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工作计划
  •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阅读:
  • 时间:2022-07-04 11:01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各区(县、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广播电视台(中心),象山县旅游发展中心,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高新区教育文体局,东钱湖经济旅游与湖区发展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4月19日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

    和2022年工作要点

    一、2021年工作总结

    全市文广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文旅力量。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155.94万人次,同比增长8.04%,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的96.59%;实现旅游总收入838.82亿元,同比增长5.5%,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的90.52%。

    (一)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一是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通过通读原著、党组领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各支部集中学习40余次、书记讲党课24人次、普通党员交流400余人次,组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50次。聚焦文旅职能,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结对6个社区,帮扶困难群众6名,走访企业31家,协调解决企业关心事项13件。入选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优秀实践案例、全市“三为”专题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各1个。

    二是高质量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课堂。组建局系统“守好红色根脉、书写时代新篇”青年宣讲团进景区、社区、校区巡讲11场,受众3000余人次。开展“听故事学党史”和红色经典书籍甬城共读,组织“颂歌献给党”交响音乐党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在宁波图书馆设置“探寻先辈足迹,不忘峥嵘岁月——‘四史’学习主题书柜”,举办《共产党宣言》文献展,推出红色践行之旅,用活红色文旅资源。

    三是高要求做好廉政关口前移。建立局系统干部廉政档案,推荐“八廉工作法”,《以文润清 以旅滋廉》被评为优秀案例。加强廉政执纪,开展节日专项督查。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开展廉政谈话,对重点岗位,有问题苗头反映的重点人员进行提示约谈,对拟任中层干部、重大任务交办等开展事前专项预警约谈。

    (二)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一是创排红色文艺精品。以“百年礼赞·一心向党”为主题组织十大系列庆祝活动,线上观众超千万。创排《听见·红色家书》经典朗读会、原创红色甬剧《众家姆妈》《红杜鹃》等党史题材文艺精品,话剧《张人亚》和姚剧《童小姐的战场》入选省文旅厅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场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教育部“音乐党史”活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与宁波交响乐团音乐党课“海陆丝路·东西交响”在西安交大成功举办。《信仰的力量》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

    二是举办文艺展演赛事。舞剧《花木兰》赴全国12个城市巡演;话剧《张人亚》赴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各地演出;舞剧《天路》《冼星海》和越剧《走马御史》成功搬上舞台。举办“一人一艺杯”全民戏曲大赛和宁波市第五届青年舞蹈演员大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促进群众精神富有案例”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普及工程入选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整版报道普及工程。宁波交响乐团品牌初显,赴北京、杭州、深圳等副省级以上城市巡演,展现宁波文化魅力。

    三是夯实公共服务基础。全市150个文化站参加第七次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定级,省评一级以上文化站超过86.6%。对全市15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2500多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排查。鄞州区入选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慈溪长河镇、宁海县、奉化区等3家单位被评为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宁海县还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43个家庭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户,入选省级文化能人88人,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宁波图书馆入围2021年度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奖,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界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全市11家公共图书馆获评省“满意图书馆”,达标率全省第一;新建镇海“半刻书房”,北仑戚家山图书馆新馆;新增“天一约书”信用借还服务点9个,建成宁波图书馆前湾新区分馆等阅读空间。“书香宁波日”期间,推出“北大名家天一讲堂讲座系列”等100余项活动,省第十七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在宁波举办。推动旅游厕所标准化,完成省文旅厅10座示范性旅游厕所建设任务。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一是有效激活文旅消费。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举办2021宁波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及春季展示、长三角地区残健融合游宁波、国际友人游宁波及秋季展示等活动,现场销售和带动周边消费近千万元。江北老外滩入选国家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海曙南塘老街、宁波文化广场入选浙江省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等12个区块被认定为首批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二是提升示范文化金融。推进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搭建文旅企业“风险池”在线融资平台和“我要贷”线上专窗,促进文旅产业与金融资源、政策资源有效对接。风险池5家合作银行已为68家文旅企业提供2.79亿元融资支持,99家文旅企业通过“我要贷”专窗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金额达1.25亿元。依托甬股权交易中心,持续推动文旅企业挂牌,累计挂牌和展示的文旅企业达到274家。“宁波文旅保险发展现状和创新发展路径”获浙江省文旅系统优秀调研报告。

    三是夯实全域发展格局。江北、余姚、慈溪正式获批为第二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鄞州完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全市示范区覆盖率达70%。建成386个A级景区村庄、27个A级景区镇,景区城镇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58%、56%。新增3家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基地、25家省旅游驿站、12家省智慧景区。实施文旅项目308个,实际完成投资312.2亿元,成功招引文旅项目43个,总投资388亿元。制定《宁波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计划》,累计完成微精项目705个,实际完成投资14.85亿元,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四是深化核心产品建设。指导老外滩街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增1家4A级和8家3A级旅游景区。指导象山影视城通过省未来景区改革试点阶段性评估,指导宁波湾、杭州湾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通过省级部门联审。印发实施《宁波市邮轮游艇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宁波市滨海旅游提升发展对策研究》,指导《象山县花岙海岛公园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查和省级部门联审,召开两市三县“三门湾湾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开展港通天下旅游精品线路调研。

    五是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富民。制定《宁波市乡村旅游提质富民行动计划》,编制《宁波市民宿旅游发展规划》。新增2家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和4家创建单位,新增25家省等级民宿、3家文化主题民宿、2家非遗民宿、10家市叶级客栈。组织2021宁波乡村旅游季、宁波民宿(南京)推介会和第二届“甬乡伴”乡村旅游(民宿)伴手礼大赛。印发实施《宁波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培育首批5家市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10家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新增1家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举办“红色基因、绿色发展”2021宁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大会。

    (四)聚焦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传承不断提升

    一是提升文物保护基础和效能。出台《宁波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发布《宁波市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市本级和10个区县(市)分别挂牌成立文物局。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数字化采集录入5117处;获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优秀案例5个;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评估抽查复核。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区县(市)文物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印发实施《大运河(宁波段)遗产巡查工作异况处置规则》,编制完成《宁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概念规划研究(初稿)》和《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召开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线上会议。

    二是传承革命文物红色文化基因。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完成总工会旧址、镇海口海防遗址修缮维护,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级别4处,创建爱教基地、党史宣传教育基地5处,开放“浙东临委驻地”等革命史迹馆3处;开展融媒体宣传活动,举办“三江潮涌”革命文物专题展览,组建大学生宣传小分队,编印手绘地图,制作“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推介“红色文物”126件;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红色四明山、难忘横坎头”等线路初步形成,张人亚党章学堂、和丰纱厂旧址“初心讲堂”、柔石故居“为了忘却的纪念”社会反响好。

    三是培树“考古宁波”品牌。井头山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姆渡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开展配合工程建设抢救性考古调查项目48项、勘探项目36项、发掘项目13项。指导“小白礁Ⅰ号”二期保护、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保护和象山定塘横湾沉船整体迁移保护;指导河姆渡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举办考古专题展览7个,出版《城·纪千年——港城宁波发展图鉴》等专业书籍4部,推进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转化。

    四是提升文博场馆服务水平。开展“十四五”时期河海博物馆等全市重点文化设施选址研究,协力推进天一阁南馆建设,筹划市史前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宁波市民荣誉馆、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馆,周尧昆虫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举办“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展”等展览22场,获评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4个,优秀奖1个。推动博物馆智慧导览体系建设,3家博物馆实现“社保卡”预约购票和入园核验功能;新增42项“数字博物馆”展览项目,完成“奉化博物馆数字展馆”创建。落实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并做好藏品征集研究工作。

    五是非遗保护传承获得新进展。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红帮裁缝制作技艺、象山竹根雕入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余孟友等23人入围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增市级非遗项目55个,命名7个乡镇为第二批市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薪火计划”育人工程带出骨木镶嵌等30余个项目40名学徒。慈溪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获批首批以非遗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阿拉非遗汇”实现甬舟协作,“温故”以“宁波非遗生活志”为主题展融入百姓生活,创新打出“小宁讲非遗”品牌。完成第一批50个省级非遗项目短视频拍摄制作。

    (五)聚焦推广实践创新,文旅品牌影响扩大

    一是着力打造文旅品牌“金名片”。着力打响“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旅游形象、“顺着运河来看海”旅游品牌,作为宁波日报专栏标题,推出系列报道。宁波在省文旅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中成果位列第一,上榜央视《新闻联播》共计20次。通过境内外“融媒体”宣传体系,多渠道、多平台展示宁波文旅资源和产品,激发外地游客的向往度和本地市民的认可度。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品牌影响力综合指数宁波位居第6;获评2021年度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文化旅游美誉度领军城市。

    二是探索创新文旅推广模式。以“音乐+推介”“展会+推广”融合推广模式,举办全国十城巡展及跟着航线来旅游等活动。创新国际交流新路径,推出世界名城云上巡展,深化宁波旅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形象;举办“顺着运河来看海”中东欧领事家庭游宁波、“舌尖上的相遇”-中东欧美食与“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人文交流活动、2021东亚文都中日韩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海外宁波记忆1200建城周年系列展。依托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宁波文艺出海等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宁波诺丁汉大学获评省级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联合推动宁波机场开设免税店,完成6家游客离境退税商店备案。宁波文旅境外体验店营销模式成为中东欧联络处联席机制的样板参照。

    三是谱写区域合作“协奏曲”。唱好杭甬“双城记”,积极推动杭甬两地签订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联动杭州举办杭甬金色盛典、杭州大学生旅游节闭幕式等系列活动,推出两市景区年卡旅游优惠互享和3条亚运线路,推动双城互游。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和旅游发展,举办2021宁波文旅(上海)推广活动,联动上海自驾旅游机构做好“千车万人游宁波”产品推广,首次联合举办上海旅游节宁波分会场活动,奉化区入围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协同上海职工休养旅游服务总社研发上海职工宁波休养旅游产品,全年引进上海职工2万人次来甬疗休养。

    四是打好文旅惠民组合拳。打造美食IP,推进“百县千碗”工程,创新组织实施“两个大赛”和“五个十”项目,全市共计推出“甬菜百碗”系列菜品126道、美食小吃100道和冷盘100道,形成“1+1+1”美食体系。创建完成“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33家,总数居全省第一,省级美食街区(镇)3家,完成“百县千碗”进55家星级饭店、3个高速服务区、10家学校、15家社区、7家机关食堂和21家A级旅游景区。发动全市文旅企业组织开展5.19“中国旅游日”、2021宁波旅游节、“宁波人游宁波”等文旅惠民活动,“市民旅游日”62家惠民景区(点)接待游客6.5万人次,优惠额度达370.88万元。

    (六)聚焦文旅市场治理,平安护航建党百年

    一是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推进无接触审批,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577件,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100%。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告知承诺行政审批之宁波实践模式在全省文化旅游行政审批会议上予以复制推广。推进“无证明”事项改革,办结无证明事项498件,为群众减少提供证明材料近2500件。推进政务服务“全城通办”,承接省级文保单位修缮许可事项,广电节目制作经营等事项的“全省通办”。“智能化”审批成效显现,旅行社变更、注销备案事项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延续许可事项分别实现“智能秒办”和“无感智办”。宁波“一件事”改革模式在全省文旅系统“一件事”集成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设立许可案卷荣获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行政执法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二是市场监管平安有序。全市文旅市场实现“三个零、三个百”,内容安全、生产安全“零”事故(事件),场所及人员“零”疫情;平安护航建党百年、25项旅游“遏重大”和承担的19个成员单位职责等三大任务100%圆满完成。“遏重大”工作获市委彭书记批示。排查旅游新业态项目124个,实现五步管理法和部门监管前移,出台我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开展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现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3个100%,奉化区被文旅部列为文旅市场信用经济发展14个试点地区之一。假日旅游市场平安有序,国庆假日旅游市场工作获省厅褚厅长批示肯定。

    三是文旅市场品质提升。实施标准引领,服务行业练内功保稳定,品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逆势壮大,总量比2019年分别增长31%、22%。新增奉化华侨豪生大酒店等12家省金桂品质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饭店和国家金树叶绿色旅游饭店,以及8家品质旅行社。优秀旅游人才培养成效突出,1名导游荣获全国文旅系统劳动模范,新增全国金牌导游1名、省级旅游拔尖人才2名,获推市人大代表1名。文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圆满完成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节能节水降耗等年度任务,以及疫情防控抗疫保障工作。深化文明旅游工作,天一阁·月湖景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市星级饭店助力我市在省关于制止餐饮浪费、推广“公筷公勺”专项测评中取得好成绩,获市委彭书记批示。

    四是综合执法走在全国前列。宁波市和慈溪市分别在全国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北仑区被列入华东六省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百日攻坚行动,依法查处“3·10盗录院线影片案”和“恋恋图集”侵权案,分别连续11年获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或重大案件办案单位和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完成“扫黄打非”“新风·2021”“净网·2021”等10余个专项整治任务,全市共查办案件390件。面对疫情引发的新一轮退团退订潮的旅游投诉热点,快速有效处置涉疫旅游投诉。

    (七)聚焦主题聚力主线,广电服务效能提升

    一是着力主题主线,宣传引导有力有效。全市广电单位建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各级“两会”、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宣传;做好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和打造文明典范城市宣传报道。推动全市县级媒体形成“报、台、网、微、端”融媒体矩阵,提升县域主流媒体传播力。推动精品创作,57件广播电视节目(作品)在省级评比中获奖,宁波广电集团电视新闻访谈《丛志强:划火柴的人》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广播剧《中国蛟龙》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19-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

    二是强化监管力度,阵地管理安全可靠。完善广播电视广告管理机制,强化规范播出,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整改。保障广电安全播出,确保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电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我市再次获得省安全播出专项考评优秀。加强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管理,深入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取缔非法销售点15个,收缴非法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1088套、拆除4458座。加强视听节目管理,印发《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加强公共视听载体与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全市公共视听载体与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传播秩序。

    三是改革多措并举,产业发展抢占先机。除余姚台外,我市市、县两级电视频道均已实现高清化播出。推动终端用户高清化工作,高清用户数92.29万户,高清终端数147.3万台,超高清用户数8.3万户,超高清终端数11.5万台。技术推广应用成绩斐然,先后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政府奖、金鼎奖、金潮奖及技术能手比武,并在省级评奖及比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基于异构数据融合的发射安播智能化分析运维平台》《基于GIS的智慧光网运营管理系统》两个项目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是持续惠民惠企,广电服务提质增效。率先在全省建立通用性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库,先行先试做法受到省局肯定,全年共征集入库作品广播33件,电视57件。推进“低保”等困难群众公共服务覆盖入户工作,为约3.5万户困难家庭安装有线电视或IPTV电视并落实优惠减免服务,推进应急广播建设和智慧广电专项扶贫行动。以“三服务”为载体,加强与影视拍摄基地、产业园区、影视公司的对接,象山影视城影视审查中心正式启用。

    (八)聚焦统筹谋划管理,综合保障科学有效

    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做好统筹谋划。编制完成《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并联合市发改委公开发布,确立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新目标。《“一人一艺”乡村艺术普及的宁海实践研究》《宁波文旅保险发展现状和创新发展路径》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宁波文旅产业影响及疫后提振发展思考》分别获评国家、省、市级年度优秀调研成果。文化和旅游消费、文化与金融合作、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文艺院团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宁海、象山两个省级文旅融合试验区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理。制定2021年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出台《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范》等制度。《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完成《宁波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报告。完成2个案件的法制审核和212件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启动“八五”文旅普法规划编制,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开展文旅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全年共发生12751个行政执法行为,无文旅安全事故件发生,败诉和败议案件“零发生”。

    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内审外查并行。贯彻好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财政资金合理统筹和节约使用。制订完成《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浙江省“职责+项目+绩效”试点相关工作。开展局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揭示风险隐患,优化内部管理。配合市审计局财政同级延伸审计、放心消费等专项审计检查9批次。开展市级文化设施布局调研,谋划“十四五”重大文化设施规划,河海博物馆、天一阁南馆项目纳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储备库。

    四是抓好选拔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局系统共推荐2名干部提任副局级单位副职,晋升二级调研员1名、四级调研员8名;共录用事业人员8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4名;新选局系统干部参加全市重大项目、杭甬“双城记”、农村指导员等各类挂职锻炼。按照市委部署,配合做好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末考察。完成干部人事档案预审核并整体移交。推荐入选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省级3人、市级3人。全市共有1家单位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1人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1家单位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状,1人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

    (九)聚焦数字化改革,推进文旅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一是主动认领省厅数改任务。对标省厅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编制《宁波市文旅数字化改革规划》,加速宁波文旅数字化改革进度。“宁波市文旅数据仓协同建设”项目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试点名单。“文化云宁波站”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提供“宁波经验”。重点推动社保卡一卡通在长三角地区文旅场景的应用,确保二代实体社保卡、三代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均可适用,并积极与“浙里好玩”平台对接。

    二是参与市级数改赛道不断发力。以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已率先驶入“数字政府系统”“数字社会系统”“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数字经济系统”四大赛道。完成数字政府文化软实力任务树、文旅综合展示平台建设;数字社会围绕“文有所化”“游有所乐”两大领域,对接应用场景的谋划、多跨场景及浙里办服务功能;党政智治成功点亮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专题门户;数字经济已做好数字经济系统架构3.0版。

    三是稳步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宁波市文旅数据仓协同建设”试点项目正加快推进系统搭建并做好省、市、区(县)三级联动数据的对接归集工作,实现数据纵向联通、横向整合。聚焦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推进“文旅信用通”“安心艺培”“享旅游”“未来乡村”等多跨场景和应用场景的谋划、申报。为区县提供有效的业务指导,重点关注慈溪市旅游厕所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宁海县艺术赋能“微改造精提升”数字服务系统的项目落地、镇海区“文化荟客厅”谋划和申报等。

    二、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市文广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目标,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事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三大关系,不断挖掘提升城市文脉,努力提供优秀文旅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政治引领,全面夯实党建基

    1.加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教育管理,建强党员队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发展党员指导;建立健全党员管理积分制度,积极探索对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支部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围绕应知应会应做组织党务干部能力培训提升,突出抓基层党建工作和支部品牌创建,组织图书馆开展模范支部复评,推进机关一、四支部,执法队支部和监测中心支部参评市直机关模范支部。

    4.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体系。对局系统干部廉政监督网格进行完善,细化落实监督体制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用好《作风纪律口袋书》《宁波清廉文化游》和《“八廉”工作法案例》,打造文旅清廉品牌。

    (二)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开展舞剧《东方大港》、越剧《王安石治鄞》、甬剧《柔石桥》、交响诗《港通天下》、姚剧现代戏《乡村新事》、平调《方孝孺》等创作展演。组织优秀作品参加省第十五届戏剧节及各类展演活动。加大宁波交响乐团品牌建设,启动2022—2023音乐季演出,与来自世界各地著名音乐家开展合作,继续举办新年音乐会、海丝音乐节、夏季音乐节等品牌演出。

    6.推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市相关文件,更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文化馆总分馆制,做强图书馆总分馆制。推进“天一书房”和“一人一艺”新空间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充分挖掘宁波图书馆建筑空间景观价值,打造城市旅游文化新地标。鼓励“图书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指导示范性旅游厕所建设,推进数字化、智慧型旅游厕所建设。  

    7.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创新发展。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新时期发展规划。结合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文化馆建设,推进“一人一艺”云平台的改造升级。推动乡镇(街道)文化站开展艺术普及工作。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示范推广中心”的示范作用,办好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现场会,推广宁波经验。

    (三)巩固文旅产业发展成果,全力助推共同富

    8.争创文旅消费示范。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做好提升宁波文化和旅游消费对策研究。搭建文旅消费推广渠道不少于3个,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提供桥梁服务。继续做好春秋两季文旅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发放惠民文旅消费券,培育主题突出、绩效明显,具备品牌效应的活动。

    9.做好文化金融示范。推动金融机构有序增设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加大文旅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支持力度、组织优秀文旅金融团队评选等多种手段,持续推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旅企业信用评价创新试点。融合全域旅游、文物综合保险等功能,构建文化与金融合作产品服务创新保险体系。评选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总评榜,撰写《宁波文化金融白皮书》和拍摄宣传片。

    10.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海洋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提升计划,重点打造东海最美海岸线和四明山唐诗之路精品线,促进南翼地区崛起和四明山区域振兴。加强重大项目谋划招引,聚集关键补链项目和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探索建立从投资建设、管理服务、业态提升到市场运营等“一条龙”推进机制,争取全年文旅项目实际完成投资和协议投资超过300亿元,确保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深入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程,争取新建改建项目达到300个,打造一批“微精”精品。

    11.提升打造龙头产品。研究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方案,深化翠屏山“一城两园”和东海岸“一港三基地”旅游产品布局,推进森林温泉和松兰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象山影视城、前童古镇、慈城古县城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进奉化滨海、杭州湾、半边山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象山阿拉的海、江北达人村创建4A级旅游景区,海曙南塘老街、东钱湖韩岭老街、南部商务区水街创建国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快培育工业旅游、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采摘旅游和旅游购物等融合业态,争取新增10处以上省级示范基地。

    12.全力助力共同富裕。创新推动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向旅游促进共富试验区转型升级,推进民宿集聚区建设,实现乡村休闲向乡村度假目的地的跨越。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市场化运营,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市场化运维机制。持续举办乡村旅游和民宿推广活动,打响“山海湖城”区域性民宿品牌和“甬乡伴”乡村旅游(民宿)伴手礼品牌。全面启动景区村庄2.0工程,实现省景区村庄、景区镇、景区城覆盖率分别达到60%、80%、100%。实现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营收增长10%以上,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兴业富民成效。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传承利用发展水平

    13.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强化文物安全管理,推进全市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大整治阶段工作,实现“2个100%目标”。开展全市省级以下文保单位“四有”档案编制和革命文物调查评估,完成市级文物保护点不可移动文物两划划定和落图工作。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开展大运河(宁波段)日常监测管理,编制完成《河姆渡文化遗址申遗策略研究》报告,开展“海丝”史迹点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推进联合申遗工作。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完成5处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以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为重点,推进余姚、慈溪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开展第三届宁波市文物活化利用优秀案例评选。

    14.持续打造“考古宁波”品牌。学习贯彻习近平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精神,积极开展抢救性考古工作,配合工程建设做好各项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加强主动性考古研究,推进实施井头山遗址二期、象山定塘横湾沉船和镇海口海防遗址(江南部分)发掘等工作;指导做好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和塔山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东门村遗址广场等建设;持续推进“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出版计划。

    15.不断提升文博公共服务水平。启动宁波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工作,改造提升庆安会馆(安澜会馆)、白云庄陈列;指导完成全市46家乡村博物馆建设指标;指导全市非国有博物馆工作,鼓励和规范非国有博物馆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二十大召开、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举办各类展览和特色活动,举办“天一阁论坛”等重点活动,加强博物馆研学课程研发和推广。

    16.加速推进重点文博项目。结合区域整体开发规划,推进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河海博物馆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开工建设;开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背景下的宁波博物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完成《十四五重大文化设施选址研究》;指导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开馆,塘河文化陈列馆布展工作。

    17.以匠心坚守做好非遗传承。做好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完成第二批46个省级非遗项目短视频拍摄制作。支持海曙区、奉化区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提升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建设绩效,指导海曙区、奉化区争创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宁波非遗生活馆,打造全省非遗生活馆样板。完成宁波市非遗展示馆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质性推动宁波市非遗展示馆选址落地。持续打造“阿拉非遗汇”“温故”“小宁讲非遗”等品牌;争取非遗研学基地总量达到10家。

    (五)强化宣传营销合力,打造文旅品牌升级版

    18.突破创新推广模式,推动品牌亮化升级。推动“顺着运河来看海”品牌升级,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旅游名城”定位,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提升宁波文旅辨识度,助力打造“中国大运河出海口”金名片。结合新时代旅游特点,突破创新推广模式,以“自由行·微旅游·慢生活”为主题,培育宁波十大文旅电商平台,引领千家企业参与,销售万款微度假产品,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有效整合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加大引流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增长,助力宁波文旅事业稳步发展。

    19.持续开展全国十城巡展,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依托艺术表演、美食品鉴、研学游学等形式,开展全国十城巡展活动,开拓中远程市场。推进杭甬“双城记”文化旅游框架协议落地,开展宁波文旅长三角推广季,参与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举办的各类节庆展会。依托浙东南旅游联合体,加大宁波都市圈文旅推广。继续杭绍甬合作、山海协作,深化甬舟及“两山合作”。发挥宁波“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桥头堡作用,利用中东欧博览会、浙东南-中东欧双向旅游推广联盟等平台,做好宁波文旅在Facebook、Twitter等海外平台的形象展示。借力上海,挖掘在沪及周边常驻外籍人士客源,蓄力疫后入境游恢复。

    20.拓展“甬菜百碗”产业链,提升标识性文旅业态矩阵。根据“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三年推进计划,推出百道小吃、百道冷菜新菜品,重点打造省级体验店、示范区、美食街区、美食小镇,打造“甬菜百碗·天一夜宴”宁波美食品牌,以美食产业发展推动宁波文旅目的地建设;以举办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2022亚运会分赛事、2022宁波旅游节为契机做好海洋旅游和“惠民”文章,打造“顺着运河来看海”“大运河+海丝文化”“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亚运会等你来”“144小时看宁波”等一批标识性文旅业态矩阵。

    (六)强化综合治理,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21.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能力。落实政务服务备案事项全省标准化规范梳理试点。推进数字化审批,提升“一网通办”率达90%,推广“智能秒办”“无感智办”,推进“证照电子化”和“无证明(证件)”应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承接经营性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设立、演出经纪机构设立等省级委托下放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审批,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政策和自贸区复制推广事项。推进投资项目涉文物审批、其他营业性演出“一件事”应用场景系统集成,拓展艺术类培训“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推进省、市、县、镇、村五级“全城通办”,所有政务服务2.0事项全部实现“全省通办”。配合义务段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工作,分类落实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准入规范。

    22.坚决筑牢市场安全防线。围绕重点时节,落实各项专项行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保障文旅市场平安有序。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12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组织开展“平安宁波”建设工作,争创平安旅游和平安文化经营场所。巩固旅游领域“遏重大”成果,加强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创新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委托第三方开展旅游安全综合服务,构建旅游安全监管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及旅游经营管理活动熔断机制,管好文旅市场“小门”。推进全域旅游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假日文旅市场平安有序,实施“假日旅游通”多跨场景应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文旅市场秩序的难点热点问题,重点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整治行动。

    23.增强文旅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品牌品质双轮驱动。加强一线调研,借力借势借资源,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纾困帮扶和市场恢复工作,挖掘化危为机、突围发展案例。引导开展旅游饭店“五精”行动、旅行社“三转”、文化企业“两新”行动,推进旅游饭店提品质优结构、旅行社强优势谋突围、文化市场增动能促活力,创造新的增长点。实施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计划和金牌导游培养项目,举办全市导游大赛。高标准开展文明典范创建,推动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数量质量双提升。引导文旅企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完成塑料污染治理攻坚、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文明餐桌等工作。

    24.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抓好文化、文物、广电、出版、版权、旅游等领域的日常监管,全面落实“扫黄打非”工作任务,保持市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指导奉化区完成国家级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推动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数字化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的市场监管机制。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业务全链条数字化,提升文化市场整体智治水平。深化文旅举报投诉机制建设,逐步实现举报投诉一体化融合处理、一张网平台处置。推进旅游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探索旅游投诉分流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创新推进旅游纠纷调解和仲裁衔接试点工作,力争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对文化广电旅游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分类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

    (七)坚持守正创新,提高广电服务能力

    25.抓主题宣传,推精品创作。围绕党的二十大,综合运用消息、综述、评论、专访等进行主题宣传;开展好建设“重要窗口”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文明典范城市等主题宣传。以“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为重点抓好精品创作,力争40件以上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保持全省前列。以通用性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库建设为基础,加快建设少儿及公益广告节目库,提升我市通用性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26.抓行业监管,保安全播出。引导广播电视台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公益导向,加强对播出机构的监督管理和综合评估。围绕党的二十大重要活动,扎实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安全大检查活动,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重要保障期工作。加强对广播电视购物、医疗咨询、健康养生类节目(广告)的监督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合力。完善市县两级地卫整治组织领导及部门协作体系,重点整治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压实公共视听载体管理责任,推动解决公交车车载视听设施的管理乱象。

    27.强基础建设,提服务能力。推进广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700MHz迁建、应急广播提升、光纤入户整体覆盖三大工程,协助做好监测中心迁建前期工作,大力推广高清超高清电视及智能终端;重点推动智慧广电在未来社区、养老、政务服务、交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争取广电5G试点项目,做好广电智慧社区试点工作,推动广电700M 5G无线业务,主动参与部门及社会的智慧建设项目;建立广电重大建设项目论证、申报、验收、鉴定及科技项目评审工作机制,组织专家团队服务基层,帮助县级广播电视台提高制作生产水平;举办广播电视政府奖(金鼎奖、金潮奖)评奖及技术能手比武活动,推荐优秀节目、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参加上级组织的评奖竞赛活动;提升广电低保工程质量,研究与共同富裕先行市相适应的广电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八)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保障能力

    28.加强政策规划的贯彻实施。建立《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实机制,协调出台《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文化广电旅游行动方案》《建设文旅融合样板地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做好《宁波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条例》《宁波市民宿发展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启动实施局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结合《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审议发布和重要节点,举办文旅普法宣传周等活动。协调推进国家、省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29.加快文旅版块数改步伐。重点聚焦数字化改革试点申报工作,让业务部门深入特色应用场景谋划,并加强对区县文旅局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把握“小切口、大场景”的改革突破法,创立“改革创新先锋榜”,鼓励各地各处室积极打造具全省全市示范领先、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成果。

    30.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局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晋级晋升和局属单位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加强干部实践锻炼,举办全市文化旅游系统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局系统新进人员培训班。通过实施名师育人、项目资助、素质提升等文化旅游人才项目,统筹推进多层次、多类别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1.健全局系统各项管理机制。合理编制年度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加强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管理,建设规范有效的督查体系。完善文化旅游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完善量化考核体系。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应急值班、公文处理、机要保密档案、信访安保等工作。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办公室

    2022年4月19日印发