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小硬币大学问 这位年轻人收藏了两千多枚外国币[图]
  • 阅读:
  • 时间:2016-02-29 09:33
  • 来源:宁波晚报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顾嘉懿
  •   

    哈萨克斯坦的硬币上的民俗画

      

    胡志航向记者介绍他的外国硬币

      得益于数字化之便,胡志航把他收集的每一枚外国硬币的信息都录入了电脑。国家(地区)、面值、发行年份、正面图景、背面图景、材质……标注详尽,查找方便。页面拉到底部,有一个数字“2407”,这是他目前外币收藏的总数。“比起真正的收藏家,我这些只能算冰山一角。”刚过而立之年的胡志航对记者说。不过,洋洋七本藏册展开,哪怕极简略地介绍,也颇费了一番工夫。

      小小硬币包含很多信息

      硬币,不论哪个国家(地区)、币值大小,圆形为基本规制。但在胡志航的收藏册中,有一枚三角币,十分显眼。这枚面值2美元的硬币是南太平洋库克群岛的“特产”,为了方便流通,三个锐角都做成弧形,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三角型硬币。

      “一枚硬币,往往包含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信息。”胡志航说,库克群岛得名于发现它的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1888年,该国成为英国保护地,1901年转为新西兰属地,英国女王至今是他们的国家元首。所以该枚硬币的正面印有国名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头像,背面除了币值,则是当地一餐桌图样。

      在收藏界,外国硬币的收藏属小众。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五六年,胡志航的交流对象也只有几个网友。可供查考的书籍也不多,只有上世纪90年代李铁生、傅惟慈、钱家权等人编的《世界硬币趣谈》1-5册、《世界硬币集藏知识大全》和美国的《世界硬币标准目录》等数本。便于入门的《世界现行硬币图册》是国家外交部钱币学会编印的,该学会的性质“有点像外交部里的兴趣小组”。

      收藏的乐趣在于钻研

      胡志航大学读的是理工科,毕业后在镇海炼化工作,业余爱好文史。“收藏外币,首先需要外语好,对国际政治、经济、历史也得有所了解。”他说。

      每个国家在对硬币的铸造、图案选择上往往都有着地理、历史含义。凡印有动植物的,一般都是国花、国树、国兽。比如,冰岛靠海,他们1981年至今发行的硬币上都是鳐、鱿鱼、虾、鳕鱼、海豚、螃蟹等“海产品”,很有趣。

      “硬币的发行还同世界经济密切相关。”胡志航介绍说,巴西1984年金融危机,货币贬值快,三四年换一套硬币;土耳其2005年货币改革,在此之前,他们曾出过世界上面额最大的硬币———100万里拉;流通币里直径最大的,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在汤加推行的硬币,直径45毫米,货币价值大于面额,乃FAO对贫弱国家的变相扶助……

      每收到一枚硬币,胡志航都要做一番研究。“工作很细碎,要辨别年份、材质,研究图案是什么意思。”业余时间,胡志航还是“外国硬币吧”的吧主。吧里活跃用户近千人,大家在一起讨论硬币上的图景是最有趣的。“有一枚哈萨克斯坦的硬币,上面的图案是左一男立,右一女坐,中间一个小男孩脚上绑了两根绳子在跳舞。我们都知道那是一种民族仪式,可是没人知道这具体是什么仪式。正巧吧里有个北京民族大学的朋友见了,专门去问民族系的学生,才知道那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的‘绳子仪式’,有某种祈福、祝愿的含义。”

      

    库克群岛发行的三角型硬币(正面)

      

    库克群岛发行的三角型硬币(反面)

      

    1901年发行的英国1便士(正面)

      

    1901年发行的英国1便士(反面)

      互联网时代的新式收藏

      胡志航所收藏的最古老的一枚硬币是1901年发行的英国1便士。正面印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背面是不列颠守护神像,铜质。这是他2010年从上海古玩城淘来的。

      互联网时代,胡志航找硬币大多通过网络,淘宝、“钱币天堂”是他常逛的网站。有个叫“收集者”的西班牙网站,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硬币信息都在上面有记录。胡志航不厌其烦地把他的2407枚硬币一一登记,形成了个人主页。从中可知,他的硬币分属224个国家,每一枚的主题、发行年份、发行数量、形状、重量、直径都有对应。“在这个网站上,所有世界硬币爱好者都能互相交流,互通有无。”

      凡世界现行流通币,一般都不难找,而且不贵,单枚不会超过20元人民币,但想集成一套比较难。收藏者们一开始往往是因为好看去买,慢慢地,就按各个洲、按年份,一套一套地买了。也有分专题收藏的,比如图案跟鸟有关的,跟政治人物有关的,等等。

      胡志航一直很感谢从国外给自己带来第一套硬币的杜师傅。“2008年,他去美国,问我要带什么礼物,我随口说,带些硬币吧。没想到他带回来的是成套的美国50州纪念币。”那是一套美国1997年开始发行的25美分纪念币,发行意义在于“让美国年轻人从中了解各州的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知识”,其中典故甚多,“我运气好,接触第一套就是最具观赏性的”。

      现在,胡志航延续50州纪念币的思路,在收美国的国家公园纪念币,这套纪念币上印的公园选自每个州,“上面的山啊、芦苇啊,印制精美,可以说代表了机制硬币的极高水平”。

      延伸阅读

      你手上的外国硬币值得收藏吗?

      从国外旅游回来,你是不是会带回来一大把用剩的外国硬币?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那些硬币上的图案、花纹?你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吗?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硬币就是用本国家和民族的符号铸刻成的微型浮雕。各国都是集中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秀的工匠来制造货币。

      每一种硬币,上面的图案无论是各国国王、总统、民族英雄、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国徽、动物、植物、风景名胜,都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艺术、风俗等各种信息,且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钱币文字、图案的背后,有千千万万个故事,收藏者不断求索,解答难题,不知不觉中即步入世界知识的殿堂。

      外国流通硬币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适合于各阶层的人员收藏,但它并不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因为外国流通硬币的市价并不像流通金属纪念币和已停止流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那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而是随进入国内钱币市场硬币数量的多少而忽上忽下。

      对于目前一些收藏者出于升值、保值的目的去收藏外国钱币的做法,专家认为实不可取。钱币爱好者在收藏外国钱币时,应以价廉物美为原则,价格过高的流通硬币不宜购买,因为外国流通硬币毕竟不是金银纪念币。外币收藏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文/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