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小时,直播总观看量超过1000人,带动枇杷销售超600斤,销售额达1.3万元……近日,在宁海一市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毕设助农直播让白枇杷和枇杷膏穿上新包装惊艳亮相,引得网友纷纷下单。撬动这场直播的新包装,正是联合毕业设计(以下简称联合毕设)的学生作品。
联合毕设是宁海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的毕业设计创新实践,以“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城乡”为核心理念,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要内容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作品完成和落地转化。联合毕设紧密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为乡村注入设计学科力量,关注乡村资源、激发乡土活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是全国联合毕业设计组委会成员、东华大学设计学博士王淼来宁海的第三年。三年来,她先后走进力洋、岔路、西店、一市,见证了宁海乡村的变化。“第一次来宁海,就觉得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优美而又宁静。”王淼说,她是黑龙江人,北方乡村和南方乡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第一次来宁海,她就喜欢上了这里。
在宁海一市镇,王淼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枇杷卡通IP形象,让种植大户有了自己的品牌标识;同学们根据每一户人家的情况,用精巧而不失当地特色的设计,讲好小院故事;有的更巧妙地将枇杷和咖啡融合在一起,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这群年轻人,在实地调研乡村实际的基础上,开启了一场场头脑风暴,设计出一个个实用且有特色的产品,深受村民好评。
然而,万事开头难,这群大学生刚来的时候,大多数企业对他们持观望态度。王淼说,第一次进企业宣传时,只有两家企业支持他们,好在最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景梓轲讲述了这段经历。他指着一把凳子说:“这是一把折叠凳,也是一面可以敲打的鼓。”凳子本身呈桶状,很像丽江的手鼓。他就构思,如果能把打鼓的功能加进去,露营的时候带上这把凳子,就能开现场音乐会了。
宁波腾浩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亮听到他的介绍后眼前一亮,原来一把凳子还可以更好玩、更漂亮、拥有更多功能,于是就买了学生的外观设计专利。就在前段时间,公司又买了两项学生的外观专利。他认为,学生们独特的想法很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而且对于企业成本很友好。“学生们不仅有新颖的想法,背后的师资力量也很强大,通过多方资源共同联合,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孙亮表示。
“专业联合、导师联合、院系联合的‘三联合’模式,借助校地融合和产教融合的双融合模式,地方‘出题’,高校‘答题’,真正做到‘真题真做’,提高毕业设计的时效性。”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海通过毕业设计项目,培养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青年设计师,将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智力和实践力量。
提升中心城区风貌,是“五大革新”中城市革新的重要内容,事关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既要合理拆旧,又要有机更新。今年3月,江苏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大学生助力“南文化”区块打造。城南文旅手册、城南文化的文创品牌及衍生产品设计、纺织路道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等一大批选题和作品,让“南文化”更具青春创意。
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海县围绕“智汇宁海”战略,持续探索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强化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在与东华大学合作试水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毕设基地”“中国毕设之城”的目标,紧扣宁海产业链提供设计“土壤”,将高校毕业论文与本土产业进行充分嫁接,师生“真题真做”,参与区域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目前,宁海已吸引全国百所高校、千名青年才俊到宁海做毕业设计,将方案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实际动力。在缑乡大地,一幅由联合毕业设计绘制的多彩画卷,正在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