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雾锁清晓,春潮涨岸声。3月23日,随着“奥克斯空调·2025宁波马拉松”破晓启程,两万名跑者浩浩荡荡,在千年商埠铺展出一条纵贯时空的文旅长卷。
这条“冠军之路”全新赛道首次进入城市核心区,跨越42.195公里,从千年商埠的市井烟火,到生态长廊的潋滟水色;从三江潮涌的都市脉搏,直抵东钱湖的烟波深处……正以跃动的脚步丈量着宁波的山水文脉,让体育激情与诗画江南在东海之滨完美相融。
起跑三江口:
千年商埠的“现代心跳”
7时整,发令枪响划破天际。跑者们从宁波阳光广场出发,沿姚江、奉化江、甬江交汇处向东奔涌。
这里是宁波的“城市原点”,见证过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帆竞发,如今更以现代化天际线勾勒出滨海大都市的轮廓。
赛道途经鼓楼、天宁寺、望京门遗址、天一阁等历史地标,跑者的脚步与千年文明同频共振。
本地跑者陆先生感慨:“从前马拉松起点多设在郊区,这次能在家门口的‘城市心脏’起跑,感觉特别热血!”
一名来自加拿大的跑者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走进宁波,也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昨天下午5点才到,希望有时间多了解这座城市。”
外地游客张小姐则表示:“赛事期间,听到了鼓楼的晨钟鸣响,仿佛是历史在与我们对话。”
据了解,本次赛事首次采用分枪起跑,8000名全马选手与1.2万名半马选手分批出发,既缓解了拥堵,又让每位跑者得以专注战术。
沿途49个氛围点成为亮点:先锋乐队的动感节奏、“明星机器人”的科技互动、锣鼓队的激昂助威,交织成一场“古今交响乐”。
穿越城市脉络:
从历史街区到生态画卷
跑过灵桥,现代都市的玻璃幕墙映射出晨曦,与老城区的青砖灰瓦形成鲜明对比。
月湖公园的垂柳拂过赛道,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周边园林景致让选手们放缓呼吸,沉浸于“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诗意。
来自上海的跑者张先生表示:“月湖的静谧与赛道的热烈反差强烈,这种体验独一无二。”
作为全马赛道的终点段,东钱湖赛段的到来,让赛道难度与美景指数同步攀升。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东钱湖22平方公里的湖面宛如一块碧玉镶嵌于群山之间。
其间,不少跑友陆续穿越心中的“最美魔鬼赛道”——湖心堤,开阔湖面带来的横风考验着选手耐力;
又在36公里后的“撞墙期”邂逅“浙东第一古街”——韩岭,还能遥望“新弥生派”的代表建筑——韩岭美术馆;
抬眼即是福泉山茶园的层层碧浪,南宋石刻公园的武士雕像也仿佛在为跑者无声助威……
舌尖上的马拉松:
无处不在的“甬味狂欢”
如果说山水是赛道的筋骨,美食则是流淌的血脉。
记者注意到,组委会贴心地在多个点位设立品类丰富的“美食补给站”,同时,一些热心的志愿者、市民也自发准备了香蕉、小番茄、草莓、蓝莓、菠萝蜜等新鲜水果,在护栏外热情地招呼跑者尝一尝。
“兄弟们,我太幸福了!”一名跑者兴奋地自拍视频记录这一难忘时刻。
真正的“味觉高潮”则在东钱湖终点上演。
完赛区特设“钱湖四宝”品鉴区:碗中盛着浓油赤酱的“青鱼划水”,盘里码着“钱湖之吻”,刚出锅的朋鱼、河虾蒸腾着湖鲜特有的清甜,更有美味的宁波汤圆、青团、米糕、麻糍等作为完赛甜点……
来自杭州的跑者李女士握着奖牌笑言:“路上听见工作人员喊‘跑完汤圆管够’,配速瞬间提升10秒!”
“体育+文旅”:
一首城景共荣的交响诗
当最后一名跑者踏过宁波国际会议中心的计时毯,宁波的“文旅大戏”方才正式启幕。
记者获悉,宁波多地文旅部门提前推出了“跑甬马,游宁波!超详细福利攻略”,邀请大家凭马拉松参赛证、志愿者证件、嘉宾证等相关证件,即可享受宁波大批景区、酒店、餐饮等福利,实现“跑一场马,游一座城”的深度体验。
赛事与花期的美妙共振更显策划智慧。
东钱湖畔,利民村的一树梨花开得正盛,当地顺势开通了“梨花游船线”,推出“1936临时码头-上下(梨花岸边)-游湖1圈”“小普陀码头-游湖1圈(经过梨花岸)”“湖心码头-游湖1圈(经过梨花岸)”三条线路,各游览30分钟,人满即开。
喧嚣后的东钱湖终将重归静谧,但城市前进的跫音愈发清晰。正如那些永不疲倦的跑者,这座千年港城,始终在以冲刺的姿态,奔向世界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