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从私人藏书楼走向享誉世界的藏书胜地,是范钦的独特设计、家族的接续努力、历代贤达的合心共建,以及国家层面的重大介入等共同创造的文化奇迹。天一阁的“灿烂典章”“书香传世”“家国一体”等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沉淀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12月18日下午,天一阁博物院邀请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书记,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文杰为大家带来讲座《天一阁与中华文化基因》。
黄文杰在讲座开头提到文化传承的密码即文化基因,“中国文化基因”是指保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不曾断裂、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乐与他者交流的基本文化因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应当代代传承的精神宝藏。每个地方,大到城市,小到乡村,每个人,都蕴藏着多方面的文化基因,都要去进行文化基因解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在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中,对文化基因主要分为四大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语言与符号要素、规范要素。天一阁的主要物质要素就是一楼藏书,天一阁的特色典藏有地方志、科举录、资政藏书,主要为当时的官府文件、典章、奏疏等,皆为宝贵的原始史料。天一阁还拥有丰富的善本,如收藏的最早的书:宋刻本《名臣碑传琬琰之集》,收藏的最有价值的书:明抄本《天圣令》,最具代表性的书:明刻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等。
天一阁的主要精神要素有精诚专致的藏书精神和勤政、廉政的精神。范钦浩然正气、性格刚直,他的一生是气贯长虹的一生,也是读书、藏书的一生。他的浩然之气,离不开他的所藏所读。藏以致用,不为藏而藏使他有别于专以书籍玩赏、考订的收藏家。从这个层面而言,与其说他留给后世的是一楼藏书,毋宁说他所希冀的则是于书中立德树志、修身处世。这是中华文明的美德,而范钦的伟大正在于亲手缔造了延承此一美德的天一阁奇迹。
在讲到天一阁的主要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时,黄文杰提出天一阁“天一”的来源或许与“元诗四大家”之一揭傒斯有联系。范钦在搜集碑刻时,得到了揭傒斯所书的龙虎山石刻《天一池碑》的拓本,碑额有“天一池”三个大字。范钦认为,这与他建阁凿池的理念相契合。嘉靖年的《赣州府志》记载:天一井,在赣州府南,旧名太阴。嘉靖三十七年(1558)九月,范钦以副都御史职务提督南赣及汀、漳、潮、汕等地军务,驻节地在赣州。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八月离任,他在赣州待了有两年的时间。
河图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也是天一阁的主要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之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有“以水制火”之意,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天一阁的主要制度规范要素是书籍保存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芸草辟蠹,英石防潮”是天一阁旧传的藏书手法。管理制度上,范钦规定“烟酒切记登楼”,其子范大冲继承后,又定下更严苛的家训:“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天一阁从范钦的天一阁成为天下的天一阁,有黄宗羲的足迹,有乾隆的影响,有这个时代的“南国书城”风范,气场越来越大。
天一阁在新时代酝酿着宁波文化,擦亮中国文化记忆。范钦与藏书、地方志与家谱,登科录与明清文献,文人园林与碑帖等,无一不是中华文化之基因。黄文杰说,金银财宝容易散,书香文明会长久存在,宁波书香浓缩中华文脉,书香也是宁波核心竞争力。愿书香永远伴随你我,伴随宁波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越走越好。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