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深深,分隔迢迢大陆,却割舍不断深深的情牵与惦念。那些从遥远故乡飘来的细语,带着异乡生活的千丝万缕,在心底缓缓交织,像是一曲回响不息的旋律——这便是海外华文作家、编剧张翎笔下第十部长篇小说《归海》所著,也是“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从温州的故乡风情,到北美异乡的千百世事,张翎用她温润而尖利的笔触,将我们带入汹涌的历史洪流。使用双语创作的过程,不仅是对于语言与情感的寻根,更是对故乡记忆与现实生活的深刻融合。12月2日下午,海外华文作家、编剧张翎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嘉宾的回响”系列“我的故土 我的记忆——张翎谈新作《归海》”。
张翎认为,和童年紧密相关的是故土。当今的世界变化太大,现代化的步伐已经让许多地理意义上的故土消失。故土其实只是存于我们脑子里那块悬空的记忆了,它是没有地方可以落脚的。记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童年和故土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密码,已经永久地驻留在一个人的血液中,从来不会忘记。一个作家成年后居住在哪里,或者在哪里写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哪里度过了年轻的时光,哪里的记忆在他们的心中烙下了最深的印记。这些最早最深的记忆,会像呼吸一样,看不见也摸不着,却会在一个作家的文字里散发着气味。
张翎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在温州度过了生命最初的二十多年。那个时候的温州并不是现在的温州,不通火车,不通飞机,甚至不通长途汽车。那个闭塞的小城和世界的唯一联系,是通过海路,一条叫瓯江的河流。那个时代大家的物质和娱乐生活都很贫乏,张翎与哥哥常常做的一件事,是跑到瓯江岸边上看水,在西瓜上市的时节里,看着瓜农菜农从一条舢板跳到另一条舢板,装货卸货卖货。水面上浮着死鱼和烂菜叶子,一路飘至远方。穿着木屐坐在江边,看着远处水变成了天的地方,暗想:远方到底有什么?那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张翎坦言那可能就是自己文学想象力开始的地方。
引导张翎写出《归海》的动力之一,是故土的历史。这本书讲的是移居在加拿大的一对中国母女,母亲患了阿兹海默症,死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女儿在收拾母亲遗物时找到了几件很奇怪的东西,就对母亲的身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女儿从加拿大回到故土温州,一路探寻,终于发现了一个与战争有关的巨大的秘密。母亲带着这样一个幽黑的秘密行走了一辈子的路,一直以为熟知母亲的女儿,到这时才知道了战争的可怕和自己的无知。这趟旅途是一趟发现母亲秘密的旅途,也是一趟自我发现的旅途,女儿在中年经历了再一次的成长。《归海》是张翎《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关注战争遗留给人类,尤其是女性的长久创伤。
《归海》标志着张翎写作生涯里的一个巨大变化:它是自己的第十部长篇小说,但也是第一本英文小说。很多年里,张翎一直选择用汉语写作。而选择用母语写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母语可以最贴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情绪。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只要他的第二语言经过了足够的训练,是可以完全可以胜任用第二语言构架小说结构和故事情节的。但是情绪和氛围却是母语所赋予的一种特殊能力。母语像一根细细的铁丝,又像是一只蘸满墨水的毛笔,只要有一张宣纸和一笔筒清水,就可以晕染出无数层的灰。用母语可以写出传神的境界,而在第二语言中,张翎表示只能停留在“达意”的层面。有过了“传神”的体验,她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达意”层面。所以在很多年里一直坚持着用母语写作。直到近几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才让这一想法产生了改变。
最后,张翎提及在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中,对灾难和创伤的书写有时都会过于倾斜在“治愈”的结局上。好莱坞出品的电影,更是具有招牌式的皆大欢喜结尾。这种让我们感觉到心灵安慰的灾难书写方式,是有其正面的意义,但不能是唯一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泛滥,就会成灾,成为廉价的心灵鸡汤,因为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并不都是这样的。只是慢慢地学会与伤痛共存,继续生活下去。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在废墟上即刻化蛹成蝶、凤凰涅槃的奇迹。那些以水滴石穿的精神,缓慢地经历并走出死荫幽谷的人,还有那些带着身上不能拔出的刺、却以与疼痛共存的信念生活下去的人,同样具备超凡的勇气。每一种经历都同样值得作家关注书写。
主讲人简介:张翎,浙江温州人,海外华文作家、编剧,加拿大国家文艺基金、安大略省文艺基金获得者,代表作有《劳燕》《余震》《金山》等。小说曾获华语传媒年度小说家奖,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文学奖项。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获得包括亚太电影展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语言。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