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向东是大海》演绎宁波商帮的家国情怀[图]
    3月10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 阅读:
  • 时间:2012-03-02 08:27
  • 来源:宁波晚报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张磊杰
  •   

    选王志飞演男一号,安建看中的是他身上的儒雅气质。 

      《向东是大海》剧照 

      “傲骨一生,他成就京城百年基业——白景琦;汇通天下,他创造晋商鼎盛辉煌——乔致庸。商海波澜再起,他能否拯救风雨飘摇的恒通钱庄——周汉良?商场较量,恩怨激荡,再现一代浙商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这是这几天正在央视一套滚动播出的电视剧《向东是大海》的预告片。这部历时5年精心打造、由宁波广电集团出品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向东是大海》,定于3月10日晚开始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的播出不仅填补了宁波商帮题材电视剧的空白,还将继京商、晋商、徽商之后,有望在荧屏再掀起一轮宁波商帮催人奋进又不忘民族大义的传奇风潮。

      “周汉良”糅合了多位宁波帮人士

      32集电视剧《向东是大海》由马军骧编剧,金牌导演安建执导,实力派明星王志飞、刘威葳、姜武领衔主演。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胡雪岩欲与洋商争夺利权,开办缫丝厂,囤积生丝,不料洋人勾结满清官僚,压迫其破产,阜康钱庄倒闭,这一危机波及全国各地,导致数十家钱庄倒闭,董家的恒通钱庄是否也将在劫难逃……全剧以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开篇,通过男主角周汉良从一名草根百姓成长为上海滩大亨的奋斗过程,展现了一段恢弘的宁波商帮成长史。

      剧中男主人公周汉良家境贫寒,从宁波江厦桥码头出发来到大上海,30多岁了,因为穷,因为没铺保,还没学上生意,还在瞎混——被叫做“三百六”,意为三百六十行都干过。但正是这个“三百六”,坚守诚信经商的原则,执着地发展民族工业,经营范围从初到上海的印染业,扩展至轮船业、水泥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上海滩大亨。导演安建介绍说:“‘周汉良’不是以某个历史上著名的宁波商帮人士为人物原型,而是提炼了多位宁波商帮原型,糅合加于‘周汉良’身上。”

      剧中大事均根据史料改编

      以“五年磨一剑”来概括《向东是大海》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一点也不为过。该剧仅剧本的打磨,就足足耗费了4年多时间。制作团队查阅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竟然达千万字以上,剧中主要情节如宁波城江厦街诸多钱庄面临挤兑风潮,宁波商人打破洋人垄断创办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宁波人团结一心抗击外辱的“四明公所血案”等,均根据史料改编而来,体现了一种严肃、认真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商战题材一直颇受电视观众欢迎。作为又一个传奇商人,周汉良难免会被拿来与《大宅门》里的白景琦、《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等作比较。但与以往同类剧作不同的是,《向东是大海》表现的不是一个商人或一个家族起起伏伏的经商史,而是全景式地展现以周汉良为代表的宁波商帮身在乱世、心怀大爱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全剧尾声,周汉良用牺牲自我的行动对抗西方列强所展现出的民族骨气,为该剧增添不少豪迈之情。

      《向东是大海》既是一部宁波商帮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宁波商帮精神的铸就史。剧中的商战,人际关系的展开,其实都折射着做人、做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种种思考。

      剧名“向东是大海” 有诗意更有深意

      《向东是大海》开拍之初并不是这个剧名,而是更为直白的“宁波商帮”。如今更改后的这一剧名更具浪漫的诗意,背后也蕴含着深意。

      “‘宁波商帮’这个剧名指向性太明确,地域性太强,央视也建议修改。为此,我们多次召开会议,邀请宁波的专家和文化名人,与导演安建等剧组人员一起讨论。”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张晓东告诉记者。

      为了突出宁波特色,江厦街、四明山、三江口等元素都曾被列入剧名的考虑范围,备用的剧名至少有上百个,但最终因格局太小,被一一否定。“最后,还是安建灵感一现,提议就叫‘向东是大海’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张晓东说。

      张晓东表示,如今的这个剧名既表明了宁波是个濒临东海的沿海城市,也表明《向东是大海》讲述的虽是宁波商帮的故事,但绝不局限于宁波商帮,而是放眼全国视角。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放眼历史长河,无论是每个风云传奇的宁波商帮人士,还是每个平凡的家庭,都要融入家国、民族的汪洋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剧名选用“大海”二字,正是寄托着宏大的家国情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