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在“时间庭院”第十五期沙龙中,刘振博士以“蝉蜕与浮游——屈原《离骚》赏析”为题,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阅读《楚辞》的心得。
屈原《离骚》是战国晚期产生的伟大诗歌,既是一首对西周以来文明的挽歌,又为后人开辟了一个强大的诗学传统,与《诗经》一起,构成中国诗学的双璧。
刘振博士结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语言发展规律的总结,指出屈原从诗的句法到诗的结构,从对语言容量的控制和激发,从对圣人和诸子思想的反思,都作出了近乎颠覆性的创造。
作为“文之枢纽”,《离骚》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刘振博士简要介绍了后世受其影响的作者和作品,并与各位读者就相关内容作了讨论。
(宁波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