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一假日期间,群众外出旅游休闲意愿迸发,海曙区文旅市场紧抓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推动旅游市场回暖,整体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一是旅游市场大复苏。受疫情防控有力、国内旅游市场复苏等因素迭加,2021年五一假日海曙区旅游市场异常红火,旅游市场迎来疫情发生以来最“热”的一个时期。5月1日至5日,海曙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4.3万人次,与2020年同比增长299.58%,假期前4天游客接待量达到2019年同期游客量的160%(2019年五一假期为四天);营收255.66万元,与2020年同比增长162.19%。全区34家旅游饭店共接待游客5.13万人次,分别是2019年、2020年同期的112.5%和131.5%,平均出租率达到80%。75家旅行社和27家分社共接待游客人8.95万次,恢复2019年同期水平,赴四川等地跨省旅游团爆满。
二是创新“国潮”受青睐。海曙区积极推进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融合,游客集聚效应显著。如天一阁·月湖景区推出五一芳草洲上演男子成人礼、汉服游园会系列活动,天一阁博物馆推出自制简牍手书经典体验、二十四史书箱拼图体验、文创布包钤印等特色活动,结合书楼、民乐与红歌,举行民乐国潮快闪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打卡体验,天一阁·月湖景区5天共接待游客96000人次,其中天一阁前4天接待游客量达到2019年同期接待游客量的126.5%,前4天营业收入高达73.99万元。梁祝文化园开展古装情景演绎剧活动,推出中状元、抛绣球、拜堂成亲等互动环节,接待游客2.46万人次,门票收入102.8万元,网红景点梁祝凤凰塔收入120万元。海曙“微游宁波老城”阅读城市故事五大旅游线路受欢迎,“五一”期间累计接待约400人次,以步行、骑行方式让外地游客领略海曙老城风采。
三是乡村旅游猛升温。五一假期,乡村旅游仍是群众假期热门选择,乡村旅游有效利用原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市场细分、精品活动,吸引大师游客,如龙观乡5天接待游客35881人次,营收2112743元;五龙潭风景名胜区举办山水旅游文化节,推出古风音乐会,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营收50.85万元;浙东大竹海景区以特色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亲子家庭,5天共接待游客6303人次,营收28.02万元;半山伴水渡假村开展半山伴水五一欢乐嘉年活动,推出台湾美食节钓龙虾比赛、春呐市集、星空露营等特色活动,五天接待游客7033人次,营收752819元。
四是安全生产强落实。强化五一假期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督查检查,节前制定《2021年宁波市海曙区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五一”假日安全暨疫情防控大检查工作方案》,由分管领导带队,对46处文旅场所、点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风险。假日期间由局党组成员带队,督促相关单位补强工作短板。截止5月5日上午9:00,共出动检查组3组、8人次检查旅游饭店9家次,发现安全隐患问题3个,立即整改3个,发现小门管控问题9个,立即整改4个,限期整改5个;出动检查组2组、4人次检查景区景点7个,发现需整改点位3个,并立即督促整改;出动检查组7组、21人次、“网吧义务监督员”22名检查文化市场相关场所43家次(其中网吧39家、娱乐场所4家),发现安全、防疫工作不到位场所8家次,立即整改8家次,隐患问题4家次,立即整改4家次;出动检查组3组、11人次检查博物馆11家次,发现隐患问题4个,立即整改4个(5月3日省市区多级联动;出动检查组5组、10人次检查文物建筑和革命文物15处,检查情况均正常,未发现隐患。
五是疫情防控守平安。强化假日防控机制建设,借助浙政钉,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成立区“五一”期间文旅体防疫及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及时向属地乡镇街道通报各级防控通知,倡导“防控自治”,督促文旅场所落实防控要求。严格落实预约、限流政策,海曙区各景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发布了限流及预约公告,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5月3日天一阁发布人流预警公告,严控景区瞬时承载量。切实强化小门管控,落实测温、查码、戴口罩,防止发生人群扎堆情况。强化防控提醒,通过景区公众号和短信形式提醒游客及时关注景区预警信息,配合景区安全和防疫工作,避免人员拥堵和安全风险,截止目前,提示短信已累计发送98645条。
(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