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未成年人越轨行为探析[图]
  • 阅读:
  • 时间:2023-11-27 10:49
  • 来源:宁波图书馆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柳启明
  • 1f0595da-f765-4f76-ac7e-6acbdff2aca8.jpg

    未成年阶段是人生越轨行为高发期,其背后存在生物、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如何科学认识该阶段越轨行为的必然性,进而接受、宽容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是每个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必修课。11月26日下午两点,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马皑带来讲座未成年人越轨行为探析。

    所谓越轨,就是违反某一特定群体中通行的价值观与行为规则的行为总和。偏离、创新(超越)、违反(跨越)、破坏……都可能构成越轨。马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两种犯罪发展模式——青春期模式和终身模式。本场讲座主要讨论的是青春期模式,也是最常见的模式。在儿童时期发展正常,在少年时期或多或少的突然出现反社会行为。表现出这种模式的青少年通常会在青春期后期和成年之后停止进一步的犯罪行为。

    127102043 (2).jpg

    关于越轨的心理内容,马教授这样介绍。行为人实施越轨行为时的决策过程和已经具有的认知、人格、需要特点。前者可以表达行为当时的心理过程,后者反映影响这一心理过程的行为人的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特点。马教授以植物的生长作比喻,介绍人格障碍溯源。先天生物学因素是种子,后天环境因素是土壤。在未成年人阶段,个体不仅感受到内部环境冲突,也存在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冲突,导致由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为表现的环境适应不良。与成年人相比较,后者内环境已经基本平衡,犯罪则更多地是内外冲突的结果。

    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是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既包括与外在的群体、他人、规则的不适应;也包括与内在的生理、心理环境的不适应。教育孩子更应该以他们将来能够适应不同社会环境为目标,培养健康的人。

    127102043 (1).jpg

    嘉宾简介:马皑,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中国心理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心理学卷·法律心理学分卷》主编。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