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分析
  • 2018年半年度宁波市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 阅读:
  • 时间:2018-08-20 16:37
  • 来源:宁波旅游网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2018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推动宁波旅游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旅游的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宁波市旅游经济呈现出增长强劲、质量提升的发展势头。

    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旅游市场较快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1至6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次为5658.6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70.89人次,增长16.47%,过夜旅游者2450.9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接待入境游客87.77万人次,同比增长6.61%,实现旅游总收入866.44亿元,同比增长17.6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36.81亿元,同比增长18.02%。

    上半年我市旅游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反映出宁波作为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位和功能正在得以显现,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内旅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旅游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450.9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502.11元/人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以“5.19中国旅游日”为依托,实施“旅游惠民组合拳”,深入实施各项惠民实事工程,提升本地居民对我市旅游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上半年全市共计接待本地游客658.46万人次,旅游参与“全民化”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全市旅游消费市场的活力。二是全方位旅游营销进一步提升了宁波旅游知名度。国内旅游市场方面,实施“深耕长三角”和“主攻大城市”战略,以“旅游推广年”和重大活动为依托,加强长三角经济带都市旅游圈合作,加快提升宁波旅游知名度。在国际市场方面,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行动计划,继续开展中东欧旅游交流活动,2018年5月,我市首度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办“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旅游推介会。6月6日至10日,2018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在宁波举行。这些活动对于深化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打响宁波“海丝活化石”国际旅游品牌具有积极作用。

    (二)旅游投资热度不减,投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我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全市旅游投资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协议引进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423.5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7.6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结构性旅游项目深入推进,旅游产品多业态、多元化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1.新业态项目投资速度加快。从项目类型来看,2018年全市建设的210个项目中,其中大型综合项目35个,成为投资的主战场,总投资1048.21亿元,占总额的56.84%,大型综合类项目本年度实际投资39.38亿元,占年度实际投资的36.61%;宾馆饭店项目34个,总投资118.95亿元,占总额的6.45%,实际投资10.11亿元,占年度实际投资的9.40%;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项目共31个,总投资136.5亿元,占总额的7.40%,实际投资6.97亿元,占年度实际投资的6.48%;古村落、会议会展、旅游村镇、特色街区、温泉养生、游艇、文化演艺、主题公园等代表宁波市休闲旅游发展方向新业态项目共54个,总投资286.51亿元,占总额的15.542%,实际投资22.72亿元,占年度实际投资的21.12%,较2017年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

    2.乡村旅游成为投资热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省市两级旅游部门大力推进“旅游风情小镇”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乡村旅游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市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共112个,总投资428.9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3.7亿元,当年实际投资19.82亿元,新开工乡村旅游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在各业态中,乡村旅游项目新开工项目数和竣工项目数都是各业态中最多的。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项目投资额来看,乡村旅游项目2018年都仍然是一个热点,可见我市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建设进入一个高潮期。

    (三)产业融合全面加速,基地创建热火朝天

    全域旅游国家战略的有效推进,促进了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新供给,扩大旅游消费领域,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活力。

    2018年上半年,全面实施“旅游+”深度融合战略,优化传统旅游形态,有效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业与相关行业产生的良性互动,推进了优质旅游建设,也有效优化了区域“大经济”。

    1.全域旅游推动产业融合特色化发展。2018年上半年,全市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融入农业、工业、文化、科技、体育、交通、商贸、健康、教育、会展等领域渐成趋势。我市《关于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民宿经济发展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创建旅游景区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意见相继发布,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江北膜幻动力小镇等3个省级特色小镇完成3A级旅游景区评定验收或景观质量评估工作,象山星光影视小镇被列入第三批省级旅游类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石浦、前童镇成功创建为首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鄞江等16个镇(乡、街道)成为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单位,东钱湖小隐上水房车度假基地和奉化徐凫岩房车度假营地被授予长三角房车旅游标准化示范营地,全市新增17家省级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新增12家市级休闲旅游基地。

    2.各类示范基地创建热火朝天。2018年上半年,市旅委全面推进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创建工作,1至6月份期间共收到创建意向单位105家。包括休闲旅游示范村14家、最美田园17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文化旅游示范基地8家、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4家、果蔬采摘旅游基地13家、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8家、购物场所3家、房车营地3家。截止目前,共有17家最美田园已与市农业局联合上报至省级部门;5个乡镇(街道)申报第二批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认定,4个乡镇(街道)列入第三批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名单。省市级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的创建已根据相关要求部署到位。

    (四)行业结构多元优化,住宿设施规模增长

    2018年上半年,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对全市住宿业的投资、消费产生了双重的促进作用,1至6月份,全市住宿设施接待国内游客1657.56万人次,同比往年有明显提升。以民宿、客栈和精品酒店为主的非标准化住宿成为我市住宿业的增长点,上半年非星住宿设施平均床位出租率为63.4%,高于星级饭店平均床位出租率55.62%,住宿业规模稳步扩张;住宿行业继续在稳步回升的轨道上运行,各大经营指标均有所提升。

    1.非标住宿增量扩容。上半年我市星级饭店规模保持稳定,住宿设施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截至目前,宁波新开业住宿设施为34家,其中鄞州区、东钱湖、奉化市新增住宿设施比较集中的区块。重新开业酒店的类型上看,国际品牌和高端品牌的热度在减退,民宿、客栈、精品酒店和中档品牌连锁酒店成为主要的增长点,例如东钱湖区的花间堂、柿子红了东钱湖官驿湖居、奉化漫休谷的班玛家民宿、奇遇谷度假园、鄞州区的麦尖文艺酒店等。这些能够提供较独特体验的住宿设施,在市场中普遍引起了比较好的反响。非标住宿不断崛起,支撑着我市住宿结构向着多元化稳步迈进,也对住宿业经营业绩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纳入统计的298家非星级住宿设施的营业收入达到14.03亿元,客房出租率为62.26%,平均房价287.49元/间天,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显著增长,增幅分别为21.64%、4.64%和8.51%。

    2.整体业绩全面上升。2018年上半年,我市各类住宿设施在1月份的短期回落后,迅速回归到稳步增长的轨道上,各类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全面上升的态势。1至6月份,我市纳入统计的非星住宿设施和星级饭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和17.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增幅为15.6%和7.75%。从客房收入看,1至6月全市各类住宿设施累计客房出租率60.47%,同比增长5.60%;平均房价294.10元/间天,可售房平均房价同比上升了4.1%。星级饭店累计客房出租率为55.39%,同比增长6.30%。除一星级饭店外,其余各星级饭店出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三星级饭店增幅高达11.06%,显示了市场对于中档饭店需求的强劲增长。饭店餐饮摆脱了去年需求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增长的常态。1至6月,各类住宿设施共实现餐饮收入16.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1%。其中,四、五星级饭店餐饮收入分别为2.23亿元和4.53亿元,同比增长18.00%和2.97%。

    (五)旅行社业绩整体好转,出境业务分流明显

    2018年上半年,表现出国内业务明显增长,入境业务有所反弹,出境业务持续下降的特征。1至6月份,全市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117.22万人次,同比增长30.09%,组织国内游客156.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91%。旅行社外联入境游客5.16万人次,同比下降36.03%,接待入境游客8.86万人次,同比增长7.59%。组织出境游客22.13万人次,同比下降21.32%。

    1.疗休养新政有效拉动了全市出游市场。今年4月,我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职工疗休养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增加疗休养目的地,从省内延展到省外宁波市对口支援帮扶的四个地区。疗休养政策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旅行社国内游产品的变化。三星以上的旅行社纷纷推出了省外疗休养线路产品,在二季度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国内游市场出现了大幅增长。

    2.出境业务竞争力不足遭遇市场分流。上半年全市旅行社出境业务线路产品开始出现了变化,由原来的越南、日本、泰国等包机产品逐渐转向印尼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窟和泰国清迈等目的地深度游产品,来迎合出境旅游市场消费升级的新变化。由于口岸航线的限制,我市旅行社出境业务多使用包机业务,但今年上半年由于华东民航局调配运力到国内航线,致使部分出境包机申请难度加大。此外,我市出境业务整体成本较高,口岸航线少,部分旅行社将出境团转交给上海、杭州旅行社来承接,以控制成本,致使从统计数据上看出境团队数量和出游人数均出现了较大下降。

    (六)景区接待增长较快,旅游惠民成效显著

    2018年1至6月期间,全市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997.04万,同比增长14.26%,实现累计营业收入约18.62亿,同比增长13.95%,其中门票收入6.5亿,同比增长2.06%。

    1.景区加大节事促销力度。上半年我市旅游景区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事营销活动,有效拉动了景区游客人次和门票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是举办特色节庆活动聚拢景区人气,如宁海前童古镇的豆腐节、鄞州横溪镇的樱桃节等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在闲暇之时前来深度体验。二是积极做好传统节日的文章,如奉化区在端午节期间的各个景区纷纷推出了“粽情粽意”系列活动,黄贤景区主推购门票赠包粽子体验和赛龙舟活动,滕头景区主打亲子牌,推出与家人一起包粽子过节等活动,深受游客喜爱。三是许多景区开始借助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的强大吸引力“接力宣传”,绿野山居推出了“世界杯与杨梅的碰撞”系列活动,设计了少儿足球赛等多重亲子游体验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在初夏时节收获最佳的精彩体验。

    2.景区免票助推旅游惠民。上半年全市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免票游客3329.11万人次,同比增长18.44%。在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期间,全大市共有55家景区推出惠民活动,其中47个景区门票对折或免费游览。此外,随着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以及A级景区村庄“上线”,在“主客共享”理念下全域旅游发展势头愈演愈烈,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的新期待,有效促进了旅游经济综合效应提升。

    (七)发展旅游成为共识,同频共振声势浩大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综合带动效应逐渐显现,一业兴、百业旺,上半年全市各区县(市)以及乡镇街道纷纷推出了以赏花、采摘、亲子互动、休闲健身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以“旅游+”和“+旅游”为形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旅游、健身等丰富精彩的活动,数量众多,影响广泛,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居民出游热情。4月松兰山举办风筝节以倡导海洋文化与休闲生活理念、宁海湾旅游文化节以“蓝色海湾美丽强蛟”为主题展示强蛟半岛独特的风采、宁海桥头胡(东吕)杜鹃花节着力打造美丽庭院升级版;6月宁海六一“儿童节”专旅活动吸引了大批亲子家庭;“余姚杨梅中国红”余姚杨梅节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以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为有效手段。政府、企业、社会齐心协力,有效形成精力向旅游集中、政策向旅游倾斜、要素向旅游集聚的发展机制,大家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形成自觉,形成了步调一致、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同频共振的强大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