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大有乾坤!宁波居然有座竹子博物馆[图]
发布日期:2023-09-18    作者: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徐能 海曙发布    阅读次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常茂而被人们赋予“君子”美誉。那你知道吗?在海曙的山间,就有一座竹子“做”成的博物馆。赶紧跟着文旅君一起去看看~

    龙幽竹文化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五龙潭景区旁,2014年开始筹建,2017年10月正式开业,今年年初又进行了翻新整修,并于近期获评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博物馆背靠连绵青山,面朝潺潺溪水,在这青山绿水间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别样的“竹世界”。

    1.jpeg

    靠近博物馆,先被整体的竹制建筑外观吸引了目光,走进馆内,浓郁的竹韵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若置身竹海。

    博物馆共有三层楼,沿着楼梯一路向上,可以看见馆内的窗沿、楼梯以及三楼房顶都是竹子做的,整体建筑用料只要能用竹子替代,皆以竹子为材料首选。进入展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类竹制生活用品、竹雕工艺品,还有许多富有韵味的竹制家具。

    2.jpeg

    这些竹制藏品都十分富有韵味。有一个清朝光绪年间的竹编食盒,细细看去,盒盖上还描绘着精致的工笔画。还有代代相传的竹编摇篮,这是从一位老太太手中收购来的,老太太的儿子、孙子都在这个摇篮里躺过,它承载的是几十年的回忆与故事,更是一个家庭对后代的美好期盼。

    3.jpeg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许多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龙幽竹文化博物馆的创立,正是源于宁波人孙剑鸣对竹的热爱。孙剑鸣自小在龙观长大,漫山的竹林和身边常见的竹制品都让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4.jpeg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孙剑鸣便开始醉心于收藏竹文化工艺品。近30年来,他花费资金上百万元,在宁波、安吉、临安,以及江西、安徽等地,共收集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与竹文化有关的实物400余件,并一举建成龙幽竹文化艺术馆。此举不仅为竹文化爱好者搭建了桥梁,也为竹文化艺术进入寻常人家开辟了渠道。

    5.jpeg

    是什么支持孙剑鸣花费这么多精力开办了这间满是竹韵的乡间博物馆?“主要就是喜欢嘛。”孙剑鸣说。他在了解、追寻竹文化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与竹相关的物品都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制作竹编的精巧手艺也鲜少有年轻力量接棒传承。龙幽竹文化艺术馆不仅为竹文化爱好者搭建了桥梁,也为竹文化艺术进入寻常人家开辟了渠道。

    这座三层楼的博物馆,面积并不算大,内里却满是乾坤。游客在馆内参观藏品、了解竹编文化之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竹编,这里有一小片空间可以供游客自己动手制作,体验手工竹编的魅力。一旁的架子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编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

    孙剑鸣表示,这里目前主要是给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们提供手工实践的机会,“现在主要是我们龙观的学校,也在积极对接外面的学校过来参观”。

    6.jpeg

    此外,龙幽竹文化博物馆目前仍免费对公众开放,孙剑鸣表示,希望把文化和旅游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博物馆与附近的景点形成联动,大家在五龙潭爬完山,也可以走到这里来感受下娴静的竹文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这句名言,揭示了竹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载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妨来到龙观,觅竹影,品竹韵,在龙幽竹文化博物馆内聆听关于“竹”的美妙乐章,与竹来场美妙的邂逅。

    温馨提示

    开放时间:上午9:30-11:30,下午13:00-16:00(周一闭馆)

    联系方式:13906619197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下茶段五龙潭大酒店旁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