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数学家,天性就是要穷尽一切可能性”,这是王小波在小说《红拂夜奔》里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一个小说家和杂文家的自觉理性追求。王小波身后,其小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近乎“极端”的评论阵营,值得深思。5月28日下午,学者、作家、诗人万燕教授以王小波小说中的狂欢(诗性)和理性(科学)彼此碰撞出的独特思维艺术为主题,结合王小波杂文中的感性表达和犀利解析,主要针对他的三种狂欢中的理性方式展开,勾勒出一个激荡在文学中的科学灵魂。
首先,万燕表示,狂欢和理性这两个元素不是对立的,不是说狂欢仅仅对于感性,或者是理性仅仅对于科学,换句话来说,理性里面对应诗性,狂欢里面对应的是科学。万燕强调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经验世界上,就没有办法去超越他的经验世界进入想象世界,只能是割裂的,但如果没有经验世界进入到想象世界的话,也是割裂的。而王小波利用狂欢和理性这两个元素,把他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打成一片,是非常精彩的。王小波的价值也在于他不是简简单单的科学知识分子,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文知识分子。狂欢中的理性这样一个互相碰撞的一个关键所在,就是要思索,两种文化合在一起还不是根本,而是在把这两种文化合在一起以后再去在这个基础上去思索。
接着,万燕阐述了爱情狂欢中的逻辑叙述。王小波的小说跟小说之间也有逻辑关系,比如《黄金时代》是当代生活,《白银时代》是未来生活,而《青铜时代》是古今穿梭的时候的生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特别有名的一种表述方式,看上去这段跟爱情无关,他要写王二和陈清扬的爱情。我们发现他在写的时候,融入了非常多的在形式逻辑里面,这个属于叫单称否定判断,或者说属于性质判断的一个部分。王二和陈清扬的爱情故事,远远不可能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种魅力所在。《黄金时代》为什么前前后后王小波思考写了20年,他就是想把道理一点点地铺成出来,然后又想把新奇的东西给表达出来。在《黄金时代》里面,既有高尚的东西,也有低下的东西,他说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那么事实上在这里面,他就是我们每个人,我们都是世俗世界的人,都要面对很多世俗生活。
最后,万燕总结说,在她看来,狂欢中的理性,所表达的就是自由中的思维,要去追求自由中的思维。是努力要用理性去穷尽小说的一切可能性,穷尽想象,或者说这种狂欢中的理性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狂欢,但是这个更大的狂欢不是为了狂欢,而是为了达到更深的深刻和更深的理智,看似无趣的理性也是走向有趣和智慧的虚无之境中生出的知识和美,因为他之前就强调过这个虚无之境当中生出的知识和美。那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科学在理智的情况下能够被更好地利用的时候,它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和诗性的角度,那么反过来诗性的东西有更好的理智和支撑以后,也会有更好的、科学逻辑的表达。
主讲人简介:万燕,学者,作家,诗人。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喜马拉雅张爱玲全集有声剧赏读主讲人,全国公务员网站粉笔网站《古诗词鉴赏与写作》和《红楼梦中的“气”和“情”》主讲人。主要著作有《读解张爱玲》《张爱玲画话》《心灵的性别》《女性的精神——有关或无关乎张爱玲》《画说红楼梦》《落红萧萧——萧红导读》《读解张爱玲:华美苍凉》《猫》(长篇小说)《起风的时刻》(诗集),主编“当代女学人文丛”十卷本,参编《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文库》十卷本。散文集《百合心瓣》即将出版。曾获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画说红楼梦》获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2018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万燕作品研讨会和长篇小说《猫》研讨会。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