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统计
  • 1980-1989年宁波市文化工作大事记
  • 阅读:
  • 时间:2007-08-16 17:12
  • 来源:宁波市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1980年

        1月1日  “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的电影院、剧场均恢复原名称。东风电影院仍称民光电影院,五一影剧院仍称兰江剧院,红星剧场仍称天然舞台,解放剧场仍称民乐剧场。

        4月14日  市文化局成立共青团总支委员会,梁家骥任团总支书记。

        5月  宁波地区新华书店成立,吕平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7月19日  江梦飞任市文化局党组成员。

        7月  由江北区乍山黄山大夫第保存的浙东唯一大型砖雕屏16幅和砖雕门楼艺术品,迁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内保存、陈列。

        8月15日至9月14日  全省戏曲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在杭举行,市甬剧团曹定英、市越剧团姚建平、地区京剧团韩燕鸣、宁海平调剧团叶全民获演员一等奖。

        9月27日  景泗海任地区文化局党组成员。

        9月  省文化厅批准举办宁波市甬剧艺术培训班和宁波地区姚剧艺术培训班,分别招收学员29名和21名。10月3日市文化局任命徐秋霞、金玉兰为甬剧艺训班艺术顾问,沈瑞龙为副主任。1984年8月学员如期毕业,分配到市甬剧团和余姚姚剧团,两艺训班即告结束。

        10月3日  宁波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陈天章兼主任,赵士旺任副主任,8日地委免去其原任地区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职务。

        11月  文化局增设创作室,后又称称剧目创作室。


                                                 1981年

        1月8日  市文化局党组决定,建立《宁波文艺》编委会,夏炎任主编。该刊后由市文联主办,并改名《文学港》。

        1月24日  市越剧团主要演员姚建平在全省最佳越剧青年演员评选中当选。

        2月  天一阁新建藏书库竣工,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可藏古籍约30万卷。

        3月19日  邢伯庄任地区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免去于一民地区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

        3月30日  市经委、计委决定,撤销设在郡庙内的医院设备厂,将郡庙全部用房划归文化局使用,增加文化活动场所。后因文化局无力承担该厂搬迁和郡庙维修费用,由镇明区人民政府修缮后改建为商场。

        同月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一行7人来甬拍摄彩色电视纪录片《访宁波天一阁》,将著名藏书楼天一阁搬上荧屏。

        4月13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调整和重新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公布的本市省级文保单位除撤销普济寺经幢并入保国寺外,其余9处均予保留,同时新增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和鄞县阿育王寺2处。

        4月2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天一阁,观赏了地方志和书画藏品。在参观藏书楼时,总书记指示工作人员:“这些书很珍贵,要好好保存”。

        5月  市文化局等6单位,为配合全市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联合举办电影宣传周,在各影院和放映单位上映《雷锋》、《教育的诗篇》、《柜台语言艺术》等。

        10月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共107种,由上海古籍书店开始影印出版。全书于1982年12月出齐。这是天一阁珍藏的善本图书首次大规模公开出版。

        11月3日至9日  市文化局召开民间艺人曲(剧)目互评暨交流演出会议,期间共演出甬剧、越剧、走书、评话、魔技等11场,并开展互评,借以提高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质量。

        11月20日至12月7日  全省戏曲现代剧调演在杭举行。奉化越剧团《当心飞走》(苏立声编剧)获剧本一等奖。

        12月1日  新建市甬剧团柳汀街团部竣工,建筑面积1887平方米,五层。

        12月4日  市革委会重新公布祖关山墓葬群、全祖望墓、三忠墓、天封塔、延庆寺、观宗寺6处,新公布七塔寺、咸通塔、俞宅、林宅、秦氏支祠、鼓楼、郡庙、庆安会馆、八字桥遗址和郭塘岙古窑址10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月7日  全国首届舞台美术设计展览评奖揭晓,市甬剧团美工周东昭设计的《天要落雨娘要嫁》获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奖。

        12月21日至28日  “宁波港海外交通史学术讨论会”在市华侨饭店举行。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馆、杭州大学等专家学者出席并提交论文。会后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宁波市文管会将其中一部分论文汇编成《宁波港海外交通史论文选集》出版。

        是年  余姚县姚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称号,当地群众誉为“四明山上一枝花”。

        是年 各艺术表演团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市越剧团等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撤销市曲艺团,曲艺艺人按专业分散演出。


                                                  1982年

        1月12日至17日  地区文化局举办戏曲(越剧、姚剧、平调)青年演员折子戏调演,评出董柯娣等7名优秀学员奖。

        1月19日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天一阁,并观赏了藏品。

        2月15日  郭一清任地区文化局党组成员。

        2月23日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有宁波市的天一阁和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同月  地区文化局设人事秘书、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文艺创作室)三科,景泗海、郭一清、范定根分任科长(主任)。

        5月23日至28日  宁波地区举行“四明之春”大型音乐演唱会,地区直属单位和各县代表队共演出6台、51个小型多样的文艺、音乐、舞蹈等节目。

        5月25日至28日  宁波市举办“甬江之春”文艺演出,来自机关、部队、学校、工厂企业等36个单位的代表队演出5台54个音乐、舞蹈、曲艺和小戏节目。

        6月30日  市文物部门在天封塔中心部位地下发现“地宫”,并从地宫石函内出土宋绍兴十四年(1145)的浑银天封塔地宫殿,银薰炉等珍贵文物150件。

        8月22日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管会共同对江厦街天后宫旧址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面积1340平方米,清理元至清建筑基地5处,出土一批青瓷片、建筑构件和较为完整或可以复原的器物520余件。11月30日结束。

        8月27日  市委宣传部任命萧容为市文化局党组成员。

        9月2日至23日  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在杭州举行。共有50人荣获优秀小百花奖。其中有市甬剧艺训班杨军(在《搀桥》中饰陈宰庭)、市越剧团陈淑英(在《前见姑》中饰方朵花)、象山越剧团董柯娣(在《屈原》中饰屈原)、姚剧艺训班王育红(在《打窗楼》中饰桂英)。

        10月  在宁波地区、市开始大规模文物普查,并持续到1985年9月。共查明地面文物3922处,经过筛选上表登记的有1230处。

        11月  新建宁波市慈城电影院落成,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937个座位。1983年元旦正式对外放映营业。

        12月20日至24日  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少儿儿童图书馆(室)表彰会,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览室荣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先进集体称号。


                                                 1983年

        5月  宁海县平调剧团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兼演越剧,8月正式转为宁海县越剧团。

        8月27日  市、地机构改革,文化局合并成立新的宁波市文化局和局党委。市委调整局领导班子,任命郑峰为局长、党委书记,邢伯庄为副局长、副书记,戚天法为副局长、党委委员。局属各基层也相继合并,调整领导班子。

        10月9日  和宁波结为友好城市的日本长冈京市友好代表团来甬,并访问了天一阁。团长、市长五十栖辰男说:“天一阁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东方之宝,世界之宝。”

        同月  机构改革后,宁波地区越剧团改称宁波市越剧一团,宁波市越剧团改称二团。1985年1月两团又合并为新的宁波市越剧团。

        11月  浙江省首届戏剧节在杭州举行。市甬剧团参演的甬剧现代戏《浪子奇缘》(天方、杨东标编剧)荣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该剧并获1982-1983年度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

        11月7日  市越剧二团试行体制改革,分别由主要演员姚建平、洪芬飞组成两个演出承包队,并和团部签订为期一年的承包合同。

        12月8日  新建市群艺馆大楼落成,位于市中心郡庙西侧,建筑面积1521平方米。


                                                 1984年

        1月3日至6日  全市优秀群众文艺节目汇报演出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市和市属各县共8个代表队演出音乐、舞蹈、曲艺、小戏等36个节目。

        1月19日  市委任命景泗海为市文化局党委委员。

        1月30日  新建曙光电影院落成开业,建筑面积2302平方米,座位1130个。

        2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视察天一阁,观赏了书画等藏品,后又亲笔题词:“天一阁珍藏了丰富的古籍书画,大有益于古为今用”。

        5月15日至18日  市第二次文代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市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徐季子当选主席。19日,市委决定建立市文联党组,陈方为书记。

        5月21日  市府发文同意市文管会上报的划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6月6日  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各区文化馆的定编人员,列入事业编制;区所属街道、乡镇文化站仍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人员暂不列编。

        6月7日至10日  在郡庙书场举行“全市走书调演”,市、县专业曲艺队和城乡民间曲艺艺人参加演出。

        同月  在慈溪上林湖窑址考古发掘中,发现4处汉代窑址,从而把上林湖古窑址烧造年代从晋提早到东汉晚期。

        7月9日  市文化局劳动服务公司成立,负责人裘启挺。

        7月17日  根据省文化厅7月4日批复,天封塔开始落架大修。

        同月  建立宁波市剧院管理处,和宁波剧院合署办公,一套班子。1985年4月撤销。

        8月23日至26日  全市创作小戏调演在宁波剧院举行,共演出甬剧、越剧、滑稽三个剧种创作小戏11个。江东区的甬剧小戏《看错人头》(苏立声编剧)和市群艺馆的滑稽小戏《0K,佳尔美》(缪纪芳编剧)被选参加全省庆祝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

        8月27日至29日  全市创作舞蹈调演在宁波剧院举行。宁海代表队演出的《求雨》被选参加全省庆祝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

        9月25日  市文化系统举行团员代表大会,成立共青团文化局委员会,选举汪志铭为团委书记,邬向东为副书记。

        10月1日  老市区举行庆祝建国35周年民间文艺大会串和彩灯车巡游。鄞县的狮子喷火,宁海的狮子舞,镇海的造趺,余姚的高跷、木偶摔跤以及著名的奉化布龙和市区的龙灯、彩车、抬阁、旱船等参加表演。

        同日  市展览馆承办的《宁波市三十五周年建设成就展览》正式展出;《宁波市文物考古成就展览》在保国寺展出。

        10月30日  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先生和夫人访问天一阁,并在阁藏《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中找到了“根”,包玉刚先生为北宋名臣包拯的第29世孙。这一发现,经过媒体的迅速传播,在海内外成为轰动一时的佳话。

        10月30日至31日  市文化局和曲艺协会在西郊会堂联合举办《宁波市著名曲艺老艺人演唱会》,陈莲卿、金玉兰、许斌章、朱桂英、张亚琴等老艺人分别演唱了走书和南词选段。同月由天方编剧、市甬剧团演出的清装悲剧《半把剪刀》,改编成连环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初印30.3万册。

        11月26日至12月3日  宁波市举办首届戏剧节,演出甬剧、越剧、姚剧9台大戏,镇海越剧团的《康王告状》、鄞县越剧团的《母子奇遇》被评为优秀演出奖,姚剧《强盗与尼姑》等4个剧本获优秀剧本奖。

        是年  象山县文化馆陈继武创作的年画《江山多娇》获第三届全国年画展评比一等奖。


                                               1985年

        1月  天封塔地宫殿出土文物在城隍庙展出,有宋代浑银塔、银熏炉、佛像和铭文砖、钱币等。

        2月11日至12日  市群众文化学会、图书馆学会召开成立大会,会议选出邢伯庄为群文学会会长,郑芳华为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茅振芳为理事长。

        3月19日至22日  市委办公室查抄财物处理组在市电影公司举办查抄文物认领大会,展出一批无主查抄文物和工艺品,公开认领,落实政策。

        4月6日至8日  市委办公室查抄财物处理组在市政协礼堂举办查抄书画认领会,展出一批无主书画,通知被查抄户认领,落实政策。

        4月13日  为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本市慈城镇人)诞辰95周年,借电影公司放映室举行纪念会,并放映周信芳舞台艺术片,周信芳女儿周芹等专程来甬参加。

        6月11日  由市文化局、市总工会等8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群众声乐比赛结束,1384名业余歌手参加比赛,有18名歌手分获传统、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一、二、三等奖。

        同月  市文化局成立《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三个宁波卷编委会,分别开始编纂工作。

        8月1日  新建奉化剧院竣工,建筑面积4566平方米,座位1212个。9月2日开业。

        8月1日至5日  全市越剧小百花流派唱腔表演赛在宁波剧院举行,市越剧团和慈溪、余姚、鄞县越剧团的青年演员参加比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

        9月12日至14日  由镇海文化局等主办的“中法镇海战役一百周年学术研究会”,在镇海召开,北京、广西、福建、江苏等省、市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其间并参观了《镇海战役历史文物展览》和招宝山。

        12月2日至5日  全市地方曲艺交流演唱会在宁波市举行。来自市区和各县老中青三代30余名曲艺艺人参加,共演出11个曲种、29个节目,包括《采茶篮》、《雀冬冬》等长期没有演出的曲种。

                                                1986年

        1月9日  省第二届戏剧节在杭闭幕,本市参演的4个剧目均获多项奖。其中余姚姚剧团《强盗与尼姑》获剧本、导演一等奖、优秀演出奖。鄞县越剧团的《母子奇遇》获优秀演出奖。姚剧团寿建立、沈守良获演员一等奖,王育红获青年演员一等奖。

        同月  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公安局、工商局等单位组成的宁波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对全市文化市场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

        2月4日  市文化局党委决定,电影公司党支部改设党总支,并增设市文管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陈锡春;保国寺文保所党支部,书记陈敬赓;兰江剧院党支部,书记裘启挺;天然舞台党支部,副书记董绍先。

        2月5日  民乐剧场改建为多功能娱乐场所竣工,晚上举行开业典礼。

        2月23日至3月6日  由市文化局、总工会、团市委和园林处共同举办的《元宵灯展》在中山公园展出。市3个区和5个系统制作的彩灯共219盏,观众逾13万人次,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元宵灯展。

        3月27日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在海宁召开,会上表彰了23个先进集体和47名先进工作者,宁波市图书馆、慈溪县图书馆、市馆张树声、象山县馆江长青、鄞县县馆邓大鹏荣获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5月8日  市委任命李克西为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裴明海为党委委员。

        5月11日  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余姚河姆渡建造博物馆,加强对遗址的开发保护,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遗址博物馆。

        5月12日  市政府任命裴明海为市文化局副局长,免去戚天法副局长职务。

        5月30日  市人大任命李克西为市文化局局长,免去郑峰局长职务。

        7月2日  建立宁波市演出管理站,对外称演出公司,并直接领导和管理民乐剧场、红宝书场。张章富任党支部书记,郑芳铙任站长(经理)。1988年经市编委批准为局属全民事业单位。

        7月5日  市越剧团艺术顾问、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毛佩卿因病逝世,终年67岁。

        7月18日至22日  市文化局、团市委等8单位联合举办《业余音乐舞蹈创作节目比赛》,各县(市、区)和直属代表队共260多名演员演出113个节目,有26个节目被评为一等奖,其中余姚代表队的骨哨吹奏《河姆渡追溯》被选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文化部三等奖。

        8月9日  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决议》,并决定将文物保护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文物维修费列入城市维护建设费开支项目。

        9月12日  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文管会《关于加强文物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和直属单位配合文物部门,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9月21日至24日  省文化厅在象山县召开全省农村电影放映普及会议,讨论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会上介绍了象山县的做法和经验。

        10月1日  天一阁东园一期修建工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10月20日至25日  由杭州大学、省社科院和市文管会等共同举办的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在白云庄召开,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日本、苏联、美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及国内各地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会上宣读论文22篇。白云庄25日起重新对外开放。

        11月11日  市编委批准成立伏跗室文物保管所,为市文化局直属基层单位(副科级建制),徐良雄任所长。1990年7月13日撤销文保所,改称文保站,划归市文保所管理。

        11月27日至12月14日  宁波市举行第二届戏剧节,开幕式在余姚龙山剧院举行。9个专业剧团演出11个创作剧目。甬剧《马马虎虎》、《荡妇》、越剧《桃花梦》、《琼浆玉露》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25日至30日在宁波剧院、兰江剧院举行获奖剧目展演。

        12月8日  国务院公布宁波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

        1月5日  在全省先进剧(书)场表彰大会上,宁波剧院荣获省文化厅授予的“先进剧场”称号和匾额。

        1月14日至17日  全市首届乡镇企业职工文艺会演在鄞县云龙乡举行,共演出独脚戏、舞蹈、器乐、歌唱、魔术等57个节目。宁海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鄞县代表队的哑剧《洗衣机》获特别奖,有6个节目获一等奖。

        2月17日  原局剧目创作室副主任谢枋病逝。

        3月13日  市委命名首批市级文明单位和1986年度建设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先进集体。其中,天一阁文保所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宁波剧院为先进集体;兰江剧院、曙光电影院、镇海电影院为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

        3月19日  宁波文化研究会在伏跗室成立,钱念文任会长。

        3月24日  市委发文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文化系统中,市群艺馆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余姚姚剧团黄韶和市电影公司徐圣道为优秀共产党员。

        3月25日  市展览馆王新辉荣获1986年度市劳动模范称号。

        3月30日  经市政府批准,撤销宁波市京剧团(原宁波地区京剧团)建制。

        4月1日  新建药行街市图书馆阅览大楼落成开放,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五层。

        5月4日至10日  市文化局、团市委等11个单位联合举办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共有大型书市、故乡情影片展、青年业余文艺交流演出等14个项目,约有40万人次参加了各自喜爱的文化活动。

        5月  局各科室改称处,科长改称处长。部分处、室名称也有改变:党委办公室改称政治处,秘书财务科改称局办公室,文化科改称社会文化处,剧目创作室改称艺术研究室。

        同月  慈溪县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慈溪县越剧团建制。

        7月2日  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文物保管所建成,并举行揭幕仪式。

        7月  成立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章长康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8月7日  耿典华市长、孔宪旦、尹礼虎副市长下午视察天一阁、秦祠等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并指示:文物保护要搞好规划,天一阁建阁方针应是开放式的,不能封闭,要加强文献研究,为人们利用提供方便。

        8月24日  市文管会办公室撤销,局增设文物管理处。建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林士民任所长。

        9月2日  市文化局和市第九中学合办的职业高中文艺班(舞蹈专业)正式开学。招生24名,其中男10名、女14名,学制三年。

        同月  天封塔落架大修工程开始施工。1989年11月4日竣工。投资160万元。塔身高51.5米,七重外檐,各层檐上回廊相绕,恢复宋塔原貌。

        10月2日  市包玉刚图书馆举行奠基仪式,包玉刚先生夫妇和陈先、卢绪章、葛洪升、耿典华等中央、省、市领导出席。1988年9月20日竣工,建筑面积7061平方米,可藏书70万册。总造价650万元,其中包玉刚先生捐资500万港元。

        10月15日  国家文物局庄敏副局长来甬视察文物工作,指出应收回现由地区医药公司用作仓库的秦氏支祠,改造为市过渡性博物馆。

        同月  市越剧团应文化部之邀,首次晋京演出新编传奇剧《琼浆玉露》和《桃花梦》。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严济慈、黄华,原浙江省委书记林乎加,著名剧作家曹禺、马少波等先后观看了演出。马少波赞扬市越剧团为“南国红梅,香飘京华”,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评为“改革出成果”。《人民日报》、《文艺报》等中央报刊也相继著文给予高度评价。

        11月5日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全面修复,并移交市宗教部门管理使用。

        11月8日至29日  在日本京都府《世界历史城市博览会》中的《中国宁波》展室中,展出本市送展的河姆渡出土釜和稻谷、战国青铜钺、汉五管瓶、唐越窑青瓷、南宋天封塔浑银地宫殿等文物。这是本市出土文物首次出国展出。

        11月21日至25日  余姚市举办首届艺术节。

        11月24日  市政府免去邢伯庄市文化局副局长职务,26日市委免去其局党委副书记职务。

        11月28日  省第三届戏剧节获奖项目公布。市越剧团参演的《桃花梦》、《琼浆玉露》和市甬剧团参演的《马马虎虎》、《荡妇》均获优秀演出奖;《桃花梦》又获导演一等奖,《琼浆玉露》又获舞美设计一等奖。洪芬飞、寿建立、陈丽炯、杨柳汀、石松雪、曹定英、沈守良、杨佳玲获演员一等奖。余姚姚剧团获精神文明奖。

        同日  市首届创作舞蹈比赛在石化三公司影剧院举行。来自各县(市、区)的12支代表队演出了23个创作舞蹈节目。评出一等奖3个,优秀作品奖2个,二等奖9个。

        12月10日  宁波电视台开播《电视书场》,由曲艺老艺人许斌章演唱现代走书《九龙夺宝》。

        12月30日  著名藏书家冯孟颛生前藏书楼“伏跗室”重新对外开放。


                                              1988年

        1月1日至3日  慈溪举行首届艺术节。

        1月3日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我市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和鄞县它山堰。

        2月19日  全市春节舞龙大奖赛下午在市体育场举行,来自各县、区的11条布龙近300名舞龙手参加比赛。市长耿典华等领导和4000余名中外观众欣赏了精彩表演。奉化的条宅布龙和江东区的青龙被评为一品龙。条宅布龙还被选送参加浙江省元宵节舞龙大赛,荣获特等奖。

        同月  慈溪、奉化两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画民间绘画之乡”。

        3月3日  市委宣传部任命陈继光为市文化局局长助理。

        3月20日  经市委宣传部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市文化局主办的《宁波文化报》创刊,四开四版,每月一期。主编吴百星。

        3月23日  民主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参观天一阁,并在留言簿上题词:“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存、维护、修复和提高千百年来积累的考古、文化、艺术等遗产和珍宝所进行的崇高事业。”这是外国元首首次来访。

        5月11日  市文化局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决定,共同组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歌舞团”,6月2日文化局任命盛才珍为歌舞团名誉团长,章长康为团长,8月歌舞团划归开发区管委会领导。

        5月30日  红宝书场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业。书场除保持原有评弹、说书特色外,新增歌舞厅、音乐茶座和录像放映等娱乐项目。

        同月  成立宁波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及稽查队,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

        7月1日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任命董永芳为市文化局局长。

        7月2日  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以文补文经验交流会上,市群艺馆荣获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称号。

        7月10日  市委任命董永芳为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免去郑峰党委书记职务;任命李克西为市文化局正局级调研员,免去其党委副书记职务。

        8月19日  市委任命白鹰为市文化局党委委员。

        8月28日  市府任命白鹰、裴明海为市文化局副局长。

        9月16日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同意将范钦读书处“碧江书屋”旧址由天一阁无偿接收,并负责修缮后辟为天一阁西园。

        9月18日  市委任命陈继光为市,文化局党委委员。

        10月17日  包玉刚图书馆建成,下午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包玉刚先生和夫人、女儿,省、市领导葛洪升、孙家贤、耿典华等出席。19日市编委发文同意将包玉刚图书馆列为宁波市图书馆的下属单位。1989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0月21日  联邦德国石荷州文化艺术团在宁波剧院演出一场充满欧洲风味的音乐会,这是外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首次在宁波演出。

        10月23日  文化局调整内部机构,撤销政治处,并入局办公室,增设计划财务处。

        同月  浙江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在杭州举行,宁波市代表队创作歌曲《田野上飘起一阵鸽哨》(傅红平词、陆军曲)、舞蹈《小河淌水》(施娟娟编导)、和王建军的女声独唱获一等奖。另获二等奖4个、三等奖10个。

        12月19日  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曲艺老艺人陈莲卿逝世,终年78岁。

        12月28日  浙江省全民所有制剧团考评定级结果揭晓:宁波市越剧团、余姚市姚剧团定为一级剧团;市甬剧团、宁海越剧团、象山越剧团定为二级甲等剧团;鄞县越剧团定为二级乙等剧团。

        是年  省文化厅表彰年度电影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我市获表彰的有宁波市、象山县和余姚市电影公司;曙光、工人文化宫、宁海、镇海和象山爵溪5家电影院(放映单位),另有6家农村电影队(剧院)和徐圣道、叶元平、张金隆、全德明等4人获此荣誉。


                                            1989年
     
        1月4日  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在海曙、江东、江北三区建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音像管理由文化、广电系统归口管理,各自负责。同时颁布《宁波市营业性舞会、音乐茶座管理规定》。

        1月24日  由省文化厅、省剧协和钱江晚报联合举办的“浙江省艺术明星”评选揭晓,市甬剧团演员石松雪榜上有名。

        1月27日  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白鹰兼任主任,办公地点在市文化局。

        同月  按照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部署,成立“宁波市文化局革命文化史料编辑组”,白鹰任组长,同时又成立由宁波、绍兴、金华、舟山四市共同组成的“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编纂领导小组”和编委会,白鹰和景泗海分任组长和主编,开始编篡工作,1992年6月编成出版。

        2月17日  浙江省首届“戏剧文学奖”评奖揭晓,宁波市有《血绫》(胡小孩、戚天法)、《穷秀才的婚事》(王信厚)、《爱情十字架》(天方)、《野杨梅》(杨东标)四部剧作获奖。又有《归长安》(柯靖难)、《大脚姑传奇》(何仁山、张金海)、《桃园恨》(赵女飞、黄韶)三部剧作获戏剧新作奖。

        3月28日  由市文化局、宁波电视台联合摄制、市甬剧团演出的甬剧电视剧《田螺姑娘》,在全国第四届戏曲电视剧评奖中获二等奖。

        3月29日  市群艺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人选由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并由市文化局公布聘任陈民宪为馆长,任期三年。

        4月6日  “国际阳明学研讨会”,在王阳明的故乡余姚市举行。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来自国外的有39人。王阳明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思想家,他的学说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有广泛的影响。

        4月14日  著名甬剧表演艺术家金玉兰因遭车祸,抢救无效,凌晨在医院逝世,终年62岁。

        5月3日至23日  宁波市举办第二届青年文化艺术节,以“联谊、参与、爱国、奋进”为主题,共有近30项文化活动。开幕式和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会同时在宁波剧院举行。

        5月18日  日本著名女歌唱家芦京子,与浙江歌舞团、浙江民乐团合作在宁波剧院作专场演出。她为这次演出专门准备了一首创作歌曲《你好,宁波!》,由日本作家井出博正作词,著名作曲家、《北国之春》作曲者远藤实作曲,表达了对宁波人民的友好感情。

        5月28日至29日  市人民政府在新芝宾馆召开《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论证会,并通过论证。规划由文物、城建、园林、旅游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参与制订,对保护宁波的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遗迹作出具体规划。

        6月27日  经市编委批准,局艺术研究室改建为宁波市艺术研究所,作为局属基层事业单位,并从局机构中划出。

        7月7日  市政府决定成立宁波市文物保护委员会,主任陈守义,副主任凌帼莲、董永芳,其办公室与文化局文物处合署,陈继光兼办公室主任。

        7月29日  宁波市博物馆成立,馆址在药行街117号,与展览馆合署,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内部简称“展览博物馆”,吴滨任馆长,1990年7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

        同月  第五次全国计划单列市电影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全国11个计划单列市和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负责人参加。会议着重研讨加强信息联络、交流工作经验和互相协作等问题。

        9月25日  余姚市少年宫青年教师陆洲,根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研究成的“四孔型骨笛”,共四支一套,可吹奏不同音调。获1989年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文化部科技进步四等奖。

        9月25日至10月10日  举行宁波市第三届戏剧节。5个专业剧团共演出8台创作剧目,评出剧本、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各1个,优秀演出奖3个。石松雪等10名演员评为宁波市’89十大戏曲明星。

        9月25日至10月12日  市人民政府举办宁波市首届文化艺术节。共有32项主要活动。其中市区文艺专场演出就达54场次,300多个节目,参加演出的专业、业余演员有5500多人,观众达15万人次。艺术节共评出10个类别280项奖。

        11月1日  市人民政府发布《宁波市文化市场管理规定》,并自即日起施行。

        11月20日  省第四届戏剧节结束。市甬剧团参演的《爱情十字架》获优秀剧本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演出奖和优秀伴奏奖;《秀才的婚事》获优秀剧本奖、优秀舞美设计奖和优秀演出奖;石松雪、杨柳汀、寿建立、卓胜祖获演员一等奖余姚姚剧团王育红获青年演员一等奖;市文化局获组织奖,市甬剧团并荣获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特设的“花仙”奖。

        11月23日  市编委批准,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属单位,编制3名。

        11月24日  由宁波日报社、市电影公司、市工商银行联合举办的“宁波杯”电影“五佳”评选活动结束。谢晋、张笑天、潘虹分获最佳导演、编剧和演员奖;上影厂获最佳故事片奖,《红高粱》获最佳影片奖。授奖仪式晚上在宁波剧院隆重举行。这是我市首次举办此类活动。

        12月1日  重修落成的天封塔正式对游客开放。

        12月1日至8日  本市开展“我爱名城,我爱文物”宣传周活动,陈守义副市长发表电视讲话。《中国文化报》以专版形式刊登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宁波的文章。此外,并举行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和知识竞赛活动。

        12月12日  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宁波市有:镇海口海防遗址、奉化广济桥、象山游仙寨、镇海后海塘、庆安会馆、钱业会馆、余姚五桂楼、林宅、天主教堂、天童寺、天宁寺塔和宁海柔石故居共12处。

        12月27日  余姚市电影公司荣获广电部授予的1989年度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陈继武、洪芬飞、张天方获市政府授予的1988年度市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

        12月26日至28日  市召开第三次文代会,产生新一届市文联领导班子,徐季子任名誉主席,陈继武当选主席,朱耀中、杨东标、白鹰、戚天法为副主席。

        12月28日  余姚河姆渡遗址陈列室建成。

        同月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宁波故事卷》编成,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50万字,共收入广泛流传在宁波城乡的民间故事426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