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中共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包朝阳、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朱至珍、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执委、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伟军、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屠雪松、中共象山县委常委石浦镇党委书记奚海峰、象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建萍、象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钮晶莹、象山县政协副主席励茂平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象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微燕主持仪式。
活动融合象山亚运、海洋文化、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IP和百年建党等元素,策划了以“千年渔乡 · 扬帆亚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开馆仪式上举行了首批海洋渔文化义务讲解员聘书颁发、“护航亚运、渔我同行”守护最美海岸线志愿者授旗等,尤其是百人百米农民画创作现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市民互动观摩。
随后,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先生、中共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包朝阳先生、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象山县人民政府顾问朱至珍先生、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执委、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伟军先生、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屠雪松先生、中共象山县委常委、石浦镇党委书记奚海峰先生,共同为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揭幕,开馆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移步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内进行参观。
建设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是象山县提升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创建国家级文(渔文化)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和生动实践。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海洋渔文化馆,总占地面积9415平方米,核心展示馆和文创园区建设总投资1.35亿元,大量运用AR技术,裸眼3D技术开发沉浸式项目,以历史演绎为载体,充分展现了象山以海为生、与海共荣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海洋渔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原生态的渔文化“活”起来,让现代人深刻感受古老的渔韵渔魂。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利用70年代建造的“石浦第一冷冻厂”旧厂区,对输冰桥、输冰塔和储油罐等大量工业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基本保留原有格局和风貌,凸显满满工业风。
同时,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按照打造地标性文创商业广场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原厂区空间,建设城市会客厅、文创非遗孵化、美食互动分享等项目。运营后,这里将逐步引进渔文化延伸文创、线上直播新媒体推广等团队,形成由海洋渔文化衍生的一体化产业链。
从“海史遗珍”“海丝遗船”,到“石浦鱼市”“渔家印象”,再到“渔光重现”“渔家信俗”……中国海洋渔文化展示馆分4层布展,如同一个海洋渔文化的生态“博物院”。
其中一楼“渔海传颂”,通过不同板块的演绎,着重向游客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渔文化。二楼“渔海印记”,通过沉浸式体验手法,让游客亲历捕鱼艰辛、鱼市的繁华、海鲜的美味、渔家生活场景等。三楼“渔海华章”,重点展示渔家节庆、渔家风俗等,特别是《渔海风情长卷》,以民国时期石浦中街为主轴,艺术地展现象山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四楼“渔海畅想”,以多功能互动展厅立体化展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竞赛、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发展延续非遗文化。
(象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