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草长莺飞的江南春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宁波动漫企业也走向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目前,宁波有30多家动漫企业,企业注册总资金达到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形成了集动漫创意、设计、后期制作、发行等于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动漫产业链。
2011年,宁波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11873分钟,位列全国城市第七位、全省第二位。
4月28日,2012中国国际动漫节将在春意盎然的杭州举行。这一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最广的动漫盛会,去年曾吸引了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参展,200余万人次参观,签约金额超过了100亿元。
这一次,鄞州国家级动漫园区、宁波大学动漫研究所、民和惠风和畅动漫园区3个重点动漫游戏园区和民和、莱彼特、尚方影视等宁波10家重点动漫游戏企业将参加这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节,在国际动画片交易会、动漫高峰论坛上一展宁波动漫产业的风采。
“宁波动漫企业首次整体亮相,这对我市动漫产业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说明宁波动漫产业已经有实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推介自己的原创作品,展示近年来动漫发展的成果,同时以此为平台发布动漫扶持政策,促进经贸合作,吸引更多的动漫企业和人才落户宁波,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动漫产业。”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郦宝夫评价道。
的确,一如草长莺飞的江南春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宁波动漫企业也走向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目前,宁波有30多家动漫企业,企业注册总资金达到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形成了集动漫创意、设计、后期制作、发行等于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动漫产业链。
2011年,宁波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11873分钟,位列全国城市第七位、全省第二位。
“宁波动漫游戏产业基础很好,目前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有着光明的发展未来。”郦宝夫用简短的三句话概括了宁波动漫产业历史、现状与未来。
宁波动漫产业“从无到有”初具规模,仅仅花了几年时间。宁波动漫企业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由过去的“外包制作、技术构成单一”的“宁波制造”,演变为“注重原创、追求精品”的“宁波智造”,并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随之而来的便是产业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树立,宁波动漫产业已迅速成长为国内一支重要的产业力量。
宁波动漫产业原创能力快速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动画片《中华五千年》由宁波水木动画公司创作,被评为2009年—2010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还获得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已在北美最大的中文电视台麒麟卫视播出,并被东南亚600多所华文学校作为教材使用,水木动画入选全国原创动画片制作生产机构。
励志动画片《小牛向前冲》由浙江普达海文化产业公司与央视动画联袂打造,并在央视一套《大风车》栏目播出。
网络游戏《帝国重生》2009年9月由宣逸网络科技自主研发推出,在去年国内网游产品中综合排名第三,并成功出口韩国、日本市场,填补了宁波地区游戏产品出口海外的历史空白,宣逸公司2011年获得中国游戏产业“金凤凰”奖。
《海底淘法》由宁波稻草家族动画影视公司携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是国内首部面向少儿的公益性普法教育动画电影。
天维文化创作的动画作品《漫画英语》2010年5月22日起在央视新科动漫频道播出,全年的播放量达到3650分钟。
盛光天翼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天翼决》,在国内网游产品中列综合排名第十,也成功出口韩国、日本和北美市场。
卡酷动画制作的讲述当代宁波青年支教贵州、扎根苗寨事迹的动漫越剧《孔雀西南飞》,2010年5月起在央视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播出。
宁波民和文化传媒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制作的大型3D动画影视剧《少年阿凡提》,在浙江卫视少儿频道黄金档等播出,深受欢迎。
尚方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制作的宁波本土首部纯手绘原创动画片《当当与酷巴》3月9日起在湖南卫视播出,并受到北京卫视、山东卫视等全国多家卫视的青睐。
宁波新文三维公司近年来完成了150余项产品开发,自主设计、制作的影片《蚂蚁搬苍蝇》获第六届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二等奖,《梦幻剧场》获2011年度科技馆发展奖展品提名奖……
动漫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动漫产品占据世界动漫市场65%的日本,从《灌篮高手》、《宠物小精灵》到《海贼王》等风靡一时的动漫形象及由此衍生的庞大的“动漫帝国”,无一不贴着“原创”的标签。再看动画片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的省城杭州,在2009年时其原创动画产量约占全国的1/6。可以说,“原创”是动漫产业的生命线。宁波动漫产业注重“原创”,从投入、制作、团队等全方位的精品定位,令水木动画、宣逸、卡酷、民和等一批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在全国崭露头角,打响了宁波动漫产业的品牌。同时,本土题材、中国元素的原创精品也让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远播,城市影响力日益扩大,这一切都让动漫产业的“宁波智造”显得意义非凡。
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年均增速48.25%,到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过470亿元,全国动漫企业数量已达8360家,从业人员33万多人。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动漫产业观”这一概念适时出现。
何谓“大动漫产业观”?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大动漫产业观”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动漫产业而言更为广阔的动漫产业观。的确,当今时代,动漫产业发展已经拓展出全新的空间,动漫创意已经与教育科普、广告宣传、展览展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当动漫产业与传播、消费、服务和应用等其他产业加速融合,便形成了一个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中国动漫产业开始全面步入“大动漫时代”。
如何打造宁波“大动漫产业”?为此,宁波众多动漫企业的当家人作出了战略选择:充分利用动漫产业作为二、三产业融合新载体的功能,按照动漫产业普遍认同的“动漫生产—动画片播出—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销售—收益—再生产”的盈利模式,构建相互支撑的动漫产业链。
由衍生产品开发起步,如今宁波动漫产业链初具规模,开始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比如,随着普达海公司《小牛向前冲》的热播,系列图书和音像产品已陆续问世。公司的“小牛”产业链逐步形成,观众不仅可以在商场超市购买上述产品,还能通过普达海网络商城进行相关产品的在线选购;而卡酷动画的动画形象“麦圈可可”深得青少年喜爱,其光碟、图书、玩具、文具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已全面启动,市场反应热烈;《当当与酷吧》的出品方宁波尚方影视公司把音像版权、卡通人物使用权出售给了企业,以“当当与酷吧”为品牌的童装已上市;“水木动画”先后与“广博”、“欧琳”等宁波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发衍生产品,同时开设了以玩具及文具、生活创意用品为主的创意商品专卖店,第一家旗舰店将登陆上海。
目前,宁波动漫产业与会展产业、影视产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效应也日益显现。如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普场馆系统供应商和特效影院的知名供应商,宁波新文三维公司近几年开发的几款拳头产品,如惠州科技馆的水世界、湖南省科技馆的辛追魅影、江西科技馆的全息科普剧场等项目,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新文三维公司还朝着国内知名特色主题公园设计和施工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顺利前进。再如由宁波乐盛文化公司完成特技制作的中国首部IMAX 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4月15日荣获第3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乐盛文化还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诸多知名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公司。而宁波稻草家族动画影视公司制作的首部真人结合动画电影《肩上蝶》去年已在全国公映。
宁波作为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动漫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具、服装、玩具等产业有很突出的优势,这无疑为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动漫服装、动漫玩具、动漫文具、动漫食品及礼品等动漫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又提升了宁波传统制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添了动力。同时,宁波动漫产业与影视产业、会展产业等新型产业的日益融合,又催生着动漫产业新的业态,促进动漫产业健康发展。显而易见,随着宁波“大动漫产业”时代的到来,依靠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爆发力和后发优势,它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宁波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宁波文化产业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了2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10个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发展规模、人才力量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鄞州区已建成国家级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基地内动漫人才培训中心可同时容纳200人进行培训,已入驻水木、天维、宣逸、卡酷等多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制作的多部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和游戏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动漫游戏平台集聚效益明显。
宁波大学科技园区动漫基地自2009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集研发办公、创业设计和创业孵化于一体,已先后承接横向项目20项,其中本地项目14项,国内其他地区项目6项,创意项目涉及动漫连续剧、动漫影片、政府宣传片、电视栏目包装、企业产品宣传等多个领域,基地入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北仑数字科技园自运营以来,已集聚了10多家动漫、游戏企业。高新区软件产业园依托区域资源,打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目前已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企业60余家。
投资33亿元建设的和丰创意广场2011年10月开园,先期体验区已有60多家国内外知名动漫、创意设计等公司入驻,成为宁波实现由“制造名城”向“创意名城”转变的重要基地。
2011年6月,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成立,这是迪士尼在美国以外设立的首个动漫制作基地。一方面是迪斯尼公司的品牌和资源,另一方面依托宁波现有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在宁波开展互联网及与新媒体有关的业务,支持宁波市的动漫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基地的建立无疑提高了动漫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动漫产业的发展起了示范、引领、辐射和集聚的作用。同时,动漫产业基地为众多动漫专业人才提供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舞台,成为地地道道的动漫人才“孵化园”。以迪士尼宁波分公司为例,它将集聚1000名高端网络动漫制作人才来到宁波,这无疑为宁波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来自宁波高校的动漫人才也源源不断为宁波动漫产业输送着养料。目前,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开设有动画及相关专业,初步形成动漫、游戏教学、研究、创作的动漫人才培养格局,到2010年全市高校动漫等相关专业在校生近2000名,这一数据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高校在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如宣逸、莱彼特、圣天龙等动漫游戏企业与宁波大学、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学生在校学习和公司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有效改变了以往学用脱节的局面,促进了本地人才的培养。
经过几年发展,宁波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从事动画制作、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虚拟仿真、游戏运营以及技术培训的企业和高端人才,涉及行业涵盖了漫画、图书、动画片制作、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三维数字影院、动漫衍生产品等诸多领域。
起步较晚的宁波动漫产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并形成了一定特色,总体实力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但它和许多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一样,也正在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与先进城市相比,宁波动漫产业的专业人才稀缺、原创作品不多、缺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缺乏有知名度的品牌,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等。
可喜的是,我市将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列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坚持部门协作、市区联动、多策并举、合力推进,不断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一步步解决着这些“成长的烦恼”。如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志忠在公司落户宁波的开业典礼上所言:“宁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扎实的产业基础、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日趋完善的城市建设以及高效规范的行政服务。宁波市还成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大力扶持和动漫相关的产业,这里已经形成了氛围。”
首先,“补”、“奖”、“扶”多策并举。
企业引进阶段重“补”。对引进的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动漫游戏企业,市里按注册资金的6%给予补助。此外,动漫、游戏产业在办公用房购买租赁、收入上规模奖励等方面,可以比照软件企业享受市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
产品生产阶段重“奖”。比如对开展动漫业务并拥有著作权的原创动画片企业,其作品在中央台、省级和宁波市电视台首播的,市里一次性分别补助每分钟2000元、1000元和500元,企业可以拿到的最高奖励达200万元。
企业成长阶段重“扶”。近3年来,市委宣传部通过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安排600多万元以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扶持11个动漫产业重点项目发展,占总扶持资金的近四分之一;同时,通过市文艺精品工程专项资金,安排60万元支持4件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已与中国银行宁波分行、建设银行宁波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等7个银行签署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已向民和文化传媒公司签署了5年内总量为5亿元的授信合作意向,向北仑红蚂蚁动漫公司发放贷款200万元。
其次,在资金补助、税收、房租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如鄞州区实施房租、播出补助,出台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动漫企业落户鄞州国家级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和丰创意广场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和丰创意广场专项资金,用于招商和运营补助;北仑区利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旧楼房建设数字科技园,并利用较低廉的房租和学校充沛的人力资源吸引企业落户等。
再次,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举办“宁波国际动漫展”,鼓励和组织企业参与深圳文博会、义乌文博会等国内高档次的文化产业展会,对企业自主参与广交会、浙洽会等经贸类展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推动动漫企业与玩具、文具、服装等生产型企业开展合作,完善动漫产业的下游生产链。推动传统企业运用动漫形象来塑造企业品牌和提升产品档次。
此外,《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中,将动漫产业列入今后5年重点发展的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宁波市从2012年起设立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出台《宁波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动漫产业的原创、产业链、出口及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引导和支持,这必将成为推动宁波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