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本报共同主办的“群星画龙 点睛2012”迎新春绘画大赛已于1月5日截稿,昨天开始进入初评阶段。记者昨天看到,市文化馆的一个大会议室里“挤”满了参赛作品。据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大赛共收到500多件参赛作品,放在会议室的这些作品,已经过了初步筛选,要不,根本放不下。而参赛作品水平之高更是让记者连连惊叹,无论是精美的砖雕、精致的剪纸,还是精湛的绘画作品,不得不让人一次次地赞叹“高手在民间”。
要从500多件作品中筛选出60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500多件以中华龙为题材的参赛美术作品中,绘画的数量最多,形式也非常丰富,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国画、年画、油画、儿童画、农民画、漫画等,还出现了贴纸画、玻璃画、丙烯画等。这些画作在表现手法、用材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市民帅拥平的丙烯画《戏珠》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但仔细观察龙的神态、龙的造型,以及画面上深红色的背景,很有时代气息,透着一股时下流行的动漫风格。“再看这幅PS漫画《叶公好龙新传之乌龙记》,形象卡通,故事也很生动。作者估计是个电脑高手和卡通迷。”市文化馆副馆长鲁峰说。
颇有名气的慈溪农民画艺术家余海军也寄来了两幅作品来参赛——农民画《龙腾华夏》和《巨龙飞腾》。其画作里的中华龙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情,色彩艳丽、构图明快、造型夸张、装饰性很强。
小朋友们的创意也不错。7岁的应昊洋画的中华龙颜色异常瑰丽,原来他以黑蜡纸作画,用牙签等工具将蜡纸表面的黑蜡刮去,底层五颜六色的“七彩龙”就显现出来了。11岁的金志晗用并不常见的皱纸法作画,一幅《云中君》让中华龙游离在古代和现代之间。
除了创意,绘画作品中还有一些大体量作品非常吸引眼球。宁海前童市民童帝新的《中华颂》上,九条巨龙盘踞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画面开阔、色彩丰富,极具气势,画作大小明显超出了比赛规定的规格。市民丁孝礼寄来的《中华九龙图》长卷展开后足有6米长。
“‘中华龙’很适合作为美术作品的题材,因为大家谁也没见过真正的龙,所以在创作中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数年前我们也举办过‘牛年画牛’的比赛,相比之下,此次画龙的作品更有创意。”鲁峰边说边指向墙边一大块亮晃晃的玻璃,记者乍一看以为是一面大镜子,凑近才发现,镜面上有两条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巨龙,原来是一幅玻璃画。
一些剪纸作品同样很有创意。“别看这幅《二龙呈瑞》剪纸面积不大,但功夫很深,龙鳞处理得非常细密。这是山东高密的剪纸风格。”在鲁峰的点评下,记者也发现了南方剪纸和北京剪纸的区别。
经过一番归类、比较、遴选,昨天主办方从500多件参赛作品中初选出了60件优秀作品。这60件作品被拍摄后将于近期上传至宁波市文化馆网站(http://www.nbqyg.com/),市民在上网欣赏之余,还可通过网络给心仪的作品投票,届时10件最具人气作品将从网络投票中产生。
此外,这60件优秀作品经过装裱后还将于春节期间在月湖群星展厅展出,通过观展市民的现场投票,最终决出本次大赛的金、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