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这场讲座带您领略宋代山水画空间意境之美[图]
  • 阅读:
  • 时间:2025-03-17 09:01
  • 来源: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向玉婷
  • 3月15日下午,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邹湘平应邀做客天一阁书院·国学堂,为线上线下的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宋代山水画全景式构图的空间意境之美”的精彩讲座。

    1.jpg

    讲座开篇,邹湘平教授介绍道:“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传统文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深远象征,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瑰宝。”随后,他从“画山水”到“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宋明理学的蓬勃发展、山水画论的繁荣兴盛等三个方面,生动详尽地向观众揭示了宋代山水画崛起的缘由。

    2.jpg

    邹教授以荆浩的《笔法记》与谢赫的《六法论》为典范,通过对比“六要”与“六法”,引领观众领略了古代画家关于自然造化与构思联想的辩证智慧。更以北宋画家郭熙的画论《林泉高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宋代山水画全景式构图的绝妙之处。他介绍道,这种构图方式讲求“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立意定景”,借助纵向取景,将崇山峻岭的雄伟与高大展现得淋漓尽致。

    3.jpg

    随后,邹教授以《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早春图》等宋代山水画杰作为例进行阐述。画面中巍峨的主峰、环绕的远山、蜿蜒的河流、错落的山峦与丛树,以及近处房屋与百姓生活的和谐共生,这些元素共同勾勒出一幅深远而广阔的空间意境,充分彰显了画家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4.jpg

    “宋代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巧妙融合感性与理性,深刻理解并表达了山川的本质,强调了意境的塑造。其视觉表征由山石、树木、云水、屋宇、布白等五大元素构成,这些要素在构建画面中分别起主导、辅助、调节、点缀和激发联想的作用。”邹教授介绍了宋代山水画意境的视觉表征及空间功能。并从雄沉壮伟的全景气象意境和青绿山水的富丽气象意境两个方面,对全景构图空间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讲座尾声,邹教授强调了宋代山水画全景式构图对当代创作的启示。他指出,尊重自然、取法自然是创作之基,同时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新的构图方式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通过作品传递出对自然、对生命、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水画创作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当代山水画家在全景式构图中融入现代元素,运用现代绘画材料和技法,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气息。本次讲座不仅让听众们对宋代山水画的全景式构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当代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启示。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