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市)动态
  • 喜报!奉化区再添5个市级非遗项目[图]
  • 阅读:
  • 时间:2021-07-13 15:31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王璐婷/文
  • 日前,宁波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名单,我区新增市级非遗项目5个、传承基地5个、代表性传承人7人。

    新增传统技艺类项目3项:白药(酒曲)制作技艺、老宁波苔菜饼制作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列入扩展项目2项:风筝制作技艺和古砖瓦烧制技艺。

    新增代表性传承人姚春飞、王乾松、张剑锋、缪伯刚、周利光等5位;增补代表性传承人袁建增、金达迎等2位。

    一、白药(酒曲)制作技艺

    白药又称“酒曲”,主要是用于酿酒的药引。它是用当地的一种名为“辣蓼”的草晒干磨成粉后,与早稻米粉、水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搓捏成同等大小的圆球或方块,放在稻草床上盖好稻草进行发酵。以长出来的白菌丝长短来衡量、判别发酵是否良好,再进行降温,静等菌丝回缩后晾晒即完成制作,最后密封保存待用。手工制作的白药不仅保留了甜味,还有醇厚的香味,因此酿造的酒香味突出,回味悠长。

    二、老宁波苔菜饼制作技艺

    苔菜饼在当地历史悠久,可谓是宁波人的老味道。以白砂糖、油、面粉为主要材料,经过微发酵,配上白芝麻和象山港的苔菜粉,再经烤箱烤制而成,制饼的手上功夫全凭经验,拿捏准确,配比合理,用传统技艺决定着饼的口感和质量。奉化的苔菜饼口感香、酥、甜,承载着不少老宁波人儿时的记忆,也深受江浙沪地区的欢迎,并销往新加坡、港澳台等地区和国家。

    三、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中国传统印染技艺之一,源于秦汉,盛于唐宋,是通过刻版镂空的方式制作型版,以植物蓝草制作的蓝靛为原料,用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染浆,滤浆漏印的灰染,待布匹浸染晾干后,去掉"灰药"的部分是白色花纹,形成白底蓝花,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奉化的蓝印花布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到,莼湖,溪口等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都有蓝染印花技术传承,《奉化县志》中也有种植马蓝靛蓝植物染料的记载。

    四、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俗称“鹞”。当地自古就有“二月放鹞子”的习俗,奉化传统的“鹞”以竹木为骨架,制成各种形状,然后用纸裱糊,后又不断探索求新,采用塑料、尼龙等面料,使之可放可收,更加坚固耐玩。外形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孔雀、大雁、喜鹊、仙鹤、蜈蚣、鲶鱼、风凰、飞虎、金鱼、蝙蝠、长龙等各种动物类形状和传说中的各色人物,如嫦娥、哪吒、哼哈二将等。

    五、古砖瓦烧制技艺

    奉化境内有许多的古窑址,甚至是古窑群,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出土的古物有陶器、瓷器、古砖等,可见奉化的古砖瓦烧制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坞庙后周的土窑保存较好,目前生产的古砖瓦多达十余种,如金砖、栋瓦、滴水瓦、盖瓦等。产品除用于溪口蒋氏故居、溪口雪窦寺、宁波书城天一阁及周边寺庙景区、海天佛国普陀山等处作修复外,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