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宁波文旅“新场景”组团出道!多元业态燃旺城市烟火气[图]
  • 阅读:
  • 时间:2022-12-08 17:02
  • 来源:宁波晚报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谢舒奕
  •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文旅复苏跑出“加速度”。

    12月7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文旅新意频出:璀璨的夜游新地标、“扎堆”出现的乡村咖啡馆、露营地可围观“世界杯”、精彩演艺秀刮起“宋韵风潮”……各地“新场景”屡掀高潮。在宁波本地旅游平台上,部分爆款单品月销售额高达750万元,多元业态燃旺城市“烟火气”。

    宁波文旅“新场景”何以出圈?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奥妙。

    象山影视城 通讯员 吴宙洋

    多地网红“新场景”组团出道

    在象山、东钱湖、镇海等地,乡村咖啡馆扎堆。

    “嗨,来海边喝杯咖啡吧!”12月初,坐落在象山石浦的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在微信公众号上喊出了新的 Slogan(广告语)。原来,象山首家COSTA咖啡开到了该度假区,不少旅友打卡海景版经典“小红杯”的同时,还会品尝仿真度极高的象山“红美人”水果慕斯蛋糕。“加上‘伴野咖啡’‘半咖半茶’‘老柿林coffee’等,我们这里已开出6家乡村咖啡馆,非常符合度假区的休闲属性,很受游客欢迎。”半边山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已有6家咖啡馆入驻半边山旅游度假区 通讯员 董俊杰

    为了欢度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狂欢季,球迷们“解锁”了更多看球新场地和娱乐新方式。不少网红露营地、精品民宿、小酒馆、电竞酒店等地还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养生茶、自热火锅增添了惬意,懒人沙发、家用制冰机提升了舒适度……在镇海九龙湖度假区,中国首个石墨烯地热帐篷露营地——珞桐九龙湖露营地还推出了供暖服务,受到露营爱好者的追捧。

    游客在镇海珞桐九龙湖露营地观看“世界杯”  通讯员 王冰

    事实上,今年9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首次发布了百余个“东南西北中·五美新场景”,北仑的总台山烽火台、江北的抱珠楼、鄞州的周尧昆虫博物馆、海曙的深溪村南山自然营地、象山的灵岩火山峰、余姚的姚江春风味食街、慈溪的伏龙山滑翔伞基地、宁海的西子国际、东钱湖的下水湿地、前湾新区的观海听潮大桥等“网红打卡地”组团出道,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游客的微度假、慢生活体验感。

    登顶北仑总台山,可俯瞰大港 潘苗/摄

    东钱湖韩岭老街 通讯员 高洁

    传统景区“焕新”瞄准年轻人

    除了“小鲜肉”景区,不少老地标也在奋力展新颜。

    作为华东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奉化的溪口镇与雪窦山,多年来游客接待量一直稳坐宁波旅游景区“头把交椅”。近10年来,随着乡村休闲等诸多旅游新业态的兴起,像溪口这类传统景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令人惊喜的是,今夏开始,“夜游新地标”——应梦里景区在此崛起,每每华灯初上,一拨拨年轻人前来打卡,于璀璨的霓虹、古典建筑中,融入多样的国潮街头秀、戏剧表演,感受一场超时空的夜游体验。

    宁波夜游新地标应梦里景区在奉化崛起 潘苗/摄 

    10月中旬起,宁波方特景区结合《山海经》推出的独具中国风格的惊奇体验活动——山海奇幻夜,打造了2大主题秘境、8大超燃主题演艺、10多处网红打卡点,还有限定山海奇幻烟火秀等内容,引发游客广泛好评。

    山海奇幻烟火秀“闪耀”宁波方特 通讯员 吴果衡

    同时,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象山影视城、江北慈城古县城等地,也屡掀“宋韵风潮”。

    入夜,琵琶女身着《梦华录》宋引章同款华服;琳琅市集环绕周身,写满宋词的画幅悬挂在上空.......一场清雅至极的梦华夜宴在象山影视城内举行。“历时两个月,共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同比增长63%。”据象山影视城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景区还推出了明星演唱会、明星见面会、电音节、泼水夜狂欢、花车大巡游、《速度与激情》演艺秀、空中水上飞、水街花船演绎、嫦娥映月演绎秀、宋朝美食记、梦华茶宴等20余个活动,给游客带来了穿越古今的奇幻之旅。

    本土旅游平台“消费力”超4亿元

    “疫情当下,新型旅游空间正在形成,旅游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人士表示,自2020年上半年开始,宁波诸多旅行社转型开发线上平台,做直播电商,积极推送“微度假”产品、开展线上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统计,目前宁波拥有“蜗牛游世界”“甬行游”“钱湖假日”“零伍集市”“兔派儿定制旅行”“江湖自驾”“春秋绿翼行”“笨鸟度假”“潮人探客”等本土主力旅游电商平台,截至11月底,累计上架微度假产品8491余款,平台成交量超4.1亿元,平台游览量达61.5亿人次。

    记者还注意到,各平台“带货力”基本与上架产品丰富度、新鲜感以及直播场次成正比。其中,“零伍集市”今年前十个月直播场次高达553场次,累计成交额约4200万元;不少新场景也因此变身“爆款单品”,例如,“蜗牛游世界”10月份累计发布微度假产品1876个,平台成交量为1425万元;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以750万元门票销售额成为10月“爆品”。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成为“爆品” 通讯员 吴果衡

    人流人气,就是消费力。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宁波市场却“逆风扬帆”,7天共接待游客497.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5.35%,同比2020年增长12.1%;实现旅游总收入59.3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22%,同比2020年增长12.61%,文旅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今年年初,宁波文旅启动了“十千万”计划,重点培育宁波本地旅游电商平台,引领千家企业参与,万款微度假产品线上展销,持续推动文旅市场消费增长。“自由行·微旅游·慢生活”是今年的推广主题。

    据悉,这些转变固然与疫情因素有关,但抛开这一特殊因素,背后实际上是全民旅游时代的长远发展趋势。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项国民刚需。如今人们提到旅游,不再专指过去那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旅游,它变得更“日常化”“休闲化”“全员化”。“微度假”、近郊游、家庭游越来越流行,就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而“新场景”正是这当中蕴藏的文旅融合转型趋势,值得文旅部门及相关企业长期深耕。

    “蜗牛游世界“小程序

    深挖传统文化潜力,让旅游更接地气

    文旅融合的推进,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潜力,也让旅游发展有了更多的落脚点。

    近年来,井头山、河姆渡、上林湖越窑等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为探索地域文明起源、打造文旅融合范例作出了卓越贡献;“运河出海口”“海丝始发港”这两张金名片,为宁波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布局谋得了重要一席;传承450余年的天一阁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秀传统,铸就了宁波“浙东邹鲁”“院士之乡”的美誉……这些丰厚优质的文化遗产,凝练成了宁波城市精神,也转化成为宁波城市的“新地标”“新场景”。

    河姆渡遗址 宁波市文旅局供图

    中国开渔节(象山)、中国开游节(宁海)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特色节庆品牌,以及一批优秀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扩大了城市对外影响,也成为新时代宁波的重要文旅标识。

    未来几年,宁波将继续根植文化,蓄力创新,努力打造出系列富有生命力的文旅“新地标”。其中,三江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翠屏山片区文旅提升工程、千年罗城复兴工程、最美海岸带建设工程、诗路精品线提升工程等城市文旅提质项目,将为宁波打造场景突出的文化标志区。全力推进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建设工作;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庆安会馆),高标准建设河海博物馆;高起点创建河姆渡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推动河姆渡—井头山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天一阁 宁波市文旅局供图

    同时,宁波将把“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作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重要节点,建设100个新空间,建设1000个“嵌入式”文化“微”空间。此外还将高起点推动艺术振兴乡村,培育100个乡村网红艺术景点、建设100家乡村博物馆等,让“艺术赋能乡村”成为老百姓“文旅共富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