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身处横断山脉之中,是大雪山的支脉,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峰峦相连、雪山逶迤、高山巍峨、江河成线、湖泊点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大凉山形成如此壮丽的景观,4月24日,天一讲堂邀请了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万敏为大家揭秘大凉山地理奇观。
横断山脉,即使置放于世界山系地理单元来讨论,都堪称是最为独特的。与绝大多数横向伸展的山脉迥异,横断山脉的纵向阻断,将青藏高原东西绵延的大型山脉扭曲为南北走向,来了一个几乎呈直角的大转弯。大凉山总给人一种遥远和蛮荒的感觉,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只有在这里,还能看到遍布街巷的彝族古文字。2015年到2017年的两年时间里,地质学家杨勇在大凉山脉中进行了深度地学探索,发现了一系列地质和地貌奇观,弥补了公众对大凉山区自然地理认知的空白。
金沙江系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省玉树市境进入横断山区,始称为金沙江。回忆起金沙江,何万敏想起了走一回金沙江上“鬼门关”的往事——一辆越野车连续不断地回旋着从山顶下行,落差上千米。大山之间,车小得像某种爬行动物。
何万敏的作品,属于人文地理的非虚构写作,具有真实性和故事性。真实性,来自于他对大凉山地理的真实描写,故事性,来自他对“藏彝走廊”上的民族文化的生动描绘。用真诚之心书写凉山。
嘉宾简介:何万敏,高级记者,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凉山州第十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评审专家。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