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市)动态
  • 北仑“四普”进行时 | 北仑区新发现烽火台遗址[图]
  • 阅读:
  • 时间:2024-11-07 15:11
  • 来源: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陈一鸣
  • 22.jpg

    11月5日上午,北仑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取得了重要发现——在白峰街道司前的炮台山之巅,探寻到了两座明代烽火台遗址。这一发现对于深入探究北仑地区抗倭及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炮台山西侧烽火台遗址,当地村民称作“老炮台”,整体损毁比较严重。经测量,遗址长约7米、宽约5米、高约2米。遗址四周的地面还散落着些许砖块和小青瓦残片。在距离这座烽火台几百米之遥的东侧山顶,队员又发现了一座立面呈梯形、平面呈U型的烽火台。经测量,该烽火台遗址下部长宽约7米、上部长宽约5米、高约3米。两座烽火台其形制与原北仑区文保点穿山烽火台极为相似,普查队员初步判定此两座烽火台为明代的海防设施。

    明代《筹海图编》中记载:“穿山后所:台一,神堂;烽堠九,西山、碶头、所后所、锅盖、撩虾埠、白峰、嵩子山、屿山、黄峙。”

    对照清初所绘《浙江宁波府属地理舆图》的标注,发现只有所后所,碶头、白峰三座烽堠位于大陆上,而其余烽堠都在大榭岛上。“所后所”如今还未发现,“碶头”即为穿山烽火台,故而新发现遗址为白峰烽堠无疑。

    此外,队员也结合《镇海县志》记载对两座烽火台遗址分布密集的原因进行分析。西侧的烽火台应建于明代初期,之后因为所处地势不够高而被废弃。后人在视野更加开阔的东侧山顶处营建新烽火台并一直沿用至清代,此台在民国《镇海县志》中被改称为“司前山台”。

    北仑位于东海前哨,自古以来就是浙东海防重地,此次发现的两座烽火台对于研究北仑沿海的海防布置及在明代的抗倭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