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师月下独奏,空灵清雅;舞者衣袂翩翩,步履生莲;老翁对月吟诵,醉卧秋风……9月28日晚,《天一夜读》之“入画·中秋”在天一阁举行。
名楼藏珍品,书画永流芳。天一阁里不仅有浩瀚典籍,也有丰富的书画作品,上溯唐宋,下抵近世,一笔一墨,风雅未绝。
恰逢中秋好时节,欲邀宾朋画中游。《天一夜读》之“入画·中秋”以一场沉浸式的中秋雅集,复刻天一阁馆藏《舞倦脱鞋图》《醉眠图》《抱琴仕女图》《湖亭雅集图》等古画场景,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了一番古人的风雅日常。
千百年来,明月不改,清风不歇,人们好像又走进了那些古画中的月夜。
苍虬古树下,琴师借着月光,引清风入弦,拉开活动序幕。台上听者三人,立一蓬头童子。此景便来源于大家熟知的宋代著名画作《听琴图》,相传为宋徽宗所作。
身着华服的女子翩然起舞,曲罢,仿《舞倦脱鞋图》,以倦态归位,尽显生动可爱。此幅《舞倦脱鞋图》出自清代画家康焘之手。此情此景,将画中人物娇媚的神态娇媚。甚至衣饰纹样一一复原。
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狂》曲一出,一位醉酒老翁蹒跚出场,吟诵起李白的《月下独酌》,最后醉卧秋风里,做起黄粱梦,重现出“扬州八怪”中布衣画家黄慎的名画《醉酒图》,尽现画中轻松诙谐的文人醉态。
逢著五弦琴绣袋,宜春院里按歌回。只见一仕女抱琴从纱幕后走出,似从画中款款而来。这便是清末著名仕女画家改琦的典型之作《抱琴仕女图》……
观众身处皓月下的天一阁南园,近旁水池、假山尽染月色,不知不觉间,竟也成了画中人, 这便是雅集最后一幅古画《湖亭雅集图》。该画由清代著名画家费丹旭所作。描绘的是一众好友在湖心亭中小聚,谈书论画,预庆佳节之景。恰如这场中秋雅集,与市民同享月色清晖。
水墨纵横载千古,弦音婉转醉秋风。这场集古乐、古典舞、吟诵等表演形式于一体的中秋雅集,可谓将千年古画中的人物景致,淋漓尽致地重现于世人眼前。其间,三道以宋、清两代古法泡制的茶品奉与众人,让大家在欣赏古画的同时,共品穿越古今之香茗。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天一夜读》系列活动的第六期。《天一夜读》是天一阁博物院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绎解读天一阁馆藏珍品。此前已解读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唐代古琴“石上枯”、宋碑《众乐亭诗刻》等,以别样的方式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此外,为迎接中秋国庆双节,天一阁还准备了“盛世国音”天一雅集活动,期待市民朋友们在这个长假,来天一阁感受古韵书香!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