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言美绘心•小马艺术课堂”第12期线上直播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主要围绕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展开。
虎年春晚舞台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活了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2017年9月15日,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拉开帷幕,诸多传世名作亮相,而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备受关注。主讲嘉宾马老师从介绍该画的作者,风格,主题,技法以及创新等方面为读者全方位地解读了这一名作。
《千里江山图》用一幅整绢画成,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上有清乾隆题诗一首,后隔水有北宋蔡京题跋,尾纸有元李溥光题跋,全卷共钤鉴藏印三十余方。见于《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长卷大致可分六段,每段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或呼应。整个画面统一于大青绿的基调之中,色彩凝重、富丽堂皇,充分展现了祖国的山河之美。马老师点评道:“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随后,马老师又梳理回顾了中国山水画的视觉观念史脉络,分别提到了心灵山水,真实山水,程式山水以及写意山水这四大概念以及对应画作的特点。同时详细地分析了《千里江山图》的各个画面主题与技法。
本场直播的线上点击量达12900人次。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马老师下期的精彩分享。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