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谁?对于我们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历史上对于孔子的形象有很多不同的描述,或者以为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或者以为是一个循规蹈矩的长者,抑或者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者……其实这些都是从我们的角度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重新解读,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不断形成的过程。
3月4日下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善蒙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天一讲堂·宁波社科讲坛“名人名典”系列第6场“乐观主义者——孔子”,深度解析孔子。
首先,何善蒙表示,每个人所理解的孔子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传统才会不断地存在,并发生影响。在今天的环境下,当我们再去看古代人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方式和接受的载体在变化。孔子是一个圣人,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对他最直观的认识。而孔子的生活,用我们今天的话讲,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
孔子的弟子们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群体。颜回从来不反对孔子。子路是孔子的弟子里面最可爱,他在很多场合是第一个发言的。何善蒙说道,如果认真地去看《论语》,不难发现孔子和每个人特别接近,至少孔子有非常明显的喜怒哀乐。
接着,何善蒙将孔子的乐观娓娓道来,并围绕《论语》展开相关阐释。为什么“学”是最重要的?孔夫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仁”和“礼”要能够实现的话,关键还是靠“学”。孔子对于中国的传统影响非常大,所以中国有非常强大的“学”的传统。自古以来,中国最重视的是学习,这与孔子的形象有很大关联。
孔子在《论语》里面除了特别重视学习,还很注重快乐。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刨问孔颜之乐,后来有一个很标准化的解释就是安贫乐道。快乐有什么效果?人面对现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就是苦的方式,一种是快乐的方式。有些人一直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很开心地做人,也做得很好,有些人可能是一直在疲于应付那些他觉得不得不应付的事情,应付得很累。这两种方式中,快乐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假如说坚持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快乐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最后,何善蒙强调,快乐才是我们今天所最需要的。如果说,所有的思想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让人生活得更好,其实就是快乐的志向。
主讲人简介:何善蒙,浙江天台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兼法人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民间宗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魏晋玄学、和合文化、阳明学、浙江思想文化(以天台区域为主)等。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