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可观可品可宿!象山重现宋代生活美学微度假场景[图]
  • 阅读:
  • 时间:2022-09-01 14:40
  • 来源:甬派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廖惠兰
  •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曾行舟至象山东北部涂茨镇乱礁洋海域,被这里旖旎的山海风光惊艳而写下《过乱礁洋》一诗。

    千年之后,顺着文天祥走过的海路,早已串起一条神奇美丽的海岸线。坐落在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上的象山,弘扬宋韵文化,深耕“蓝色海湾”,以渔文化与海岛自然风光,打造宁波一张闪亮的滨海旅游名片。

    如今,象山沿史寻迹,通过文化演艺、美食传承、民宿体验等方面探寻宋韵文化活化传承之路,让其成为大家可触、可感、可享的日常生活体验。象山文化旅游产业与宋韵文化正在发生的奇妙反应,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新动能。

    在象山,市民和游客通过体验宋人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等,能感受到最鲜活的宋韵。

    眼下占据宁波人餐桌“C位”的螃蟹,早在宋代,就受到吃货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宋代几任皇帝都爱食蟹,宋徽宗赵佶不仅喜欢吃蟹还爱画蟹。

    穿越千年,梦回宋朝,赴一场宋韵古风之旅。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集四海之珍奇,会寰区之异味”,象山打造了极具仪式感的“海鲜美食+沉浸式宋风场景”相结合的美食体验活动。食客净手、换装品味“宋风宴”,悠扬的古琴声将气氛烘托到位……目前,该宴席已经成为游客来象山热衷打卡的行程之一。

    象山影视城“梦华夜宴”点茶表演,吴宙洋供图。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宋朝流行的四般雅事,是最能体现宋人在生活方面的闲情雅致。在象山七碗茶舍,融入了茶道、糕点等宋韵元素。茶馆主理人范晓霞一整套如行云流水般的点茶表演,让不少前来的游客也跃跃欲试。范晓霞说,大家对宋代的饮茶方式充满了好奇,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的“茶百戏”最受游客欢迎。在茶舍,“仿宋点茶技艺”“清水茶百戏”“抚琴插花”“宋式茶果子”等多种体验活动,游客能够在这里体验一把宋代文人雅士的休闲生活。

    近日热播的在象山影视城取景拍摄的《梦华录》,掀起了全国观众对宋代夜市的向往。剧中描述的宋代繁华热闹夜市场景,在象山影视城得到尽数还原——美妙的琵琶曲中,一群古装扮相的点茶师鱼贯而出,为现场游客演绎点茶盛景;霓虹闪烁、人群熙攘的襄阳街上,花船娘子在水上轻歌曼舞,公子、小姐河边放花灯……这是今夏象山影视城点亮万盏华灯,重磅打造的“大宋奇妙夜”。

    “夜游开启半月以来深受游客喜爱,现已接待游客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象山影视集团副总经理洪佩平介绍,这样的场景每晚都在影视城上演,游客也可换装化身“宋人”,沉浸感受“梦华夜宴”。

    象山影视城仿宋代繁华夜市场景,吴宙洋供图。

    “有山景有海滩,还有山珍与海味,住在宋式木屋结构的民宿中,舒适惬意,拍照也好看!”近日在朋友推荐下携家人入住象山茅洋乡白岩下村宋韵民宿“朴舍”的丽水游客邱先生,不禁发朋友圈点赞。似“朴舍”这样古朴雅致的民宿,在茅洋乡有不少。这里的民宿以其宋式风格建筑与特有的海边风光,逐渐让茅洋成为网红打卡地,成就了象山茅洋乡获评宁波最具人气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象山文旅的一块金字招牌。

    笔者了解到,白岩下村是茅洋乡以宋韵风貌为特色的3A级景区村,吸引着众多旅客打卡和剧组前来取景。刚刚一部以大宋为背景展示中国酒文化故事的古装剧《花间酒人间月》在这取景杀青。

    “目前我们正在以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白岩下宋韵特色精品村建设,通过建设宋式建筑、长廊、石灯笼、宋宴画舫等方式,推动宋韵文化融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点带面打造多姿多彩的滨海休闲消费场景。”象山县茅洋乡党委书记齐海燕表示。

    宋韵风貌民宿朴舍。

    以“周末嗨象山”文旅品牌为导向,象山通过推动滨海都市新消费场景营造改革,探索宋韵文化与景区、音乐节、露营、艺术等热门IP跨界联动,打造了一批以宋代生活美学为主题的微度假场景,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象山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解码宋韵文化基因方面,象山以共享为主旨,接下来除了启动南宋古沉船挖掘考古工作,还将联合各大文旅景区共同推出“宋韵”IP创意开发系列内容,强化宋韵文化的活态传承与落地体验,让市民和游客于寻常生活中感受宋韵之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