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与海“童”行|这个古城,为何如此“讨好”孩子?[图]
  • 阅读:
  • 时间:2024-06-04 15:17
  • 来源:甬派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
  • 古城1.jpg

    凤山路上正在打造“海娃之家”。记者 陈烨/摄

    街弄相连,四通八达,两旁民居古色古香。在郭巨,穿行在弯弯绕绕的巷子里,不见来来往往的车流,有的只是一份慢下来的时光。

    今年,慢时光里多了一份儿童友好建设“加速度”:长约600米的凤山路上,3个项目陆续开工。

    闲置粮站“变身”海娃总部

    “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进度也要保证。”5月29日一早,吴振波赶到现场与施工队负责人对接施工细节。作为郭巨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凤山路上的几个在建工程由他跟进。

    凤山路南北走向,最南端的三栋围合式建筑要打造“海娃之家”以及“郭大侠”直播间。

    “今年年初开工建设的。这里原来是一个粮站,建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历史原因,闲置很久。”

    记者看到,这个地块占地约1000平方米,由三栋两层高的房子构成,目前外部建设已基本完成,青砖白瓦,设计简约,契合古风情风貌。

    根据前期规划设计,三栋房子在功能空间利用方面会有不同的着力点,但最终的受益者是海娃及其家庭。

    “海娃之家”预计今年7月完成硬件建设,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能开放。在后续进场装修时,会划分多功能的应用场景,包括人大郭巨街道工委的海娃民主学堂,还有心理辅导咨询室、未成年保护普法阵地等。

    古城2.jpg

    郭巨综合文化中心前身是郭巨影剧院。记者 陈烨/摄

    “这里会是郭巨街道的海娃‘活动总部’,我们会统筹整个辖区的资源,之后面向海娃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在“海娃之家”对面,“郭大侠”直播间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未来,街道将与学校、社区(村)紧密联结,这方阵地向海娃开放,提供校外、家门口创新实践基地。

    再往北步行100多米,围挡之内的项目工程同样让人满怀期待——建成三四十年的郭巨影剧院重整提升,将成为囊括电影院、阅览室、培训室、非遗展示体验馆等在内的郭巨综合文化中心。而它的建成,不仅会进一步满足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为海娃提供更多教育教学之外的素养拓展阵地。

    古城3.jpg

    郭巨综合文化中心效果图。

    儿童友好“刻画”在角角落落

    古城4.jpg

    随着凤山路上项目工程的接连开工,“儿童友好一条街”的雏形显现。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实现空间再造,郭巨正是这样不遗余力地“讨好”孩子。

    当然,“讨好”又不至于此。走出凤山路,能看到更多空间里的童年“刻画”。

    凤凰山非遗主题公园于去年揭牌开放。融入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和非遗元素的它,是当地“网红”打卡地。公园内还对辖区范围内优秀的乡风村训、家风家训等进行集中展示,绘制了“廉洁文化墙”。

    平日里,海娃们喜欢来这儿休闲娱乐,节假日时,热闹的非遗体验、展演等活动,又让海娃们沉浸式感受家乡魅力。

    古城5.jpg

    弄堂是郭巨特殊的民居形式,烙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可小小年纪的孩子该如何感知“老底子”文化?

    在郭巨老街,弄堂文化的上墙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整条老街长约3000米,通过墙面、路面美化及景观小品的点缀,串珠成链。穿行而过,海娃们在此“触摸”旧时光。

    除了街道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各村社也因地制宜地为海娃们打造家门口的阵地。东港社区的非遗陈列馆开办至今不仅培养了16名小小讲解员,还通过开发设计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海娃们在拓印、割稻、草绳编织等活动中获得有趣的实践机会。

    古城6.jpg

    郭巨老街的弄堂文化。

    大岭下村今年正在推进“海娃农场”建设项目,依托百亩桃花、清风竹林,这里要为孩子们建设一个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后续,当地计划引进第三方机构,经营所得以部分反哺的模式,投入海娃研学系列活动,以此形成良性、常态化的运营机制。   

    “我们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区域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构建街道、社区、乡村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儿童友好体系。”郭巨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郭巨在环境、空间营造中注重凸显“生态化、生活化、游戏化”的儿童友好特点,在拓展儿童文化参与空间方面,今年进入“加速度”。“用‘一米高度’看世界,关爱儿童,也是在守护城市的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