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工作计划
  •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阅读:
  • 时间:2023-07-06 17:03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各区(县、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广播电视台(中心),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高新区教育文体局,东钱湖经济旅游与湖区发展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3月17日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文旅系统实际,坚持“文化先行、旅游领航、融合蝶变、创新赋能、党建引领”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全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我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镇海区执法队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先进集体,奉化博物馆入选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南塘老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我市办理的“全省首例盗录院线电影案”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市执法队荣获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集体一等奖,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王结华同志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市执法队曹剑同志被评为“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宁波文旅20余次。2022年6月,宁波市因文旅产业发展良好、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较高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市文广旅游局获市政府通报嘉奖。2022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0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6.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5.3%,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5.2%和85.7%。住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在全国住宿业景气度新低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

    (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展全方位学习研讨。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局党组确立“第一议题”制度,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传达学习,全年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27次。扎实推进系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各党支部围绕“四个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专题,开展学习研讨100余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800余篇。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题,举办“壮丽航程——全市文旅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晚会”“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交响音乐会。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和“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专项行动,深化“三为”专题实践,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组与局党组工作联系制度,印发“五张责任清单”、健全“四责协同”机制,加强对文艺赛事、评奖评审、政府采购等重点环节、关键领域的监督,被市委评为“2020-2021年度清廉机关建设先进单位”。

    (二)强化改革创新,服务大局能力有效提升。一是文旅促共富落地见效。制定出台《宁波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创新打造“3+22+n”标志性成果,《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宁海实践研究》获评全国文旅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首批市级文旅促共富最佳实践案例8个、创新培育项目6个,“象山擦亮渔文化金名片,促进渔民转产致富”入选省第二批文旅促共富最佳实践案例,海曙区入围首批省级“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文旅共富甬上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二是数字化改革取得进展。上线宁波文旅大数据系统3.0版,“文物甬安”获评省数字文化系统优秀应用,市局与鄞州、海曙共同完成的“文物安全体检场景”建设获全省文物系统数改项目验收最高分。数改项目“一卡通游智慧文旅服务银发一族”入选文旅部适老性示范案例,“浙里文旅创富”综合应用场景改革入选市委改革项目。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新、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旅游纠纷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等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果,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娱乐场所、网吧设立“一件事”政务服务2.0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和全省广电系统“无感智办”数改项目试点建设进展顺利,“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创新工单共被省大数据局采纳5条7个项目,数量位居市级部门和全省文旅系统首位。

    (三)强化文化为民,文化事业发展更加繁荣。一是文化服务提质扩面。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更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60个,城市书房20家、文化驿站10家和乡村博物馆46家,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任务。承办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推进会,培育“一人一艺新空间”24家、“天一书房”16家,建成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周尧昆虫博物馆,鄞州成为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单位,文化馆全新打造“未来艺术家”及“趣”文化馆两大品牌活动。推进全民信用阅读服务改革,拓展“天一约书”的服务网络,擦亮阅读品牌。顺利实施并完成700M数字电视频率迁建、应急广播播控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市县两级电视实现全高清播出,广电低保工程惠及4万多户低保家庭。二是文艺创作成果涌现。组织开展舞剧《东方大港》、甬剧《柔石桥》、姚剧现代戏《乡村新事》、交响套曲《港通天下》、交响合唱《夺金时刻》、越剧《走马御史》等作品创作展演,《东方大港》和《柔石桥》列入“宁波十大文化精品项目”。广播剧《中国蛟龙》获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广播剧类大奖,《天下开港——宁波的港与城》获评全省陈列展览精品奖。获得省级广播电视政府一等奖13件。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打造的甬剧情景剧《四明人家》广受好评。三是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实施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1-3-10”计划,梳理全市10 个区(县、市)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 34 项,完成《宁波文化基因解码报告》,张人亚党章学堂等2个项目获省示范项目。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创建,开展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组织“世遗运河助力共同富裕”2022年浙东运河杭甬对话,推荐申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评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14例。井头山遗址、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被列为全国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获省人大批准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举办2022年宁波市“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温故”等非遗主题活动,评选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1个、非遗旅游路线10条。

    (四)强化稳进提质,助力产业经济回温回暖。一是推进企业纾困解难。建立文旅产业“赛马”机制,开展季度文旅经济运行分析,出台《宁波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助企惠企服务和文旅产业纾困政策,累计暂退旅行社质保金1908.3万元,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涉企补助资金8684.9万元,减免华数数字电视基础服务费用1000余万元。推动市政府印发《宁波市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联合金融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文旅纾困政策,推出“甬文贷”“惠旅贷”等20余款金融产品。二是努力提振文旅消费。举办第二十届徐霞客开游节、2022宁波旅游节、宁波国际旅游展等200余项文化旅游节事活动,联动推动“宁波人游宁波”。启动以“自由行·微旅游·慢生活”为主题的“十千万”计划,重点培育十家本地旅游电商平台,引领千家企业、万款微度假产品开展线上展销。全市发放文旅电子消费券7900万元,阳明古镇、石浦渔港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认定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等12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点亮滨海消费新场景》入选省“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创新案例”。三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局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全年实施文旅项目380个,实际完成项目投资588亿元。完成“微改精提”项目573个,培育认定200个示范点,完成投资22.78亿元。

    (五)强化统筹谋划,资源开发水平更进一步。一是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按照市委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战略部署,立足宁波“枕山、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特色,谋划提出构建“北绘、东绣、南擎、西拓、中优”的文旅新布局,梳理“十四五”重点建设的111 个重大文旅项目,发布十大文化地标项目,完成《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开展阳明文化展示馆、王安石纪念广场等项目选址、定位研究。二是扎实推进资源普查。完成资源单体确定、等级初评、资源优集区确定和系统上传、暂存以及报告编写,全市上等级的文旅资源单体共计6312个,其中五级 82个、四级426个、三级1251个,优良级资源单体1759个,资源优集区30个。三是持续提升目的地品质。推进滨海旅游统筹发展,编制《北纬30°最美海岸带建设方案》,制定《休闲船舶(游艇)旅游基地管理服务导则》,成功举办2022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世界三大最古老家族图书馆”线上对话,象山亚帆中心被授予中国旅游潜水培训基地,宁海前童镇入围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出台《宁波市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面实施乡村度假“样板地”打造、乡村民宿“集聚地”建设、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培育、乡村旅游经营合作模式创新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百县千碗”美食IP工程,指导成立“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宁波菜研发中心,新增省级美食街区(镇)2家、美食旗舰店3家、美食体验店21家。完成23个3A级旅游厕所、16个示范旅游厕所和28个旅游驿站创建工作。指导阿拉的海、达人村创建4A级景区,杭州湾和宁波湾获批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六)强化联动协同,行业治理能力逐步增强。一是持续完善治理体系。强化“三大理念”,深化“五大机关”建设,文旅领域“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经市司法局组织专项评议和公开评议,市文广旅游局行政执法质效评议结果为优秀。出台《宁波市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并提出娱乐经营新业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破解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监管难题。二是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聚焦“平安护航二十大”,扎实开展旅游领域安全生产“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文物安全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率先完成1899家文保单位(点)安全管理责任挂牌公示。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文旅场所、旅游景区和旅行团疫情防控专项整治督查,不断优化文旅情防控“解法”。三是加快优化市场环境。推广“天一分”信用场景应用,奉化通过文旅部信用经济发展试点验收,出台《旅游投诉纠纷仲裁规则(试行)》,调解全省首起旅游纠纷仲裁确认案件,精心组织KTV等综合监督专项整治工作,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肯定,市执法队、镇海区执法队被授予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年共有效处置举报300件、妥处投诉466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万余元。

    二、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党代会和市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扩量提能增效、文旅消费提振复苏,力争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宁波“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贡献文化广电旅游力量。

    (一)聚力实施党建凝心铸魂行动

    1.抓好抓实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广电旅游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长效机制。围绕“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提强国复兴的宁波使命”主题,深入开展“六学六增六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文旅系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2.抓好抓实党建阵地。以模范党支部创建为引领,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双百联盟、聚力共富”行动,常态化开展“三为”主题实践。开展“抓党建、强规范、促提升”专项行动,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一支部一品牌”创建,组织“奋进新征程主题展”“红色地标巡礼展”“送政策解难题”等活动,增进全市文旅系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3.抓好抓实正风肃纪。深化“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专项行动成效,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配合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执纪,组织明察暗访,进行定向反馈,聚焦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环节,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加强风险防控。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作风建设提醒、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局系统的廉洁力、战斗力。

    (二)聚力实施文旅项目攻坚行动

    4.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将文化地标项目作为服务中心大局、重塑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进度,年内实现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开工建设,完成河海博物馆、市文化馆新馆立项,推进市非遗馆、宁波新音乐厅等前期工作。

    5.加快储备后续项目。完成北纬30°最美海岸带建设方案规划,做好翠屏山中央公园文旅项目策划,开展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前期研究。抓紧编制项目招商手册,对接招引中旅、华侨城、招商蛇口等头部企业,组织专场招商推介活动,为产业发展接续动能。

    6.加快完善推进机制。组建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设立工作专班,配强工作力量,强化统筹协调、完善运作机制、打通难点堵点,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确保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落实到位。

    (三)聚力实施文旅经济提振行动

    7.着力强化运行监测。健全文旅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完善常态化监测指标体系、统计体系与分析体系,实施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指数评价晾晒,为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支撑。

    8.着力推进企业帮扶。召开文旅企业专项投融资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经营、投融资等难题。开展旅游饭店服务品牌创建,提前策划“迎亚运”推广活动,多措并举促进住宿业指标增长。引导旅行社加快“转理念、转模式、转市场”,实现“提服务、提质量、提形象”,重塑市场竞争力。推进景区度假区智慧化改造,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A级旅游景区6家。

    9.着力助推消费复苏。举办“2023文旅消费主题年”、乡村旅游季等主题活动,推出“宁波微度假”“阿拉游宁波”等产品系列,提振本地文旅消费。更新迭代营销推广方式,整合线上线下平台资源,有效开拓中远程市场,逐步恢复商务、游学、度假等出入境市场。用好国际会议中心等优质平台,积极拓展引会渠道,推动更多重大会议落地宁波。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新增一批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四)聚力实施文旅品牌锻造行动

    10.转化利用特色文化标识。聚焦海丝文化、宋韵文化、藏书文化、阳明文化、商帮文化等地方文化资源,提炼解码文化基因,活化利用文化形态,创新丰富传播方式。精心打磨阳明文化、安石文化两大IP,举办王安石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发“阳明心学之旅”“王安石经游之路”等文旅产品,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11.打响擦亮特色文旅品牌。实施宁波文旅品牌三年营销战略,打造文旅品牌矩阵,不断放大“流量经济”效应。统筹提升开游节、开渔节、宁波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品质,加大文旅展会申办力度。打造一批5A标准的特色旅游景区矩阵,持续推动象山影视城、方特主题公园等成为国内头部文旅IP。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精品演出剧目,全力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旅游演艺品牌。

    12.保护传承特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利用河姆渡、井头山、大运河等核心文化遗产,凸显城市文化形象。举办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化大运河制度性保护,修订完成《宁波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协同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宁波地区史前文化与海洋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实施井头山二期考古发掘。

    (五)聚力实施文化供给培优行动

    13.持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指导创作一批反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艺精品,唱响“新时代之歌”。协调舞剧《东方大港》进京首演、交响套曲《港通天下》全国巡演,指导创排越剧《王安石治鄞》、甬剧《艺术家》、姚剧《黄宗羲》、平调《方孝孺》等地方剧目。全力办好2023国际声乐比赛、夏季音乐节等文艺演出活动。

    14.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2023浙文惠享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标准化。擦亮“天一系列”全民阅读品牌,发展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将服务系统向农家书屋、海岛书吧延伸。实施新一轮“一人一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一人一艺”创新发展。探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横向联合,建立公共文化综合体。推动广电科技创新,建设提升应急广播体系。指导鄞州等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

    15.持续加强博物馆规划建设。加快宁波博物馆体系规划编制,优化重点博物馆展陈、完善专题博物馆布局、提升乡村博物馆建管水平。

    (六)聚力实施文旅融合蝶变行动

    16.打造融合新载体。实施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系统推进“甬菜百碗、甬乡百宿、甬城百礼、甬人百艺、甬市百集”。积极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指导宁海、象山开展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美食体验店、文化主题饭店、旅游演艺集聚区。

    17.培育融合新业态。加快培育“非遗+旅游”“文博+旅游”“文旅+工业”“文旅+农业”“文旅+时尚”等新业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云上听、线上观、实地游等强交互、深体验的新型文旅服务。

    18.构建融合新场景。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要素、艺术元素广泛注入城乡各类场景空间。充分挖掘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景观价值,创新文旅融合空间样本,打造升级城市文旅新地标。探索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场馆空间形态,配置轻食餐饮、文化沙龙等业态形式,打造都市网红打卡点。

    (七)聚力实施治理效能提升行动

    19.深化行业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大平安建设,发挥文广旅游专委办统筹协调职能,强化与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构建立体化综合监管体系。提升信用监管水平,拓展“天一分”信用场景应用覆盖面。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强化对旅游新业态、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落实杭州亚运会期间服务保障工作和安全保障措施。

    20.深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执行党组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加强新业态、新媒体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排查各类文化阵地、文化场馆。对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内容监管。

    21.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宁波市旅游景区条例》立法修订调研。完善局法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零发生”。

    (八)聚力实施体系变革重塑行动

    22.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文旅促共富“三改”联动,加快推动“大文旅”财政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实现价值重构、路径重置、体系重塑。

    23.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局系统调研课题,加强文旅智库建设,探索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全市文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

    24.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制定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加大名家大师、专家能手、行家里手的引育力度,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在局系统开展干部分级分类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文旅事业蓬勃发展、长期兴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