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第八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共计762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50处)正式公布。奉化南渡广济桥(元、清)成功入选,是继蒋氏故居、万斯同墓之后的奉化第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位于奉化区江口街道南渡村,1989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为略呈弧形的四孔廊屋式桥梁,木石结构,东西向,通长51.68米,宽6.60米。桥墩每缝用石柱六根,上下做榫,用锁石穿牢。锁石上承木梁,梁上铺木板作桥面。上建廊屋二十二楹,中间跨空五架梁,阔3.30米,两廊各阔1.80米,造型轻巧,远望如飞虹临水。引桥两旁有小屋十二间,内有建桥碑记、禁约碑、舍茶碑等五块石碑。
南渡自唐以来处在明州(宁波)至奉化而台、温的驿道上,往来官吏、商贾、行旅无不经此,船渡不敷需要,所以从北宋初年就有人在县江上架桥,但时建时毁,行人不便。到了南宋初的绍兴年间(1131-1162),县人汪伋首建石桥,桥上建桥屋,但也只使用了一百多年。到了元至元年间(1286年),又重新修建。现第三墩北首第三柱上仍清晰可见“至元廿三年岁在丙戍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重建”的题刻,还留下了这位匠心独运的能工巧匠的名字:“鄞县小溪石匠许诚”。自这次重建以后,虽然以后的明、清两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但都局限在桥屋,桥墩则从未动过。1986年广济桥大修,从此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区文广旅体局已与广济桥管辖单位江口街道协商联合保护开发广济桥的措施,初步计划将对广济桥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时,针对广济桥的历史文化特点,打造文旅品牌。此外,开发与广济桥相关的文创产品,鼓励周边百姓参与到广济桥的保护、开发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