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宁波市作协评论创委会副主任、海曙区作家协会主席赵淑萍为读者们带来“阿拉宁波人”系列沙龙第 28 期:《水孕甬城——宁波水文化漫谈》。
赵老师先从宋代王观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说起,“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汽氤氲的江南,如一眉眼盈盈的窈窕女子。宁波,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涉水地貌丰富,江、河、湖、海、溪等一应俱全。而宁波的地名,取意“海定则波宁”,与水有关。下面的县市区如镇海、慈溪、江北、宁海、北仑甚至一些小地名“塘”“浦”“碶”等都跟水有关联。
宁波的山水地貌,孕育了杰出的人文。早在河姆渡时期,先民们就种植水稻,因为当时的气候湿热多雨,为防潮避蛇虫而有了独特的干栏式的建筑。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残存的独木舟、木浆和迄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木构水井。于越时期,“越人”在古汉语里就是一个涉水的代名词,“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如飘风,去则难从”。几千年来,宁波人治水兴水,形成了良好的水利格局。
宁波水文化蕴藉丰厚、包罗万象,赵老师重点讲了宁波历史上经典的水利工程以及治水能臣。如唐代王元暐和它山堰,宋代王安石和东钱湖,吴潜和月湖水则碑、高桥、小西坝等。接着,赵老师讲了宁波本地的水神信仰,有龙王信仰、观音信仰和妈祖信仰。她特别介绍了东钱湖的小普陀和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庆安会馆,以前,既是商贾航工云集之所,同时又是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宁波进入中国大运河遗产“二段一点”,“二段”为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中的宁波段、浙东运河丈亭——镇海的宁波段,“一点”即宁波三江口和庆安会馆,这是大运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在讲解中,赵老师还穿插了许多传说和名人轶事。如姚江又名“舜江”,即舜带领民众治理得名。余姚的秘图山据说是大禹藏治水秘图的地方。建造它山堰时“十兄弟”慷慨赴死,打下“人血桩”。王元暐生性耿直,被贬到鄮县,但他勤政爱民,为后世留下它山堰。王安石的小女儿葬在宁波,人们在东钱湖畔建鄞女亭。最后,赵老师让大家观看两个微视频《水孕甬城》和《探韵甬水》,前者重点介绍水利工程,后者介绍姚江、奉化江的源头和三江流经的村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沙龙结束时,赵老师提倡大家要认识水、利用水、亲近水、善待水,维护生态环境,做好水文章。
(宁波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