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碰到黄酒就会变蓝的精灵,爸爸是每天喝一点黄酒的医生。接受不了妈妈是精灵事实的爸爸决定离婚,陈淼淼该怎么做才能让爸爸妈妈不离婚呢……著名当代作家陈丹燕以给女儿讲的睡前故事为灵感,创作了脍炙人口、充满幻想和童话色彩的《我的妈妈是精灵》,而在《我的妈妈是精灵2》中,故事更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3月5日下午,作家、电影导演陈丹燕将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云讲堂,带来主题讲座:精灵妈妈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陈丹燕表示,《我的妈妈是精灵》饱含着时光的痕迹,那种可见,但已不可触摸,更无法进入的时光感,是成年人对童年时代流失的感受。在她看来,与其说《我的妈妈是精灵》是一本儿童文学著作,不如说它是一本幻想小说。大家通常认为儿童文学著作就是要教小孩子一个道理,或者说是要教育小孩。陈丹燕认为,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它最重要的任务是描述世界的一部分给他的读者。同时,写一个小说总归是想要表达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以在这里边有一些生活的意义需要阐述,但是更多的是在描述一个故事中的世界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妈妈是精灵》中,陈丹燕更多的是在说一个孩子的世界,或者说是在一个有孩子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它跟孩子形成的冲突是一个什么样的冲突?在这个冲突当中,小孩子要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孩子在这个故事当中获得了什么?所以它是一本小说,不承担我们赋予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接着,陈丹燕介绍这部幻想小说发生在非常现实的上海的场景里边,但是这又是一个超现实的故事,所以它是用幻想来构成的世界,但是它的每一块材料都是现实生活当中随手可见的,所以这个故事读者有的时候会对它产生怀疑,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它看上去每个材料都是那么真实,包括地名,故事里边的人穿的衣服吃的饭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差不多每天都能遇见的。但是妈妈不是一个通常的人类,她是一个精灵。
陈丹燕之前看过《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这里面有一篇文章提到读者在作者的作品里面看到的东西比作者创作的时候要多很多,因为读者会在阅读过程当中,用他的经历和经验来丰富作者的故事,所以读者和作者是共同创作的。其实一个幻想小说它的逻辑性是作者需要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即作者要有在超现实的世界里边形成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才行,要不然就是谎言。写小说的人如如果不说谎,在这个故事里不虚构不说谎,那么它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为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虚构的故事,所以陈丹燕特别想把这个事情都坐实了,她在故事里边用的都是上海的场景,地理地图都是可以用来行走的,然后所谓的街名商店的名字都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存在。
最后,陈丹燕觉得感情是世界上最粘的胶水,它可以超越分离,它可以在分离以后继续陪伴,这个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获得的东西。许多长大的小读者在和自己的妈妈分离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个故事,想到这个话,想到分离的难过,想到分离给予心灵的力量,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希望,在这本书里面,都有几条是妈妈告诉女孩子生活的道理和生活当中要注意的事情。《我的妈妈是精灵2》对陈丹燕来讲的确是需要花20多年的,因为作者自己的成长以及生活的变化会带给作者一个自然发酵的主题,它需要这a么多的时间,需要这么等待作者的生活经历,获得并锤炼出这样的主题,然后才可以接着写第二部。看上去很慢,但是陈丹燕认为,自然生长的东西都是很慢的。
主讲人简介:陈丹燕,作家,电影导演,塞尔维亚旅游局中国形象大使,上海辰山植物园文化园长,她的上海非虚构作品获得过上海图书奖一等奖,是长期的畅销书。她的青少年作品获得过奥地利国家文学奖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金奖,台湾中国时报和联合报年度文学奖,是中国青少年基础读物,她的旅行文学作品获得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特殊贡献奖,以及中国百家书店评选的单向文学奖旅行文学奖,她今年最新的长篇小说是《白雪公主的简历》,最新的专题散文集是《陈丹燕的上海》,最新的艺术作品是坐落在辰山植物园月季岛上的装置艺术作品《律令》。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