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不要让家庭性教育旷课
  • 阅读:
  • 时间:2021-11-24 16:55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柳启明/文 李倩/摄
  • 现代社会,性教育不再是遮遮掩掩就可躲避的问题。然而,我们面对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却不知从何谈起。关于性教育,我们在回避什么,又在害怕什么。11月21日,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内首批儿童性教育讲师、宁波妇联儿童关爱大使李姵颖老师,为读者朋友带来讲座“不要让家庭性教育旷课”。

    首先,李老师抛出了几个社会上发生的问题——小朋友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怎么办,如果妈妈生理期被孩子发现该如何解释。台下的大小朋友们踊跃回答了问题,各组家庭之间孩子的性教育程度明显层次不齐。随后李老师进一步深入,提出了国内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数据,以及男女比例,从数据中心可看出,案件数量在逐年提升,且男女数量基本平等。由此可得出结论,家庭性教育迫在眉睫,且男孩家庭亦不能忽视对孩子的保护。

    接着,李老师提出了性教育的概念,其中包含:出生教育、自我认同、性别、性态度、交友价值观等。都是我们生长生活中无法避开的话题。然而,家长一直对孩子的性教育犹豫不决,且有心无力,造成这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原因有三:一是害怕性教育会导致孩子提早发生性行为;二是认为性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三是认为自己未受过性教育照样能健康成长。

    最后,李老师为各年龄层的性教育内容做了划分:0-5岁适合进行出生、性别和隐私教育;6-8岁适合进行身体认知、防性侵和性别认同教育;9-12岁适合进行青春期身心发展、防性侵和性价值观教育。李老师提到:性教育要在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机会下进行,要让孩子敢于提问,敢于好奇,而不是把孩子拉到跟前正儿八经的上课。

    性,无论我们谈或不谈,都会遇到它。所以,我们不该谈性色变。本场讲座中,李老师用数据为大家敲响了警钟,用经验和方法鼓励大家实践。讲座后,家长们提出了自己对于家庭性教育的看法和做法,李老师一一进行解答。

    李姵颖,美国加州整合学院(CIIS)应用心理学硕士,跟随加拿大完形学院创始人Tucker Feller导师学习,并以联合国教文组织编写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自创了符合中国性教育特点的《青春期生命教育》《幼儿性教育》等课程,服务于上海包玉刚学校、上海中学、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宁波鄞州区和海曙区部分学校,以及宁波妇联、宁波广电等机构。2020年被妇联宁波地区授予“宁波市儿童关爱大使”的称号。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