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冬至日,天一阁里共绘“九九消寒图”[图]
  • 阅读:
  • 时间:2024-12-23 11:08
  • 来源: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向玉婷
  • “冬至送礼,中国人有什么讲究?”“宁波人是怎么过冬至的?”12月21日上午,一场以“九九消寒——古籍里的冬日趣事”为主题的悦读会活动在天一阁书院如期举行,20组报名的亲子家庭如约来到活动现场。本次悦读会从古籍里的冬日趣事切入,以“共读+共创”的形式带领大家领略中国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邀请到北仑区作家协会主席韩光智(笔名三耳秀才)担任悦读分享嘉宾。

    1.jpg

    “今天你们吃饺子了吗?”韩老师一开口先道出了一个节气问题。“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盼望春天的?”“冬至送礼,中国人有什么讲究?”“宁波人是怎么过冬至的?”活动伊始,主持人抛出多个问题,引导在场的家长和孩子们带着问题参与悦读活动。韩老师以其独特的笔名引出“多一只耳朵有什么用”的话题,呼吁家长们要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为活动增添了温情。他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中国年轮”节气书,分享书中的精彩内容,并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知识的力量。

    2.jpg

    “冬至,各家具香烛以礼神袛及先祖。惟仕宦之家有具牲醴,以祀其先者。”在讲述宁波冬至风俗时,韩老师引用天一阁馆藏《嘉靖宁波府志》中的记载介绍了宁波人过冬至的传统仪式。民间流传的“睏过冬至夜,细数九寒天”“冬至大如年,皇帝老倌要谢年”等俗语,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到冬至的重要地位。

    9.jpg

    活动现场,韩老师以“睏睏夜”为例,解释了“睏”的含义,并邀请小朋友上台表演犯困,只见一个小男孩缓缓抬起小手揉揉眼睛,嘴巴张开,打了个哈欠,仿佛被瞌睡虫侵蚀,引得台下同学阵阵哄笑,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活动中还提到了宁波冬至夜的传统美食“十碗头”,寓意“十全十美”,以及“吃了汤果大一岁”等有趣习俗和果蔬里的谐音梗,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活动在欢快的割稻比赛中迎来尾声,孩子们依旧热情高涨,在倒计时中,三组家庭依旧坚持,随后孩子们大声念出相关诗句,课堂一片欢声笑语。

    “古代有冬至数九消寒的风俗,也就是从冬至日开始数九九八十一天,是为寒尽,后来慢慢演变成绘制‘九九消寒图’,消寒图有文字版、画圈版和绘画版三种。”在“共创”环节,授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九九消寒图”的文化寓意并现场示范了绘制方法,孩子们用手中的彩笔描绘出如意纹样和腊梅花瓣。随着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创意的“九九消寒图“在天一阁书院内逐一呈现,这场温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悦读会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7.jpg

    “悦读会是一个很好的亲子共读平台,我们来过很多次啦,每次都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这次的活动让我们对宁波人过冬至的习俗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现场一位家长表示。“‘九九消寒图’表达的是一种慢节奏、期盼春暖花开的美好。像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能通过阅读,从古籍中感受中国节气文化的深刻含义和独特魅力,还可以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