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示宁波优秀传统非遗文化,今天上午,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宁波市文博学会联合举办的“盛世天工——甬城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在天一阁云在楼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三十余位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最新创作成果共六十余件,全面展现了我市历史悠久、承传璀璨的工艺美术制作水平,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菊琴,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王川、消费品办公室主任虞伟民,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陈明伟等主席开幕式,张菊琴、陈明伟和大师代表张德和致辞。
开幕式上,陈明伟、黄才良、张德和、施珍、叶锡堂五位工艺美术大师分别向天一阁博物馆赠送骨木镶嵌《天一阁》、泥金彩漆《双龙提桶》、根雕《先天下忧》、越窑青瓷《吉祥鸟双耳瓶》、根雕《人间弥勒》。大师们纷纷表示天一阁是他们心中最敬仰的文化高地,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天一阁收藏,阁中有宝,宝中有我,感到非常荣幸。随后,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表示,天一阁保存了大量可以称为是宁波工艺美术集大成者的古建筑,五位大师的捐赠作品更是充实丰富了天一阁的工艺美术馆藏。大师们化私为公的精神值得敬佩,天一阁一定将作品好好保藏,流芳千秋,惠及后人。
此次展览内容丰富,品类多样,包括骨木镶嵌、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越窑青瓷、竹木根雕、琉璃艺术、玻璃画、发绣、紫砂艺术、漆器、佛像造型艺术,代表了宁波工艺美术当前最高技艺制作水平。其中,陈明伟的一对骨木镶嵌《百子瓶》,采用高端木材大红酸枝、黄杨木和牛骨等材料,整整制作了三个多月。图案中近百个小孩玩耍的情景,都是采用高嵌半浮雕形式,构图饱满,人物刻画细腻,形象活泼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多子多孙,事事顺意的美好愿望。根雕作品《先天下忧》是中国著名竹根雕艺术家张德和大师采用枯梅桩材料,经过大师简雕而成。作品因势赋形,顺势而为,注重形神兼备,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挑担分忧的气势和情怀。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10月8日,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展。
捐赠作品简介
陈明伟 骨木镶嵌《天一阁》:
骨木镶嵌是宁波特有民间工艺,采用象牙、黄杨木、牛骨、螺钿等原材料,在木柸上起槽后嵌花纹,经过打磨等很多工序制作而成。本件作品主题就是天一阁。宁波特有的骨木镶嵌作品《天一阁》捐赠给天一阁博物馆收藏,相得益彰,非常有意义。
黄才良 泥金彩漆《双龙提桶》:
泥金彩漆是宁波特有的传统漆器工艺,以生漆和金箔为原材料,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这件黄才良大师双龙提桶作品,经常代表宁波出国展示,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张德和 根雕《先天下忧》:
该作品采用局部巧雕法,充分利用枯梅桩的自然形态和肌理,塑造了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手持书卷、巍然屹立的形象。主人公神情忧郁而不失坚毅,彰显着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和坚贞不屈的高贵精神,更契合着寒梅睥睨风雪,傲然不群的风骨与品格。
施珍 越窑青瓷《吉祥鸟双耳瓶》:
该作品采用上林湖越窑后司岙遗址出土秘色瓷碎片的刻花纹样,结合现代器型造型,体现了上林秘色重光的创意。外观设计美丽、饱满、寓意吉祥如意。
叶锡堂 根雕《人间弥勒》:
作品采用阴沉金丝楠木根料,凭借自然根料形态,以五子戏弥勒为主题,刻画出生动活泼又顽皮、神态各异的童子戏弥勒场景。寓意社会和谐、人间和乐的美好愿望。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