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作家,而他本来却是一个理工科学生。 12月17日,天一讲堂邀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彬彬,为大家带来讲座——鲁迅:一个理工男是怎样成为伟大作家的?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鲁迅最初并不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个理工科学生。
鲁迅在南京时先学习了海军舰艇维护修理,后来又学习了开矿和修铁路。这些经历使他对科技和工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感到深深的不满,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文字来揭示社会的真相。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原本打算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来救助人民。然而,他在日本的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软弱和民族的危机。他决定放弃医学,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他相信,只有通过文字的力量,才能真正唤醒人们的觉悟,改变社会的现状。
时代状况、家庭变故和个人性情是促使鲁迅成为伟大文学家的几种重要因素。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充满了压迫和剥削。鲁迅亲身经历了这些苦难,对社会的不公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和反抗情绪。他的家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这些变故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此外,鲁迅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敏锐的观察力、批判的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使他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社会的真相。
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批判性,他以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种种丑恶。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学的先河,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鲁迅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既与他早年的理工科学生身份有关,也与他所处的时代状况、家庭变故和个人性情密不可分。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鲁迅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嘉宾简介:王彬彬,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鲁迅内外》《鲁迅晚年情怀》《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八论高晓声》等著作多种。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