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中要打造“六个之都”。建设、利用好老外滩,是打造“东方滨海时尚之都”的题中应有之义。“老外滩历史文化研讨会”举办,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化与经济价值都很高的老外滩“金名片”如何擦亮?“金饭碗”如何捧好?
老外滩历史悠久,文化厚重。1844年正式开埠后,它成为近代商业、娱乐的展示区,近代新亊物、新观念的“试验场”,也是近代宁波商帮起航地。它是百年宁波开放史的重要见证地,具有商业休闲性、开放包容性、创新多元性、文商互动性,引领古今风骚,汇贯中外文明,是近代宁波的时尚地标。
今天的老外滩已成为宁波的“城市客厅”、文化名片。1992年作为旅游休闲地加以开发,2020年作为笫二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升级,2021年被文化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保存改造历史建筑与街区风貌基础上,引进了许多新业态。老外滩二期改造建设也已完成,成为融旅游休闲、购物、美食、娱乐、参观、文化博览、居住为一体的,颇有情调的休闲区,是外国人看宁波、宁波人看世界的重要窗囗,现正冲刺国家级商业步行街。
但目前老外滩仍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应在美誉度、形象、人气、品牌、功能、数字化等方面实现大提升。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还比不上上海的外滩与新天地,也比不上成都宽窄巷子。作为宁波文旅商的“金饭碗”,应加倍珍惜利用好它,让其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打卡”热门地。要力避老城隍庙改造前人气旺盛而改造后客人稀少的教训,树立雄心壮志,除利用“数字化”强化智慧街区建设及数字化管理外,还应加强宣传与文旅商营销、重视广告投入、扩大知名度,以大力聚集人气、扩大消费面。应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均衡发展:
外国客人与国内客人的关系。现来此消费的以洋客居多,国人较少。要借助多种途径增加国内客人的比重。
昼夜消费的关系。现夜间消费占大头,比如2020年接待总人次240万中,夜间是185万元;营业总收入2.1亿元,夜间1.7亿元。这虽有一定合理性,但还应创造条件,努力吸引白天客人。
平日与节假日消费关系。后者比重大而前者比重少,节假日在全年时间中毕竟“稀缺”,为此应做好“平日功夫”。
高档消费与平民消费的关系。商家走的大都是高档消费路子,许多人不敢上门。“阳春白雪”式消费固然需要,“下里巴人”式的平民消费也应拓展。要像福州三坊七巷商街那样做到“老少咸宜”。笔者每年都来此十几次,都是来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很少在此消费。如何吸引众多参观者顺路来此消费?这是一篇“大文章”。这里是宁波商帮起航地,二期改造完成后空余建筑不少,可考虑让路途较远的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在此设立分馆;还可让宁波乃至海内外名企在此设立产品展销中心、旗舰店、体验店;吸引各门类文学艺术家来此展示、表演,举办“外滩之春(夏、秋、冬)文艺大赛”,举办“外滩杯”有奖征文、征歌、征照活动,策划“外滩印象”大型演出,形成品牌效应,以吸引海内外客人。
陆上消费与江上消费的关系。2020年6月三江夜游码头投入使用,开展江上夜游,但时断时续,似乎难以吸引游客。在这方面应开拓思路、丰富夜游内容,像上海浦江夜游那样火起来。
原先老外滩就有银行,首次外滩文化研讨会上曾有著名经济学家提出这里可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但此事似被搁置,应重新计划。
为挖掘老外滩文化内涵、研究文商旅规律、提供智囊团的建言献策,筹建老外滩“智库”及研究会。
(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