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宁波盐业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填补浙江青铜时代盐业考古领域空白[图]
  • 阅读:
  • 时间:2022-03-14 10:59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雷少/文
  • 由市文研院考古研究中心雷少博士撰写的《浙江宁波大榭岛方墩东周制盐遗址的试掘与初步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东南文化》2022年第1期正式发表。这是继大榭遗址盐业考古成果之后,我院在盐业考古领域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方墩东周制盐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的大榭岛。2016年,我院组织对该遗址进行了解剖性试掘,出土了较多制盐陶器和少量日用陶器。该文对制盐陶器的制作工艺、功能,遗址的环境、年代和社会背景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制盐陶器是放置在盐灶中以支撑煮盐器具的支臂和支脚,它们的制作已有标准化倾向。结合遗址年代、位置、自然环境和文献记载,认定这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由越国管辖的盐业生产聚落。
           据悉,方墩遗址不仅是浙江省内经考古发掘的第三处盐业遗址,还是第一处正式确认的东周时期制盐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浙江盐业考古领域的拓展。方墩遗址的发现,不仅辨识和确认了一批独具特色,特征鲜明的东周时期盐业生产遗存,为在浙江省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和确认该时期的盐业遗址建立了初步的参照标准,还填补了浙江青铜时代盐业考古领域的空白,拓展了浙江盐业考古的研究领域。
           第二,越国盐业史研究的深化。以往关于越国的盐业历史,学界仅能根据《越绝书》中的只言片语来进行简单推测,而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于盐业生产工艺更是不得其详,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解读。方墩遗址及大榭岛东周时期盐业遗址群的发现,无疑为从环境、技术、聚落、社会等角度全面研究越国的盐业生产历史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越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视野。学界有关越国社会史,特别是越国崛起和称霸阶段成因的研究,受制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局限,往往侧重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角度,经济角度则强调发展生产和鼓励农工等政策,在农耕与兵器冶铸等方面着墨较多,而对兼具国家重要财税来源和战略资源的盐业的重要性则关注不够。方墩遗址及大榭岛东周时期盐业遗址群的发现,无疑为从盐业经济角度来研究越国崛起和称霸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据悉,我院目前正在对宁波地区盐业考古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后期还会陆续向学术界公布发掘资料,逐步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争取将盐业考古打造成宁波考古领域的又一新品牌,以便把史籍失载、略带“咸味”的宁波先秦时期盐业历史发展轨迹勾勒更加清楚,图景描绘更加清晰,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