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天一阁发布创意沙画 解读馆藏书法长卷《竹枝词》[图]
  • 阅读:
  • 时间:2024-12-02 11:26
  • 来源: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向玉婷
  • “九百年剧迹,墨气绢色,奕奕动人,几度展玩,铭心弗谖。”1980年,宁波籍大书法家沙孟海在杭州家中,拿起毛笔蘸上珍藏数年的万历墨,在一件书法长卷的卷末作了一段鉴跋。这件书法作品就是天一阁藏黄庭坚草书《竹枝词》绢本长卷。适逢“沙孟海题跋展”在天一阁博物院开展,让我们一起打开这幅长卷,一观绝世墨宝,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1.jpg

    黄庭坚在文学史上与苏东坡并称“苏黄”,在书法史上又与苏东坡、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存世的书法作品有120件,其中草书墨迹8件,而此卷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它是唯一一件质地是绢本的黄庭坚草书。

    《竹枝词》又称《竹枝歌》,是诗歌的一种体裁,由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共有两组,一组写诗两首,最著名的诗句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另一组诗为九首,也即天一阁藏本的内容。刘禹锡一生三次被贬,政治上的失意使得刘禹锡在诗歌、散文中寄寓理想,尤其体现在《竹枝词》上。

    与之相仿的,黄庭坚由于苏东坡的关系卷入元祐党派之争,一生两次遭贬谪,晚年流放到西南边远的地方,生活贫苦。在流放的途中,经过刘禹锡曾经被流放的地方,颇有感触。刘禹锡的坚韧品格正契合了黄庭坚一生推崇并实践的“临大节而不俗”。也许是知音相惜,黄庭坚一生最喜欢写刘禹锡的诗词,这卷草书书法就是其中之一。

    2.jpg

    据专家考证,这件作品当属黄庭坚晚年所作。黄庭坚晚年被贬期间,生活非常窘困,有时只能用最便宜的鸡毛笔来书写,此笔因黄庭坚的使用而声名鹊起,世人称之为“山谷鸡毛笔”。此卷的字径均小于黄庭坚存世的其他几件纸本草书,卷中几乎每一行字都沿着中轴线进行程度不等的左右摆动,在笔画处理上有点像草稿,专家推测可能使用的是一支劣笔。

    3.jpg

    此卷是寓居宁波的萧山籍大收藏家朱赞卿先生的旧藏,于1979年捐赠给天一阁。卷引首由明末清初闵声书写的隶书“墨酣笔舞”,款署“八十三翁闵声仿蔡中郎笔”,卷后有徐邦达和沙孟海的鉴跋以及陈从周的观款。

    透过长卷,我们能看到古人在品格精神上的一脉相承,这种百折不挠、不改初心的精神绵延千年、从未消失。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