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象山塔山遗址考古获得重要成果,共发现38座6000年前墓葬,出土遗骸和大量陶、石、玉器等遗物。是我市继余姚河姆渡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1月20日 1990年宁波文化十大佳事评选揭晓:市越剧团赴港演出成功;3个文化馆、站和4个文化馆(站)长被评为全国先进;市电影公司成功举办“我为亚运作贡献”活动;市甬剧团两台创作现代剧目晋京演出并获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宁波市故事卷》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宁波市卷》两书编成出版;市博物馆正式开放;'90慈溪杨梅节暨经贸洽谈会文化系列活动;慈溪市组织基本路线教育文化宣传队;市业余音乐舞蹈创作成果丰硕;市歌舞团正式成立并公演。
1月25日 局党委决定,局机关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赵德鲲为支部书记。
2月7日 宁海县举行纪念柔石烈士殉难60周年座谈会,柔石子女决定将柔石故居捐献给县人民政府,4月9日又捐献珍贵遗物420件。
2月16日 市歌舞团在宁波剧院举行建团后首场演出。其后演出的有《黄河魂》、《海燕》、《孔雀舞》和《春江花月夜》、《梦》等学习和创作节目。歌舞团的建立,结束了宁波市长期没有专业歌舞表演团体的历史。
2月20日 市甬剧团演员沃幸康获浙江省第四届艺术明星奖。
3月18日 市人民政府发布第六号令,公布《宁波市流散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月27日 有“甬剧皇后”之称的著名甬剧演员、原上海堇风甬剧团艺委会主任徐凤仙在上海逝世。她从事甬剧事业65年,主演过脍炙人口的《半把剪刀》等名剧。
3月30日 市歌舞团建立党支部,书记徐尚满兼。4月1日,文化局任命傅丹为团长。
4月3日 文化局机关工会成立,韩耀康当选第一届工会主席。
4月18日至22日 第五届华东“田汉戏剧奖”评奖会议在奉化溪口举行。我市戏剧作者张金海创作的大型现代喜剧《传孙楼》荣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4月24日 宁波市越剧团应邀赴新加坡演出。首场在嘉龙剧场上演《孟丽君》。千余名新加坡各界人士、华人社团著名人士和越剧爱好者前往观看。5月4日结束,共演出5台大戏,一台折子戏,10场次。
5月1日 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对外开放。馆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革命时期的宁波总工会旧址。
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李瑞环视察天一阁,并观赏了字画等藏品。
5月20日 浙江省第二届戏剧文学奖评奖揭晓:共评出二等奖5个(一等奖空缺),三等奖22个。余姚张金海创作的《传孙楼》和市甬剧团王信厚创作的《阿寿哥》获二等奖;另有5个剧本获三等奖。
5月25日 “我爱你,宁波”创作歌曲大赛获奖作品演唱会晚上在宁波剧院举行。这次大赛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等6单位联合举办,自去年9月以来收到来自全国的应征歌曲300多首,会上演唱了获奖中的16首歌曲。
5月26日至6月3日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等9单位联合举办第二届大型书市,展出图书1万2千多种、50余万册,接待读者15万人次,销售图书45万元。著名翻译家草婴、祝庆英、郝运、吴岩和诗人汪国真等应邀为购书读者签名。
5月30日 姚剧《传孙楼》参加在扬州举行的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会演,荣获新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服装设计奖和优秀配角奖5项大奖。姚剧团并被文化部表彰为“编演戏曲现代戏先进县级剧团”。
同月 蒋中崎编著的《甬剧发展史迹》一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23万字,并附照片多幅,是一部系统介绍甬剧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的戏剧史专著。
6月15日至21日 海曙区举办庆祝建党7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周暨第二届文化艺术节。
6月26日至27日 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7月1日 庆祝建党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宁波剧院举行,标志着文艺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建党70周年文艺系列活动在春节后即逐步开展,全市共举行各种文艺演出605场,展览344次,累计参与者和观众超过100万人次。
7月23日 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浙东韬奋书店在余姚梁弄重建,复店开业,面积370.2平方米。原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题写了店名。
8月1日 市委免去陈继光文化局党委委员职务。
8月3日 参加浙江省现代戏调演的我市3个现代戏及1台小戏全部获奖。其中姚剧《传孙楼》获剧本、舞美设计、演出一等奖;小戏《看错人头》、小品《路遇》、《对症下药》均获剧本一等奖。沈守良、宋方正获演员一等奖。
8月7日 市文化界在宁波剧院举行大型赈灾义演,收入全部捐赠安徽、江苏等地洪灾灾区。
9月8日至9日 举行全市戏曲“小百花”调演,8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青年演员演出27个节目,全面展示了“小百花”的艺术才华。经过评选,史亚芳等18人获一等奖,另有12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
9月24日至30日 举行市第四届戏剧节。7个专业剧团演出8台创作大戏,另有1台业余戏剧小品专场。戏剧节评出26项奖,其中剧本一等奖2个,优秀舞美奖2个,演员一等奖16人。
9月27日 宁波市第三届合唱节在宁波剧院举行。
9月28日 市委宣传部免去陈继光市文化局局长助理职务。
10月1日 宁波影都开业。
10月11日 全国巴人学术讨论会在甬举行。著名作家巴人,原名王任叔,奉化人。这次讨论会共收到专著2本,学术论文35篇,对巴人的小说、杂文、诗歌、翻译、文艺思想、鲁迅研究以及治学态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同日 应文化部邀请,余姚姚剧团晋京参加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演出,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首场演出《强盗与尼姑》,该剧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塑造了被孙中山誉为“东南一英杰”的浙江传奇式人物王金发的形象。
10月21日 浙江省第二届戏剧小百花会演结束,我市共有15名演员获奖,其中市甬剧团王锦文获十佳青年演员“金艺奖”虞杰等6人获优秀小百花奖。
10月23日 市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李克西当选为理事长。
10月24日至30日 宁波举行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投资项目发布会。开幕式上民间传统文艺大会串和彩车上街表演,吸引了10万余观众;在此期间举办《宁波市文物精品联展》,展出各县(市、区)文物精品300余件,展示了宁波灿烂的历史文化。
11月2日 在全国文化工作先进表彰大会上,余姚市姚剧团和宁波市群众艺术馆荣获文化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1月18日至19日 市委召开城市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月21日 省人民政府公布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保护区。余姚市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余姚市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象山县石浦镇和江北区慈城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2月10日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一期工程正式动工。计划投资700万元,建造遗址博物馆,包括库房、发掘现场和干栏式建筑复原三部分。
12月25日 文化系统妇女委员会成立,徐淑婷任主任。
同月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宁波市歌谣、谚语卷》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44万字,收入宁波歌谣284首、谚语380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