波交响乐团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及交响乐团赴美巡演;(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5.启动2026宁波国际声乐比赛;(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6.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7.宁波文旅项目招引暨投融资大会;(产业发展处)

    8.开展“四明三千里”四季文旅系列活动;(交流推广处)

    9.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系列活动;(艺术和公共服务处)

    10.年度文博大展谋划和策展。(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