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昨晚圆满落幕[图]
  • 阅读:
  • 时间:2010-08-27 00:00
  • 来源:宁波晚报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梅子满 张磊杰 陈晓旻/文 胡龙召/摄
  •   历时两个多月,500余名选手角逐社区舞台,十万网民关注

      草根明星闪亮甬城文化星空

      “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活动明年继续举办  
     
     
     
     
     
      何伟(左一)、陈佳强(右一)为“我是明星”一等奖获得者颁奖。(胡龙召/摄) 

      昨晚,“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颁奖晚会在逸夫剧院举行,标志着这项由本报、市群艺馆和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文化惠民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伟,宁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佳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本报总编辑姚志明,宁波旅游局副局长、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民宪,及海曙、江北、江东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观看演出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以“普通人的梦想舞台,宁波版的星光大道”为宗旨,面向全市新老宁波人打造一个零门槛参与的圆梦舞台。自2009年成功举办首届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响应。本次活动自6月下旬启动报名以来,共吸引了500多名新老宁波人的参与;放在全大市10个社区举办的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共让数万名社区居民在炎热的夏夜享受到了一场美不胜收的精彩文艺大餐。经过40多天的比赛,最终选出了16名获奖者。同时,本次大赛首次启动的网络海选活动,也吸引了超过10万名网友的关注,最终选出了最佳人气选手奖、最具风采选手奖、最佳形象奖等三个奖项的获得者。

      主办方表示,连续两年的成功举办表明,“我是明星”活动顺应民心、凝聚人心,是一项让老百姓享受文化、参与文化,更是建设文化的活动。他们将继续努力,将“我是明星”打造成我市面向社区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品牌。

      走上舞台因为梦想 走下舞台收获成熟

      三生·2010“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昨晚圆满落幕  
     
     
     
      来自内蒙古的新宁波人周玉江昨晚演唱了一曲《草原赞歌》征服观众。 

      绚丽的舞台,祝福的笑脸,感恩的选手……昨晚,由本报和市群艺馆、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三生·2010“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以一场盛大而隆重的颁奖晚会为整个赛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19位从数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获奖者,在笑声、歌声和祝福声中,梦想成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获奖选手 圆梦时刻终生难忘

      31岁的一等奖获得者史艳,举着奖杯和获奖证书,眼睛有点湿润。她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今晚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刻。”为了这个时刻,平时生活简朴的她特地去商场买了套数千元的衣服,“我要像真正的明星那样,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史艳曾经无数次地走进逸夫剧院看戏,也曾经梦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唱一出戏!昨晚,她终于美梦成真,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演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祥林嫂!普通人的梦想舞台,宁波版的星光大道,“我是明星”演艺大赛就是一个为像史艳这样拥有才艺,同时也拥有梦想的普通人搭建的圆梦舞台。这一赛事从6月下旬启动报名以来,得到了新老宁波人的热烈欢迎。75岁的梁亚生老人来了,在江东一家美容院做造型师的湖北小伙子敖令来了,做外贸的美丽女孩刘妍来了……短短半个月,活动吸引了500余名市民的参赛。他们中,既有来自北仑、镇海、余姚、鄞州和老三区的本地人,也有来自新疆、内蒙古、四川、安徽、江西等全国10多个省市的新宁波人,还有留学海外的女博士!

      没获奖的选手 这次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每一名选手都怀揣梦想而来。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小伙子周玉江,曾经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栏目,喜欢音乐的他希望能把草原的歌声带给更多的人。昨晚,在宁波一家饭店工作才3个多月的他,以一首嘹亮的蒙古族长调《草原赞歌》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走下舞台,获得本次比赛优胜奖的他心情激动,“第一次在这么正规的舞台演出,感觉特别好!参加了这个比赛,让我觉得宁波很亲切!”

      除了获奖选手的演出,几名在复赛或半决赛中止步的选手也受邀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节目。从事外贸行业的湖州女孩刘妍,昨晚是在激动的心情中唱完一曲《可惜不是你》的,她告诉记者,尽管没能走到最后,但是锻炼了舞台经验,“我又向着梦想前进了一步!”对她来说,2010“我是明星”不是逐梦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走上‘我是明星’的舞台靠的是勇气,而走下‘我是明星’的舞台则收获了自信和成熟。”

      文化惠民 “众心捧星”爱心汇聚

      昨晚的颁奖晚会,美轮美奂的舞台让所有观众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宁波逸夫剧院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我是明星’是一场公益活动,我们愿意支持到底!”逸夫剧院总经理徐曙鸣告诉记者。

      三生·2010“我是明星”宁波超级演艺大赛,尽管是宁波晚报发起的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惠民活动,但是它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除了为本次活动提供赞助外,还免费为本次活动制作了活动官方网站,并承担了活动全程的视频录制工作。宁波十里红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全部的活动组织和执行工作;宁波市歌舞团和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和宁波著名老字号企业慈城冯恒大年糕、鄞州赵大有、王升大,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除了单位,不少热心的市民也加入了奉献的行列。担任本次活动全程主持的鄞州电视台邱隘记者站记者李龙和宁波电视台广告中心主持人毕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我是明星”活动中。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陈莉娜,除了全程参与了比赛的监票工作外,还主动向组委会提出在颁奖晚会上演奏箜篌。

      “它是一项‘众心捧星’的爱心汇聚行动。”为本次活动免费设计并制作奖杯的我市著名雕塑家张聪一语中的。

      花絮

      “做完评委做导演”

      这台颁奖晚会的总导演是从初赛阶段就担任评委的汪青波女士,“我是做完评委做导演。”她开玩笑地说道。

      参与“我是明星”活动第一次为汪青波打开了一扇窗口,“我以前接触的都是专业赛事,看的也都是专业演出。这次很开心,看到老百姓里面藏龙卧虎,文艺人才很多。”刚刚从宁波市歌舞团调任江东文化馆馆长的她坦言,这次经历对她开展以后的工作大有好处,“我把所有选手的电话号码都留好了,以后肯定派得上用场的!”

      上届冠军送上视频祝福

      昨晚,去年“我是明星”一等奖获得者苗嫣妮也从北京以视频的方式送来了祝福。

      去年,在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就读的苗嫣妮,放暑假回家时参加了“我是明星”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今年,苗嫣妮不仅代表宁波闯入了央视主办的青歌赛半决赛,而且还顺利地被空政歌舞团录取,并参演了谭晶主演的音乐剧《茉莉花》。

      在视频里,苗嫣妮不仅对所有获奖的选手表达了祝贺,还特地为“我是明星”创作了一段歌词以表达她对“我是明星”活动的感激,“我们的舞台,叫做‘我是明星’;‘我是明星’,让我们美丽梦幻;寻找着欢乐与梦想,让我们快乐飞扬!”

      小叶子当场献爱心

      昨晚演出中,11岁小女孩杨叶景的一曲《唱脸谱》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可是,当观众得知杨叶景在前一阶段的比赛期间父亲因病去世时,她的遭遇深深地撞击着大家的心扉,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更让现场观众感动的是,小小年纪的杨叶景很有爱心,当场宣布把一部分奖金捐给舟曲灾区。

      比赛·点评

      姚志明(宁波晚报总编辑):

      “我是明星”是宁波晚报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各方力量而发起的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它能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得到老百姓的欢迎,证明了几点:一是作为宁波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媒体,可以在实现宁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有所作为;二是作为面向市民的百姓媒体,应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做老百姓最贴心的报纸;三是作为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权威媒体,应该在娱乐活动中注入强烈的人文关怀,在带给市民欢乐的同时,也给市民一种向上的振奋力量。

      陈民宪(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这不仅仅是一场大型的公益活动,更是宁波市民展示宁波文明、展现宁波文化建设成就的一个舞台。“我是明星”为许许多多有才艺的老百姓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重要的是,群众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了自信。“我是明星”严格来说不是一场“秀”,因为它十分真实,而真实也正是“我是明星”的生命力所在。

      施光辉(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副总):

      作为2010“我是明星”活动的冠名单位,我们从这次活动中获益良多。这种收获,不仅体现在企业因为冠名而得到了多少的品牌知名度,也不仅在于企业通过这次活动新发现或获得了很多社会资源,它更体现在,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三生”公司思考未来企业发展之路的契机,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直销企业,我们公司只有最细腻地关注老百姓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比赛·数字

      500余名选手 大赛自6月下旬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全大市500多名新老宁波人参加比赛。

      10个社区 大赛从复赛开始的每场比赛都放在全大市的10个社区举行,让数万名市民享受了一场精彩的文艺大餐。

      11场比赛 初赛、复赛、半决赛、复活赛……整个赛事历时两个多月共有11场比赛。

      100000点击率 大赛专门开通了活动官方网站(www.yofotostar.net)。截止到8月22日,总有超过10万名网友以独立访客的身份参与了互动投票。

      

      
     “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史艳:31岁 宁波人 外贸行业

      理想:在逸夫剧院演出《祥林嫂·问天》

      一种执着

      当史艳站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越剧《祥林嫂·问天》时,你也许想不到:她不仅没有学过表演,连作为一个越剧业余爱好者的资历也才一年多,正式请专业老师指导也是在一个月前的“我是明星”复赛之后。

      艺术是有天赋的,史艳就是瞬间将遗传基因的密码激活的那种人。史艳3岁的时候,就能拿着妹妹的尿片表演,那是她从电视或者过年过节来村里演出的越剧中看来的。每次,除了夸奖,她听到最多的是关于外婆的“传说”,周围的乡亲都会说,你外婆年轻的时候越剧唱得多少多少好啊,意思是希望你长大了也能够唱得跟外婆一样好。有一个细节她始终记得很清楚:外婆表演下楼梯的身段,真是好看!可惜外婆在妈妈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也会唱越剧,可是在史艳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唱过。

      史艳老家在东钱湖一带。看她喜欢蹦蹦跳跳能唱又能演的,乡亲们都很喜欢她,经常拉住她说:大艳,给我们来一个!年幼的她从来不害羞,总是大大方方给爷爷奶奶大伯大妈们表演一番。

      可是渐渐长大的史艳从来没有产生成为演员的梦想,反而变得内向。因为她发现自己单眼皮、塌鼻子,实在不好看。妹妹虽然不会唱歌,但是长得特别漂亮。这种显而易见的比较让她很受打击。尽管在学校里史艳一直担任文艺委员,唱歌跳舞包括主持节目都很出色,但她认为这只是爱好而已。

      去年8月的一天,史艳偶然从网络上看到“宁波越剧之家”的资料,这是由在校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自发建立的一个业余戏迷“无围墙、无门槛”的组织,只要你喜爱越剧、喜爱表演,都可以加入这个“家”。每周日下午,他们会在一起学习交流,有时也排戏。

      好奇地进入这个“越剧之家”后,史艳发现自己心里埋藏许久的一颗种子发芽了,那就是对越剧的爱好!由于声音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几乎所有流派她都能唱上一些,后来辅导老师告诉她,学习花旦可能更适合她。今年年初,在朋友的怂恿下,业余爱好越剧不到半年的她斗胆参加了两年一届的“顾锡东戏剧艺术”全国越剧票友大赛,居然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了“十大名票”的称号。

      这次参赛给了她极大的信心!而她演出的就是《祥林嫂·问天》。史艳从网上找到袁雪芬演出的资料,刻录成CD放在车子里天天听,天天琢磨。几乎一个月的时间就是这么摸索着过来的,没想到没有任何专业老师的辅导,她竟在“顾锡东戏剧艺术”全国越剧票友大赛中得到了认可。

      参加2010“我是明星”大赛又是因为朋友的鼓动。进入复赛的史艳演的依然是《祥林嫂·问天》,走下舞台,一个不相识的老师告诉她:你这个孩子挺有艺术灵性的,要不我给你介绍个专业老师好好指导一下?

      “也许是我跟越剧有缘,总是那么幸运!”史艳充满感激地说。怀着几份忐忑,史艳走进了60多岁的鲍老师的家。鲍老师原来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了解情况后爽快地答应指导她。因为忙于工作,史艳只能每个周日下午跟着鲍老师排练。八月份是宁波最热的时候,尽管鲍老师身体不太好,但是师徒两人从来没有爽约过。她最难忘的是排练中有个跪地的动作自己不会,没有护膝硬生生地跪下去是非常痛的,但60多岁的鲍老师一次次亲自示范给她看,“我一定要让你做得跟专业演员一样!”史艳真的很感动,鲍老师对艺术的激情和执着一次次地感染着她。

      为了造型更加真实,鲍老师还建议道具一定要有年代感。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根竹竿和一个破竹篮,但史艳为此几乎“惊动”了老家所有的乡亲。先是爸爸妈妈帮她收罗了一大堆的竹竿和竹篮供她挑选,村里人知道她在参加比赛,都跑过来看她,还要求她先给大家表演一番。“有个阿姨知道我急需这么个竹篮,告诉我她家隔壁的老太太家里好像挂着一个,当夜她就带我去敲老太太的门。老太太第二天醒过来还以为是做梦呢!这年头哪有半夜借竹篮的?”为了参加这场比赛,史艳说让她感动的人和事真的很多!

      让获得一等奖的史艳特别开心的是,一不小心她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曾经我开车经过宁波逸夫剧院的时候想:什么时候能让我在这个舞台上演出呢?没想到,这次颁奖晚会就放在逸夫剧院,当得知可以在这演出《祥林嫂·问天》时我太高兴了!”

      是什么让那么多的读者和观众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愿意暂时歇下来关注“我是明星”这个活动?是因为舞台上那些普通的人们给了我们某种激情、某种感动!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明星,当他勇敢地站在“我是明星”大舞台上那一刻!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这样展示自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这么释放自己,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吸引关注的目光,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赢得热烈的掌声!

      也许是对于爱好的一份执着,也许是对于生活的一份热爱,也许是面对命运的一份坚强。正如记者采访的这几位获奖选手:史艳、李俊貌和杨叶景。他们都是我们这座城市里最最普通的一分子,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可是昨晚,他们是甬城最闪耀的明星,你也可以是!

      

       李俊貌:48岁 辽宁人 高校保安

      理想:希望在宁波有个温暖的家

      一种热爱

      李俊貌台下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台上唱歌时的那份洪亮,因为淋巴结发炎他连续半个月一直在医院打吊针,疼痛还没有完全消退。

      李俊貌天生就有副好嗓子,中学的时候曾学过舞蹈,当时他就读的营口第三中学非常注重学生的文体生活,又是全市的舞蹈特色学校,经常和歌舞团的学员一起上课。入伍后的李俊貌因为文艺特长经常给大家表演节目,或者教战友们唱歌。所以直到现在他最喜欢唱的还是部队里的那些歌,能唱出军人的豪迈和自豪。

      1982年转业到地方的企业后,李俊貌和一些同样爱好音乐的朋友组建了一个乐队,晚上专门在夜总会等地方唱歌,他主要是打爵士鼓。这在当时的北方城市里也算是很时尚的一件事情。音乐相伴畅快地走过的这10年,也是他觉得很充实的岁月。当中他还参加过1987年营口市首届电视大奖赛,用《雪城》《便衣警察》两首歌拿下了一等奖。

      李俊貌是2007年来到宁波的,因为孩子在宁波大学念书,为了照顾孩子,他也就跟着来了,反正他单身一人,在家乡也没有牵挂。如今的李俊貌是宁波工程学院的保安队长,他很感触地说:“有的人对保安有一些看法,但我觉得做保安真是不容易,工作辛苦,工资又低,一个有责任感的保安是一刻也不能懈怠的。”李俊貌工作的学校不是封闭的,所以一到放假的时候依旧特别忙,因为周围社区过来锻炼的人很多,几乎可以说需要24小时有人在岗。

      尽管工作辛苦,但李俊貌还是喜欢学校的环境。包括那些给他做后援团的可爱同事、每年不断进校的新生。虽然每年学校的晚会少不了他的歌声,但是平常李俊貌还真不敢唱歌练声。因为晚上学生要上晚自习,而早上孩子们还在睡觉,怕打搅他们!所以比赛前他的准备秘诀是:练得少了,那就多听多琢磨。

      李俊貌觉得,“我是明星”比赛特别好,因为是媒体主办的公益活动,非常有影响力,尤其是对像他这样的新宁波人来说,是个融入宁波大环境的很好平台。对他个人来说,还有种归属感,宁波人的包容和认同让他有回家的感觉。

      李俊貌说其实参加这次比赛还有个因素是想多认识些朋友,毕竟平常自己一天24小时基本上都在学校里,老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宁波。如今儿子也已经在象山工作,所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宁波这个美好的城市生活下去。由于宁波的消费比较高,自己的经济条件又不好,对宁波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够在宁波安个家。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做好,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杨叶景:11岁 东阳人 宁波聚星武术学校学生

      理想:希望将来能够考上大学

      一种坚强

      谁也不会相信,这个舞台上天真活泼、歌声嘹亮、武艺精湛的小女孩几天前刚刚失去了父亲。如果不是主持人说起,小女孩一直保持着比赛中良好的状态,时不时地微笑着。

      大家都喜欢叫她小叶子。小叶子是东阳人,到宁波已经5年了,一直在宁波聚星武术学校念书。小叶子的妈妈在深圳工作,爸爸在家忙果园里的农活,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个性。

      因为小叶子身材小巧,训练起来特别灵活,协调性也好。于是武术学校的曹教练专门给她制定了比较适合的训练方案。没多少时间她就能够把侧手连续翻滚的动作做得很棒,这在集体项目中单独出场是很容易出彩的。连续几次上台表演之后,曹教练又发现小叶子的心理素质也特别好。如今她能连续翻滚500多个呢!

      在我们的想象中,武术学校一定是很辛苦的,可是小叶子连连否定:一点也不苦!就像刚开始到学校的感受:学武术很好玩!小叶子是班级里最小的,但是她非常听话、懂事,父母亲只能在寒暑假时接她回家,她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生活。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里有文艺表演,小叶子每次都参加,爸爸也会过来看她表演。

      去年暑假,爸爸被查出患肝癌晚期,但是家里人都没有告诉她。直到年底回家过年时看到爸爸吃中药,小叶子还以为是爸爸感冒了。

      学武术也需要练发声,曹教练发现她的声音特别脆,嗓门很亮,就让音乐老师教她唱歌。没想到学了基础发音后,果然让人刮目相看。《七子之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美丽的西双版纳》成了她的拿手曲目。经常上台表演武术的小叶子真正参加唱歌比赛还是从今年开始的。

      7月份的时候,在中国人寿保险举办的少儿才艺比赛中,她获得了宁波赛区的一等奖,并代表宁波到南京参加全国比赛。按照常规,应有两位亲属陪同参加比赛。因为妈妈远在深圳,只能由爷爷和爸爸参加了。在准备的配乐朗诵中,“虽然爸爸生了肝癌,但……”准备稿子的曹教练告诉小叶子:这是表演,其实你爸爸身体很健康。小叶子懂事地点点头。对于曹教练的话她从来都是相信的。唯一一次说“不相信”是在这次“我是明星”复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去东阳的路上。

      复赛当天,曹教练接到小叶子妈妈的电话,说孩子父亲住院了,情况不好。说好了等复赛结束后第二天送小叶子过去看望爸爸。可是没想到病魔是那样的无情,当天晚上,她的父亲就走了。复赛中获得高分的小叶子沉浸在高兴之中,曹教练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第二天带小叶子直接去东阳殡仪馆的路上,曹教练试着告诉小叶子:“其实那次去南京比赛,老师说你爸爸身体健康是骗你的,其实叫你朗诵的是真的,你爸爸病了,得了肝癌。”倔强的小叶子第一次对老师说:“我不相信!”可是她的眼泪还是哗哗地流了下来。“不过现在医学很发达,医生会治好你爸爸的病的……万一治不好,你也不要太难过,因为你还要唱歌比赛呢,一定要保护好你的嗓子。因为你爸爸一定喜欢看你拿到第一名……”一路上想要慢慢地透露真相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曹教练说哪怕成年人,也一下子无法接受这种打击。

      在爸爸的遗体面前,小叶子放声大哭……第二天,家里人就让曹教练带小叶子回了宁波,因为接下来还有“我是明星”半决赛和决赛。回来后的小叶子明显地变得沉默寡言,但是她很听话地参加了训练和比赛,因为她知道爸爸喜欢看到她拿第一名。

      “这次比赛有遗憾吗?比如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叶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应该拿第一名的!”是的,这是她的心愿,为了她心爱的爸爸!“小叶子,你这么懂事,一定会有很多人夸你。喜欢听夸奖吗?”“喜欢,但是不要太多,否则会让人骄傲的!”小叶子不好意思地回答,她说喜欢曹教练和校长那样,平常很严格,但很会照顾人,夸奖的时候也很简单:这次不错!以后继续努力!“长大后喜欢做明星吗?”“不,我想读大学,但是具体读什么我不知道。”小叶子给了记者一个特别真实的回答。她补充说:“其实,我喜欢表演,因为表演没有压力,而比赛还是有压力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