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的“秋帆乐话”介绍英国钢琴家所罗门(Solomon),全名是Solomon Cutner,他的职业生涯中,仅使用名“所罗门”而没有使用姓。从八岁开始他就是英国在二战前最引以为傲的音乐神童。他第一个钢琴老师是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的学生玛蒂尔德·维尔纳(Mathilde Verne)。因为很早就走红,在著名的指挥大师 Henry J. Wood的建议下,所罗门决定“回炉”,跟随法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列维(Lazare Lévy)和作曲家、管风琴大师杜普雷(Marcel Dupré)进修。成年后的所罗门演奏以清晰、辉煌、高贵自然而富于诗意著称。在二战后,所罗门迎来了他事业最高峰,不但贝多芬是名噪一时,而且莫扎特、勃拉姆斯、肖邦。1956年,他在为EMI公司录制贝多芬奏鸣曲全集进行到一半时,突然遭遇中风,导致右手瘫痪,演奏生涯从此中断,之后32年再无演出或录音。
所罗门的演奏是优雅技巧和诗意感性的独特结合。当他演奏时,他那外表上沉稳的卓越技巧带给观众安全感,甚至他和钢琴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感觉。对他来说,音乐的结构、音质、旋律、弹性速度、踏板、运用手腕的方法、理解力、想象力、情感等,全都是一个完整个体的不同角度,而他所演奏的钢琴则包含于此完整个体中。他钻研「两种主要的和弦技巧:由高手腕位置移动至低手腕位置、沉没入琴键中所营造出来的“木管”音色,还有以稳定的手腕及快速上下移动的前臂演奏的、所罗门那独特而慑人的『铜管』音色。」(王尔德)。他说,「我相信存在有能传达不同思想、感受和情感(如欢愉或悲伤,明亮和绝望)特质的钢琴触键。」本期讲座,贺老师带大家欣赏了所罗门各个时期的遗产。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