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天一讲堂:人的觉醒——百年新诗之要义[图]
  • 阅读:
  • 时间:2019-10-30 13:47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黄旦怡/文 章笑笑/摄
  • thumb_5db923968d932.jpg

    识事明理,见字如晤。写诗、看书、藏书、坐图书馆,我们好像都在做一件相同的事,就是尽可能通过阅读与写作,明白我们周围中发生了什么。“觉醒”之意,亦在其中。10月26日下午,诗人庞培与诗人杨键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城市客厅,对谈“人的觉醒——百年新诗”,分享中国20世纪写作中一个特殊的领域——新诗的百年历程与要义。

    thumb_5db92396d60dd.jpg

    诗人庞培以卡瓦菲斯《祈祷》与杨键《清明节》作为讲座的开场。他认为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诗歌中觉醒,突然找到了自我。接着,诗人杨键介绍了《清明节》创作的背景,并现场朗诵这首诗。

    诗人庞培认为这一百年,不仅仅以前古老的中国在觉醒,西方也在不断觉醒。当你在觉醒时,你周围人也在觉醒。他认为张恨水的《夜深沉》、茅盾的《子夜》、白先勇《游园惊梦》、杨键的《古桥头》等都有觉醒的意味在其中。

    thumb_5db923972e351.jpg

    文学、宗教、哲学,都在应对世事变幻。诗人庞培向大家分享了杨键的《悼朱惠芬》,称誉这首写作于2000年的诗是“洗尽铅华的生活范本,清朗圣洁的诗性美学”。诗人杨键随后也向大家分享了创作此诗的心得体悟。

    thumb_5db923979904d.jpg

    诗人庞培介绍了穆旦的个人经历以及诗作《春》,并赞誉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感觉、年轻的感觉,有一种年轻的觉醒。诗人庞培向大家分享了他的诗作《如意》。“梦醒”是包括了重新睡去。有一种文学可称之为“梦醒文学”,是指人从梦中醒来之后的惊诧与觉悟。诗人庞培提及冯梦龙、张爱玲的文本如梦境一般,他接着又讲述了巴尔扎克《驴皮记》、卡夫卡《变形记》、曹雪芹《红楼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梦醒”意蕴。诗人杨键分享了有关中国古代文明与生活方式及生活艺术的想法。

    从诗歌的文本回到历史,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可用“香格里拉”来概括。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落的地平线》被拍成了电影。诗人庞培播放了这部电影的片段,解读了电影的对白部分“天堂之路”。

    thumb_5db92397d9de6.jpg

    接下来,诗人庞培回顾了《东坡志林》,介绍了苏东坡的一段个人经历,继而分享并解读了诗人杨键的作品《祖国》《在被毁得一无所有中重见泥土》《上坟》。在杨键《上坟》这一诗中,诗人反复用了“挑着”一词,将中国人最普通的表情与动作形象串联起来,这本身也是诗的觉醒。

    中国新诗迎来一百年的诗性史实。华夏文明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诗人们也在自己的日常写作中坚持着,有可能已经是失落了的地平线,但是只要这个地平线还在,太阳依然还会升起。对于诗歌而言,两位诗人认为更伟大、更出新的时代还在后面,更为优秀的写作,远远没有到来,这需要人的觉醒。新诗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是否准备好了?

    主讲人简介:

    庞培,诗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至今。著有诗集、散文集、小说等,凡二十余种。获1995年首届刘丽安诗歌奖,第6届柔刚诗歌奖;2019年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四届张枣诗歌奖等奖项。策划参与历年江南盛会“三月三诗会”、“江南民谣诗歌节”活动等。现居江苏江阴。

    thumb_5db923981ef2d.jpg

    杨键,诗人, 1967生于中国安徽马鞍山。曾先后获得首届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宇龙诗歌奖、全国十大新锐诗人奖、第六届华语传媒诗人奖、骆一禾诗歌奖、袁可嘉诗歌奖。是诗集《暮晚》《古桥头》《惭愧》《哭庙》的作者。

    thumb_5db92398582b4.jpg

    (宁波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