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镇昨日提前过端午。
包粽子、做香袋、舞长龙、演大戏……昨天的江北慈城城隍庙内一幅热闹的端午景象。央视《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端午特别节目昨天在慈城继续拍摄甬城端午习俗,让慈城百姓提早过了回端午。
昨天上午,慈城城隍庙内外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门外的香樟树被裹上了喜庆的彩绸,大红的端午对联贴在两边的柱子上。门内的古戏台上,由慈城戏剧协会8名戏迷上演的《白蛇传》“水漫金山”选段听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中庭内,近20名当地群众熟练地包着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的清香飘满整个空间;古戏台对面、红地毯铺着的平台上,慈城二轻幼儿园的小朋友则舞着两条长龙。
据悉,为了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昨天央视摄制组也起了个大早,早上7点不到就赶到了拍摄现场。他们工作时真的非常敬业,之前多次来慈城踩点,拍摄时一遍遍重拍,直到达到最佳效果为止。
“没想到,阿拉平头百姓也能上央视。”58岁的吴慧贞和她的邻居们一边熟练地包着粽子一边告诉记者,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包粽子,“包粽子的讲究可多了,馅要细、米要糯、形要美,少一样都不成。”记者看到,她们包的粽子有肉馅、豆沙馅和红枣馅,形状有单角的、双角的,甚至多角的。
在现场记者还得知,此次央视《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端午特别节目还特别邀请了著名民俗学家、慈城人冯骥才回宁波讲述端午习俗。那么,慈城是否有独特的端午习俗呢?昨天,江北区文联主席、地方文化研究专家王静对此作了解读,“最独特的就是慈城人将端午节也称为送药节。以前,慈城的旧俗是农民习惯在春耕时吃点补药。他们会先到药店去试药,拿了药可以暂时不交钱,到了端午节那天,这些农民就到药店来付钱了,而药店老板也会趁这个机会送一些驱虫避邪的雄黄给农民,因此慈城也留下了一句俗语‘喝过雄黄酒,百病都逃走’”。
央视摄制组在宁波的拍摄预计将进行到5月21日,而在6月6日端午节那天,全国人民都将通过央视欣赏到地地道道的宁波端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