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名片
上张村地处鄞州区姜山镇东侧,东与井亭村相邻,西邻天童南路,南起姜定公路,北接首南街道。全村有近600户人家,共1600人。耕地面积13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村名来历
上张村共有上张、下张、居敬桥、横里、九房、葑家漕、上塘7个自然村,其中上张是最大的自然村。村中99%的村民都为张姓和黄姓,是宁波历史上两位重要人物黄晟和张荣的后代。正因如此,从明朝至解放前,村庄的名字一直被称为张黄村,后改名上张村。
村史典故
据史料记载,黄氏的始祖黄晟,字明远,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生于鄞县鄞塘乡九房村(今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九方自然村)。黄晟任明州(即现在的宁波)刺史期间,明州百姓常受流寇和盗贼之苦。黄晟充分利用地势修筑了罗城,保一方黎民安居乐业。而且,黄晟勤政为民,为官清廉,重视教育。
张荣,字天禄,是上张村张氏始祖。张荣在地方上抗击金军,曾取得大胜,与岳飞、张俊、韩世宗等名将齐名。
记者探访
独特庙宇纪念黄晟
记者从姜山镇出发,大约2公里就来到了上张村。
一条小河围绕村落,浮萍、茭白、芦苇,交织成一幅乡村图画。村中有不少木结构老房子,在白墙红瓦新房的映衬下略显破旧。
在村民的指点下,离村东200米,记者见到了一座清代建造的佽飞庙。那是供奉黄晟的庙宇,因黄晟曾被敕封为佽飞大将军而命名。佽飞庙规模宏大,七间三进,占地1500平方米,其气势仅次于帝王的九间五进规格。庙宇中既有中式建筑,又有海外西式建筑,庙宇内有精美的木雕,宁波罕见。
村民丁婆婆告诉记者,关于黄晟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晟斩蛟龙”的传说。1100多年前,宁波的桃花渡有两条蛟龙经常兴风作浪,吞食活人,危害百姓。为了祈求平安,百姓每年端午都要以家禽,童男童女祭之,百姓苦不堪言。黄晟年少气盛,得知此事后,决心要斩杀蛟龙为民除害。他持宝剑跃入江中,与蛟龙进行了生死搏斗,杀死了蛟龙。此后,桃花渡风平浪静。
为了纪念黄晟,每年端午,古鄞县的家家户户都会用菖蒲做成宝剑,雕上佽飞像,染上雄黄,挂在门前,祈求神灵呵护。
鲜为人知的抗金英雄
上张村张姓的始祖是与岳飞同时代抗金的张荣,他的生平却鲜为人知。
张麒威是张荣后人,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张荣生平。他向记者讲述:“南宋初年,张荣原为梁山宋江水军旧部收集起义失败后的旧部,在民间举起抗金大旗。公元1131年,在今江苏兴化缩头湖大败金军将领挞赖,金军大乱,溺死无数,被俘数千。此役后金军北撤,宋朝收复淮南。张荣也被高宗赵构封为武功大夫,官至泰州知州。自此,张荣与岳飞、张俊、韩世宗等名将在江淮大地上共同抗击金军。”
在上张村的西面,本有祭祀张荣的祠堂,现在已经被改建为村级小学。“以前这座祠堂应该在鄞南来说是最大了,有前后三进,面积达2000平方米,戏台更是出奇大,大约有150-200平方米,梁柱数人围抱,几乎与天童、育王寺的相差无几。但是现在只剩下了一个轮廓,地面建筑基本夷为平地,真是非常可惜。”张麒威说。
“上张的旅游资源不差。”张麒威希望,能够将上张村的两张名片打响,实现旅游和保护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